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個塵封了兩千多年的神秘概念:「大恆」怎麼變成了「太極」?

一個塵封了兩千多年的神秘概念:「大恆」怎麼變成了「太極」?

太極」,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就迄今發現的文獻來看,它最早見於《莊子》;而它最著名的表述,則出自《易傳·繫辭》

「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

在這裡,太極作為宇宙的本原,通過陰陽(兩儀)的運動變化,最終演化出了萬物。後世人們又將之推衍為太極觀念,遂成為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個核心範疇。歷代哲學家關於宇宙生成和宇宙本體的高層次的思想,幾乎都是通過對太極的詮釋發揮表述出來的。

(獲取更多內容,敬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古今神秘文化)

然而,1973年12月,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繫辭》,卻給了人們一個大大的「意外」:通行本《繫辭》中的「太極」一詞,在帛書《繫辭》中竟寫作「大恆」!於是「太極生兩儀」,就變成了「大恒生兩儀」!

這一消失了兩千多年的特殊概念的出現,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人們的極大困惑。「太極」怎麼就變成了「大恆」呢?它們之間究竟是什麼關係?學者們對此展開了研究,提出了很多說法,比較典型的有以下幾種:

1.帛書《繫辭》是將「太極」誤抄為了「大恆」。之所以出現這一筆誤,是由於「極」、「恆」二字篆文字形相近,抄寫者在將篆文轉抄為隸書時造成了誤寫。

2.認為「大恆」應該不是筆誤,而是「太極」的異文(所謂異文,指同一書籍的不同版本或不同書籍,記載同一事物而字句互異,包括通假字和異體字,都稱異文),它們的意思完全相同。

3.認為「太極」原為「太恆」,後因避漢文帝劉恆的諱,故改為「太極」。但有學者指出此說不成立,因為儒家的經傳文,不存在避諱問題。例如《易經》「恆卦」的「恆」字,就不能寫成「極」字。而且漢文帝以後的典籍和著述,也沒有改「恆」為「極」的例子。

4.認為「大恆」概念是「太極」概念的前身,「太極」是從「大恆」演變而來的,且它們都源於《老子》

儘管《老子》書中並未出現「大恆」概念,但卻時常使用「」、「」二字來形容宇宙的本原——的性質:用「大」指在空間上的無限延伸,「恆」指在時間上的無限綿延,因此「大恆」就是指在時空上的無限性。帛書《繫辭》乃將這兩個字合了起來使用。

然而,「大恆」畢竟是老子用來表現的性質的,並非一個代表實體的概念;為了更加明確地表示宇宙本原的實體性,所以通行本《繫辭》就將「大恆」改為了「太極」。

「太極」的「」字可能來源於天、地、人「三才」為「三極」的說法。帛書《繫辭》中已有此說法。而老子又有「域中有四大」之說,所謂「四大」即指道大、天大、地大、人大。既然天、地、人稱作「三極」,那麼產生天、地、人的必在三極之上之先,故稱為「太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神秘文化 的精彩文章:

給寶寶起名的一種特別方法:很多才子都是這麼得名的!
對《易經》陰陽符號的起源,學者們的這些說法,你認同誰?

TAG:中華神秘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