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當諮詢師是一種怎樣的體驗?這20個回答令人感動淚目

當諮詢師是一種怎樣的體驗?這20個回答令人感動淚目

採訪:花朵朵

策劃:蕭野

1、每見一個來訪者,就體驗一次新的人生

@宋立,從業5年

我是因為2011年跟婆婆之間的矛盾。當時情緒低落,有輕度的抑鬱症。那個時候我知道心理學能幫我。然後就開始踏上心理學學習之路。

最初不是為了做諮詢師,沒敢想,覺得這個職業太高大上了,太神秘了,太神聖了。我就一個簡單的目的——我想探索我婆婆到底為什麼那麼變態。

學心理學的時候,我四十歲了,並不太擅長,而且我年紀也大了,所以老師上課,我在下面聽根本聽不懂。但是,頑強的求生慾望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我一遍聽不懂。聽兩遍;兩遍聽不懂,聽三遍……

就像老天給安排好了一樣,讓我的婆婆為難我,然後我去學習心理學。探索了我婆婆的原生家庭和她的人格。然後,我理解他了,也原諒她了。

我研究生畢業的時候又認識了幸知老師,又恰逢幸知在線的創辦。到幸知在線來工作的時候,我已經四十五歲了。對我來說,真是生命給了我第二次機會。我特別珍惜也特別感激。

互聯網心理諮詢師,是一種線上的諮詢服務,工作地點不受限制。時間上也有很強的主動支配的空間,比如說我的孩子八點上學,四點放學。於是我就把我的諮詢時段安排到早八點到下午四點。這樣可以家庭事業兩不誤。

每見一個來訪者,我就體驗一次新的人生。彷彿我已經多活了幾百年、幾千年。

每個人都有創傷,包括童年創傷,包括成年創傷。而我自我療愈了,現在內心快樂。所以我有力量來療愈我的來訪者,帶領我的來訪者成長。

我今年48周歲,如果我68歲的時候,思維敏捷,還沒得老年痴呆,我還想挑戰一下七十八周歲:

可能會有人說,那個滿頭銀髮、滿臉光彩的78歲老太太,她是一名諮詢師,她的名字叫宋立。

2.不會編程的作家不是好諮詢師

@戴喆,從業3年

當初家庭內部有點矛盾衝突(主要是我跟我媽),開始和妻子一起參加一些團課,成長過程中特別喜歡分享,然後慢慢成了情感專欄作家。

考了諮詢師證後,被推薦做諮詢師,體驗了一下,感覺蠻適合自己,後來就越走越順,也對人的內在越來越感興趣,如此就一直走到了今天。

目前的主業還是軟體工程師,但是做系統維護工作,所以有大把的時間,看心理學的書和寫文章,做諮詢是中午和晚上,還有周末一天。

最大的收穫就是幸福了,家庭關係越來越好,自己也越活越明白,每天都在反思、覺察,也在幫助身邊的人梳理自己、關注內在。

每天不再是忙忙碌碌的機器,而是活生生每時每刻都在感受內在,感受關係,感受世界的人。

有人問我:「如果有一天,諮詢師身份讓你感覺到累了,會轉行嗎?」

目前正在考慮什麼時候把工程師的職辭了,做個專職的諮詢師。

不過這個問題挺好,可能正是因為我的另一份工作,又閑又有錢,所以才讓我覺得諮詢工作還沒那麼累吧,不知道辭職以後會怎樣。

所以我也得考慮考慮,我可不希望把諮詢弄成一種負擔,還是希望自己的每一個諮詢都是能量充沛的,能給對方好的抱持和理解。

3、與來訪者的情感同在,其實和游泳中與水同在的感覺,是一樣的

@羅文娟,從業7年

作為情感諮詢師,每天大概約三個諮詢。其他的時間都用來聽自己的諮詢錄音,還有每周有一次的個人督導和小組督導,照顧諮詢中心的植物。

然後會看最近的新聞和熱點,接幾個平台的稿件,主要寫婚姻和個人成長類的科普。

最近一直在游泳健身。一般隔一到兩天就會游個1000米,今年剛剛學會游深水區,很有成就感。

與來訪者的情感同在,其實和游泳中與水同在的感覺,是一樣的。

如果有一天,諮詢師身份讓我感覺到累了,我不會放棄這個職業。「如何面對職業倦怠」對我來說也是一個個人成長議題,也是需要和督導一起面對的問題。這是人生的成長的重要一步。

4、再也不去做完美的媽媽、完美的妻子了

@陳雙紅,從業近10年

當初是為了孩子來選擇的,孩子快十歲後,覺得以前父母給到我們的東西,你再用來教孩子,感覺到不夠了,但又不知道哪裡不夠。因為對孩子有些不了解,後來就學了心理學。

以前總是想著要做一個完美的員工,完美的妻子,完美的媽媽。

但是心理諮詢這個職業告訴我:最重要的先是自己。照顧好了自己才有能力照顧別人。

不去做一個完美的媽媽、完美的妻子,而是做一個60分的媽媽,60分的妻子就夠了,而是要做最好的自己。

生活其實不是為了別人來過的,職業也不是為了別人來做的。所有東西都是自己的選擇。

如果有一天諮詢師身份讓我感覺到累了,會轉行嗎?

在以前沒有學心理學之前,不會,因為我會覺得這是我的工作,再累也是要養家糊口的,得干。

但是現在不同,如果真的有一天,這個職業讓我累了,我或許會放下一段時間。去休息啊,會去找到自己喜歡的職業。

5、誰要告訴我什麼秘密,不給錢都覺得虧了

@時敬國,從業4年

早就考了證書,也一直在學習。但當初並沒有特別刻意要選擇這個工作,因為覺得靠這個為生難度挺大。

但後來慢慢水到渠成,不管是寫文章,還是諮詢量,都慢慢越來越契合。於是就成了自己主要在做的事情。

做了諮詢師,回到生活中,再無窺探之心,再無八卦之欲。誰要告訴我什麼秘密,不給錢都覺得虧了。

這個職業,能帶給人時間上的自由。

另外,因為工作內容相對單純,不需要面對太多的職場的複雜的一些關係,不需要降低尊嚴委曲求全,或者迎合別人。可以更輕鬆地做真實的自己。

6、人到中年,更善歡沉穩而舒緩的自己

@劉郁,從業8年

以前我有點「急性子」,語言的風格也是「快人快語」。

通過幾年的積累,我慢慢領悟到「耐心等待,靜待花開」是心理諮詢師的最佳工作狀態之一。耐心傾聽,全情關注,不急不躁,一點點引領來訪者尋找解決問題的道路。

現在的我,人到中年,更善歡沉穩而舒緩的自己。

心理諮詢或情感諮詢都是助人自助的高尚事業。

感謝自己的一路堅持,讓我在學習之中,保持對世界的好奇與敏銳,不斷發現人群之中的美好與驚喜,並欣然接納歲月賜予的慈悲與智慧。

7.諮詢師會累?那就改行做諮詢師督導!

@游寧,全職6年

曾因生活的變故命運跌入谷底,所以需要一些精神力量帶領自己。於是接受了心理學,然後開始做來訪者,獲益匪淺。就走了諮詢師這條路。

越來越了解生活中的事情是怎麼發生的;越來越哲理;思考越來越有深度。跟以前的朋友也越來越遠,因為已經懶得解釋雙重關係不做諮詢了。

而且自己看重的東西跟沒有心理學背景的人不一樣了。同樣的東西,大家感受也不一樣。所以多少有一些孤獨。但是這種孤獨感有一些厚重,並不十分難受——因為自己跟自己關係越來越來好了。

你問我「累了會不會改行」?

諮詢師會累?奸笑ing……那我就會改行做諮詢師督導,督導累了就做諮詢師的老闆!

8、我的個人幸福感大部分來自職業幸福感

@崔素貞,從業11年

因為喜歡心理學的文章,覺得很多內容和自己很契合,所以從08年開始專職做心理諮詢師,同時也做心理學的培訓工作。日常嘛,就是講一些心理學的課程和做諮詢。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我的個人幸福感大部分來自職業幸福感。心理諮詢師這份職業,對探索自我、理解人性、改善關係都有很大的幫助。

從業11年了,我見證了諮詢師這個行業的起步發展和變化。假如有一天這份職業讓我感到疲憊,應該不會轉行。

諮詢師也是人,也會遇到所有常見的問題,但不同的是,我們會更有彈性地去自我調節,或者找資源調節。

9.那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於我心有戚戚焉

@成霄

我的諮詢師日常,不過就是隨性自然地過活每一天。喜歡喝厚厚的酸奶,喜歡狂買衣服,喜歡毫無目的地四處遊盪……

這些年做母親的過程中看見了最好的自己和最壞的自己,情感生活也依舊不斷潮起潮落。日常就是一個純粹平凡的女人而已。

可以說累了我也不會改行嗎?永遠對外界有著好奇和新鮮感,喜歡人性的真實、所以,可能會有偶爾的懈怠,可能會有停滯,但是目前沒有轉行的意願。

10、如果不自助就無法助人

@孫志承,從業12年

我因為老公出軌痛不欲生才走上心理諮詢的路,因為要療愈自己。

當時沒想療愈別人。但後來療愈了更多像我一樣痛不欲生的姐妹,感覺真好。如果不自助就無法助人,所以這是最好的職業。

我愛做聽故事的人。每天聽各種故事。故事中酸甜苦辣各種味道,故事中喜怒哀樂各種情緒,故事主人公在故事中成長,聽故事的人在故事中體驗人生,感慨人性。

可以和別人一起去他的潛意識裡暢遊,把他們帶出局限,看到天空。

如果有一天,諮詢師身份讓我感覺到累了,我不會轉行。個案只要能做動,就會一直做下去。做多了就去當督導,就去講課,把自己的經驗再會傳給別人。

11.做諮詢師是一種看上去很閑但是724全年無休的工種

@杜瀟婷,從業4年

做諮詢師是一種看上去很閑但是724全年無休的工種:

從此和父母、老公說話時不由自主的覺察我是什麼動機?對方的期待是啥?並時常處於「比起你說了什麼,我更關注你怎麼說」的另一根天線上;

過年回家的時候不由自主地觀察自己的家庭格局、溝通方式、壓力來源等等,越發反省自己健康度不高以及可能有種種人格傾向,並對童年的自己懷有深切的同情;

朋友聚會時極易悲慘的發現,極少數想交流,大多數想被傾聽,於是話變得越來越少,聽煩的時候還會祭出工作狀態進行防禦……

就算睡著也不閑著,經常早起沒洗臉就拿個筆,人五人六的表示自己要運用積極想像的方法,研究一下自己昨晚夢裡有甚麼含義……

12、不記得溫暖的她長什麼樣子、叫什麼,但我記住了她的身份——諮詢師

@張亮,從業5年

當初選擇這個職業是因為電視:

我看到電視上的諮詢師特別溫暖,特別能理解人、支持人,雖然不記得她叫什麼長什麼樣子,但是我記住了她的身份,從那時起很希望自己可以成為這樣的人。

當你因為自己的工作,讓一個人從痛苦的深淵回到踏實的地面,甚至是一家人重拾喜樂,你還需要什麼呢?

13、我是做女性研究的,是個大學老師,也做了心理諮詢

@楊雪雲,大學老師,兼職心理諮詢

我是做女性研究的,是個大學老師,因為職業的關係,常常接觸到很多女性問題,做諮詢師對我而言,是職業的自然延展。

做諮詢師,我最大的收穫是理論與實踐得到了很好的結合,這帶給我很多的快樂和滿足。

還有,我一直喜歡教書,也經常出去做學術講座,在幸知平台,我有機會參與孵化班課程的設計與授課。

有空時也寫一些情感類的文章發在平台公眾號,並通過這種方式跟更多的人建立鏈接,幫到更多的女性,我感覺生活更豐富更有意義了。

@周鵬宇

從小在收音機里聽知心姐姐的,萬萬沒想到長大後熟透了,提起手機就成了知心二兒伯了~

做諮詢的時候能夠有機會聽到許多的故事,她們是我的來訪者也是我的嚮導,急切地抓著我一起走進屬於她們的內心世界,陪她們分享陪她們承擔,感受她們曾經歷的,最終一起找到新的出路,雙方面帶微笑不留遺憾的揮手分離。

15、既做收費諮詢,也做公益諮詢

@郭雅琦,從業十餘年

大學畢業之後去了一家央企,工作了二十年後,我覺得那個地方不是我所喜歡和適應的。於是我在開始尋找自己。

學過中醫,然後學過針灸、按摩……很多很多,就想之後我能有一個生存的工手藝。後來呢,就接觸到了心理學,一下子就喜歡上去了。

平時,既做收費諮詢,也會每個月做公益,這也是應用我自己現在所學的這些知識,所以不衝突。

作為一個情感諮詢師啊,我已經五十六了,現在更多地考慮如何去發揮餘熱。

因為有過十多年的做NGO的經驗,對人心、對性別有很多研究,越來越感覺到我們現在整個社會中,家的氛圍不那麼濃厚了。目前決定更多地去從夫妻關係來入手。現在也在做家庭性教育的研究和推廣。

16、四川地震時,那個失去愛人的女人,欲哭無淚

@呂蒙,從業8年

最早的緣分是四川地震,有幸參與到災後心理援助。

我們幫助過失去愛人的妻子從悲傷中走出來,一個表現出了明顯的PTSD創傷後應急障礙,失眠,睡不好覺,閃回家人遇難的場面,以及遇難前幸福的畫面。

她和愛人要一起旅行的承諾,都變成了未能完成的情結,如鯁在喉,欲哭無淚。可是在我們的幫助下,她走出了困境,迎來了新生。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諮詢師這個職業帶來的成就感和價值感,遠甚於其他行業。

17、收穫智慧與慈悲

@蘊波,從業12年

諮詢是一個共同發現的過程,是一個愉快而充滿收穫的過程。

它就像是探礦,我們在人心這座巨大的礦山面前,順著情結這樣一條礦脈,深入到礦山中,深入到人的內心中,去挖掘深藏在裡面的寶藏——智慧與慈悲。

18、在來訪者的帶領下,總能絕境逢生

@周旋

很多人都會覺得我們的工作是和負面情緒打交道,但我的感覺恰好相反:

在和來訪者工作的過程中,我經常會有一種感動的感覺,為來訪者的堅持和堅強,也為故事發展得勃勃生機。

因為在來訪者的帶領下,我們總能絕境逢生,重現美好。這種希望和力量的感覺,才是我從事這個職業的最重要原因。

19、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趙宇芳

來訪者會在困惑、痛苦,心碎時擁有高質量的陪伴與不破不立的啟發,諮詢師會在陪伴中收穫對人性更深的洞見與對關係更深的思考。這是雙方的成長之路,何樂不為?

作為一名諮詢師,面對的是來訪者全然的信賴。何樂不為?

作為一個活生生的人,諮詢師也有自己經歷的創傷要修復,也有自己複雜的情緒要梳理。所以,唯有不斷地學習。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

20、做諮詢師,就像談一種很特別的戀愛

@劉明軍

做諮詢師啊,就像談一種很特別的戀愛,遇見一個個不一樣的女性,職業要求你必須愛她,只有愛她才能設身處地為她著想,與她共情,但這種戀愛的目的不是結婚,不是耍流氓,而是幫她走出困境,擁有力量,實現心理成長。

如果你也想

每見一個來訪者

就體驗一次新的人生

療愈自己之後

也幫助別人

那就加入幸知在線孵化班

諮詢報名事宜

可享受限時雙重福利哦

福利1:免費試聽原價88課程,

重新定義你的職業生涯

福利2:零距離和潘幸知老師對話,

了解行業發展前景

即刻掃碼添加客服

為什麼選擇幸知情感諮詢師孵化班?

平台特色,引領行業潮流

幸知在線是情感諮詢行業的破局者,也是互聯網情感諮詢專業標準的締造者

在中國,沒有哪一個互聯網平台可以像幸知在線一樣,匯聚眾多專業情感諮詢師;也沒有哪一個情感諮詢機構,像幸知在線一樣具有鮮明的互聯網基因

幸知在線2017情感白皮書顯示,97%來訪者通過網路完成諮詢,諮詢消費1400元/年/人。

從創始人到諮詢師團隊,跨界融合、無限連接、不斷創新的互聯網精神已經融入血液。

互聯網+情感諮詢的跨界基因,將會是未來情感諮詢領域不可取代的核心競爭力。在幸知情感諮詢師孵化班,這種核心競爭力的傳承,是必不可少的部分。

★ 課程特色:專業+科學的課程設置

此次課程,除18個月系統專業知識講解,更包括:

10位+幸知在線成長型諮詢師經驗分享和互動帶;

50+學時 深度互動答疑;

100+音頻課程;從基礎知識,到手把手教你做諮詢,網羅知識點;

120+場 案例實戰演練+名師點評;

60天 崗前集訓營,提升你的諮詢禮儀、個人形象、魅力表達等諮詢軟實力,助你打通上崗前最後1公里;

60天線上實習+團體督導訓練,通過考核的優秀學員可在畢業後直接簽約幸知在線諮詢平台,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以上所有課程參加完,頒發幸知在線情感諮詢師培訓證書。

★ 師資特色 實戰派名師資源

授課導師為幸知在線最資深諮詢師團隊,他們是互聯網+情感諮詢的拓路者和引領者。

他們不僅能做諮詢和情感陪護,還能寫文章,會講課,會打造個人IP,成為行業明星。

他們是低調的先行者,所有授課老師皆為幸知在線排名前10、經過用戶檢驗、最懂用戶需求的複合型諮詢師;

孵化班的課程,濃縮了幸知在線優秀諮詢師們四年來最精華的知識與經驗,手把手帶領你成長為諮詢師。

★ 後續增值 情感陪護師/幸知城市合伙人/……

因不斷增長的業務發展需要,2018年幸知在線將組建專屬情感陪護團隊,情感諮詢師孵化學員有機會直接上崗成為情感陪護師、情感分析師,崗位缺口巨大。

未來三年,幸知在線將在全國各地大力推進城市合伙人計劃,作為「幸知空間」等線下系列產業的合作者。情感諮詢師孵化班學員,將成為「城市合伙人」首選

★ 優秀的同學團 與不同行業的精英共同學習

截止目前,幸知在線情感諮詢師孵化班已開展2期,共有超過300人接受幸知在線情感諮詢師系統培養計劃。

加入幸知在線第3期孵化班,你將有機會與這些高端精英女性有線下共同學習機會,成為幸知黃埔學員一員,共同助力,共同督促,助力情感諮詢師這份職業!

幸知在線

情感諮詢師孵化班第三期

【學習方式】

音頻課程+深度答疑+小組練習+作業點評+社群實習+在線督導;

無地域限制,可以隨時隨地學習與交流,利用空餘時間打造第二職業

【課程形式】

【招生對象】

對人與關係充滿興趣,希望能療愈自己和身邊的人,願意幫助他人獲得愛的能力的你。

熱愛心理學,希望系統的學習心理學及情感諮詢知識,並願意掌握諮詢技術的你。

有心理學相關證書,想繼續提升心理諮詢實戰技能,並願意為之努力奮鬥的你。

有相關諮詢經驗,想多元化發展、並想成為互聯網情感諮詢師的你。

學習跨度 18個月

原價:39800

限時優惠價:35800

(9月1日-9月10日)

9月11日起恢復原價

開學典禮:9月19日

諮詢報名事宜

即刻掃碼添加客服

往期學員好評

以下圖片可點擊放大查看

情感諮詢師

一份集專業、自由、高薪、

尊重於一身的職業

即刻掃碼添加客服

諮詢報名事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潘幸知 的精彩文章:

愛談錢的男人你敢要嗎
如何應對高段位第三者

TAG:潘幸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