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把日本的技術遺產繼承到未來去

把日本的技術遺產繼承到未來去

國立科學博物館每年都甄選一批為科學史和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重大影響並希望流傳到後世的重要技術,將它們列入到《未來技術遺產》名錄中。本文就介紹幾個有代表性的入選遺產,藉此描述日本「技術立國」的成就。





「未來技術遺產」 是 「重要科學技術史資料」 項目的愛稱,開展這個項目的目的是為了對有重要歷史意義的產業技術資料進行調查,從而保存和運用。這一項目由國立科學博物館主持開展,蘊含著 「把日本的技術遺產繼承到未來去」 的理念,不僅重視技術 「在科技發展史上的重要性」,也重視其 「對生活、社會、文化的影響」。




產業技術史資料信息中心具體負責這個項目,調查研究主要有兩個內容。






  1. 對產業技術的歷史性資料採用一網打盡式的調查



  2. 聚焦技術的各個領域,與曾實際參與開發的技術人員一起共同完成對該領域技術開發史的系統性總結調查



上述成果資料,經內部委員會和外部有識之士委員會的討論通過,作為 「未來技術遺產」 登記入冊。調查研究成果會在國立科學博物館網站公布。




到目前為止,先後共登記了225件 「未來技術遺產」。在此,我將介紹一些能體現日本產業技術特點的資料。



世界首創的日本技術


第00210號 八木·宇田天線





世界上最早的超短波高性能天線。1920年左右,由八木秀次和宇田新太郎在東北大學研究磁控管過程中成功開發出來。當時的電波研究領域,繼用於通信的長波、中波和短波被投入使用,超短波和極超短波的技術研發也在進行之中。該超短波天線的性能首先引起國外關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歐美率先將其用於實戰。現在,它也仍作為電視天線被國內外廣泛使用(圖片提供:國立科學博物館)




第00150號 用於拍攝胃壁彩色影像的燈泡




世界上最早的彩色胃鏡燈泡,製造於1954年。當時的彩色膠捲感光度低,拍攝時需要大光量。但大光量燈泡的發熱會對胃壁產生不好的副作用。為避免這個問題,將兩個亮度不同的半圓柱形燈泡組成一個圓筒形燈泡。並充分考慮到照片成影的色溫,以及燈泡不要在使用過程中破碎,在研製上狠下了一番功夫。胃鏡真正用於臨床診療,是從能夠通過彩色圖像觀察胃壁狀態時才開始的(圖片提供:國立科學博物館)。




第00121號 卡西歐SL-800



世界最薄的卡片式計算器。厚度僅為0.8mm,直到現在仍是世界最薄的計算器,是計算器微型化、超薄化的一種終極形態。現已成為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的藏品。把0.5mm的集成電路、0.55mm的液晶顯示屏、0.2mm的太陽能電池等零件,變成柔軟的膠片狀態粘合在一起,這種超薄程度才得以實現。當時(1983)上市發售價格為5900日元(圖片提供:國立科學博物館)。


改變了日本社會的技術


第00118號 法那科FANUC ROBOT MODEL 1





通過大幅降低售價而被廣泛普及使用的工業機器人。製造於1977年。這個機器人使用直流伺服電機,有使用氣壓控制的圓筒形坐標系、5度自由度,是台PTP(點對點)控制的工業機器人。它促進如今變成機器人大國的日本大幅提高了製造業的生產效率(圖片提供:法那科公司)。




第00185號 娛樂機器人AIBO ERS-110




智能自律型娛樂機器人AIBO的原型機,作為能與人類共同生活的家用商品,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實現商用產銷。製造於1999年。它通過感情表達功能與人溝通,學習人類行動,進而成長。雖然現已停產了,但它與人類的互動仍在繼續,比如最近(2016年)有人為壞掉了的AIBO舉行葬禮等(圖片提供:索尼公司)。




第00045號 新幹線 東海道新幹線0系電動客車量產型第1號機車





高速鐵路代名詞「SHINKANSEN(新幹線)」的量產型初號車。1964年10月1日開通的東海道新幹線,研發採用了與舊有軌道不同的全立體交叉標準軌道(1435mm)線路、中央控制運行系統、軌道維護檢修作業系統等獨特技術,確保列車高速運行時的高安全性和可信賴性(圖片提供:國立科學博物館)。


對人類社會作出貢獻的日本技術


第00072號 上中啟三腎上腺素實驗記錄





1900年,高峰讓吉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單獨分離精製而成一種激素(腎上腺素adrenaline),這是他的助手上中啟三留下的實驗記錄。在高峰讓吉死後的論爭中,美國醫療界主張使用「epinephrine」這一名稱,甚至日本醫療界也普遍接受。不過,這個實驗記錄證明了高峰讓吉和上中啟三才是最早的發現者,因此,「adrenaline」這個名稱才普及開來了(圖片提供:國立科學博物館)。




第00209號 與他汀及與其發展相關的實驗月報和實驗記錄




「他汀」,是能抑制 HMG-CoA 還原酶、並有很強降低膽固醇作用的一類藥物的總稱,被稱為生活習慣病患者的救星。最早的他汀 「美伐他汀ML-236B」,是遠藤章發現的。首次用於治療(1971年)的量產片劑,和記錄了他汀發現過程的遠藤章工作月報和其助手的實驗記錄,都保存下來了(圖片提供:國立科學博物館)。




第00135號 蚊香





蚊香是1890年在日本被發明的,對防治瘧疾等以蚊子為傳播媒介的疾病做出了很大貢獻,至今在全世界仍被廣泛使用。日本的除蟲菊栽培,是上山英一郎推廣普及的,其生產量曾一度居世界首位(圖片提供:大日本除蟲菊公司)。



第00109號 立體音效卡帶音樂播放器 「walkman」 一號機 TPS-L2





世界上率先推出的頭戴式立體聲音樂播放器。發售於1979年,極大地改變了世界上人們聽音樂的形態。到2009年為止,卡帶式 walkman 累計共出貨2.2億個。即便隨著數碼技術的發展,人們聽音樂的媒介和方式發生了變化,但繼承了這一理念的機器仍在世界各地出現,現在也仍受到人們的喜愛(圖片提供:索尼公司)。


未來技術遺產的啟示


「創新」 並不單指 「技術革新」。創新被定義為 「使新產品或新概念普及開來,由此給人們的生活和社會形態帶來巨大變化」。這說明,創新不僅僅是指新發明,不同事物的組合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產業技術的發展是有一定模式的。技術大幅進步的時候,正是不同文化和社會之間交流活躍的時候。古時候產業技術發展的前奏,是伴隨著產品或者人的移動而出現的知識和技術的交流;新時代則是由於人或文字導致知識傳入,或者是成品和技術的進口。以此為基礎通過模仿開展研發和生產,然後憑藉著附著了獨特智慧的技術形成的壓倒性優勢,此時會迎來技術發展的一個高峰。隨著技術變得一般,又會到達一個增長乏力的階段。




如果把目光放到單個技術領域來看,日本的產業技術都基本上經歷了同樣的發展歷程。給世界帶來創新的日本產業技術,可以說現在已經發展壯大到了一個逐漸穩定的狀態。隨著支撐產業技術發展的技術人員老齡化,以及經濟發展環境的變化等因素,能夠傳達技術研發歷史的事物也在迅速消失。但消失本身,使人們認識到其價值的寶貴,以及能體現出這一點的事物的重要性。




Anthropocene(人類世)這個術語,是指超越過地質年代後,人類活動在全球範圍內留下了影響痕迹的時代。國際地層委員會正在討論,是否要把代表人類世區分點的「黃金道釘」釘在1950年左右。這一時期日本和世界的增長期重疊在一起,這並非偶然。就像「溫故知新」那樣,希望「未來技術遺產」既有助於日本解決未來課題,同時也能促進以產業技術為代表的科學技術進一步發展,並對國際社會的和諧與人類社會的發展作出貢獻。




文 龜井修


本文轉載自日本網 

https://www.nippon.com/c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客觀日本 的精彩文章:

日本發現BRCA乳腺癌抑制基因的新功能!
日本發現眼球運動基因,有望實現斜視的早期治療

TAG:客觀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