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特朗普對普京警告無效,美俄將在敘利亞攤牌

特朗普對普京警告無效,美俄將在敘利亞攤牌

原標題:特朗普對普京警告無效,美俄將在敘利亞攤牌


沒有俄羅斯出兵干預,阿薩德的政府軍就無法收復領土,轉敗為勝。


沒有美國策動「阿拉伯之春」,敘利亞也不會上演長達七年的人間悲劇。



對俄羅斯來說,敘利亞是它在中東僅有的戰略支撐點,塔圖爾斯是俄在地中海唯一的海軍基地,俄羅斯承受不起失去敘利亞的後果。

對美國來說,推翻阿薩德,拿下敘利亞,稍作休整,再直搗伊朗,完成全面控制中東產油區的戰略目標,同時,也滿足了以色列的野心。


七年多的戰事下來,伊德利卜省成了各路叛軍最後聚集地,敘利亞政府發誓要收復此地,徹底消除叛軍捲土重來的可能性。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希望能保住伊德利卜省,一邊試圖與阿薩德達成妥協,一邊用軍事力量來威懾俄軍不要輕舉妄動。


伊德利卜省作為攤牌之地,美俄一旦直接衝突,整個中東地區將走向無法預測的深淵。


9月4日早上,特朗普在推特上表示:「敘利亞總統阿薩德不應魯莽地攻擊伊德利卜省,俄羅斯人和伊朗人會因參與這一潛在的人類悲劇而犯下嚴重的人道主義錯誤,可能會有數萬人喪生。不要讓此發生!」



然而,面對特朗普的警告,普京還是下令發起進攻。9月4日,俄空天軍四架戰機從敘利亞赫梅米姆空軍基地起飛,對伊德利卜省設施實施了高精度導彈打擊。


5日,法軍總參謀長勒古安特爾稱如果有使用化學武器的情況,法軍將再次對敘實施打擊。


法國看似強硬,其實留有退路,它將軍事打擊的前提設定在「化學武器攻擊」上,至於是否存在化武攻擊?取決於法國對「白頭盔」提供的「證據」態度,信則有,不信則無。


關於敘利亞戰事,許多網友都有一團混戰的印象,那就幫大家捋一捋基本格局。

主要角色


這出大戲有三位主角,或說三支主要力量。


一,俄羅斯--敘利亞--伊朗--黎巴嫩真主黨。


阿薩德政權是合法政權,大馬士革邀請俄軍是合法行為,而美軍必須尋找各種理由才能存在。


從2011年到2015年9月,是伊朗出錢出裝備,嫩巴嫩真主黨出人,才苦苦撐住了阿薩德政權。在最危急時刻,連敘利亞總理都叛變出逃,那時,奧巴馬只要有決心出手,阿薩德很可能垮台,俄羅斯回天無力。


奧巴馬和卡梅倫錯失戰機,沒有複製伊拉克模式,高估了叛軍的力量,普京則抓住翻盤機會。


2015年9月30日上午10點20分,普京向俄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申請境外動武許可權,11點整,上院一致批准普京動武請求。下午4點,俄國防部宣布對敘境內叛軍第一輪突襲已經開始。效率之高,世所罕見,媒體很少提到這件事。


俄軍由暗處走到明處,不但保住了敘利亞什葉派阿拉維派的大本營--拉塔基亞省,而且將各方叛軍打得節節敗退。


2016年12月,俄敘聯軍收復阿勒頗,贏得最輝煌的戰績,也是全國戰局的轉折點,白宮除了發表一番老生常談,眼睜睜看著戰局被逆轉。


2017年,曾經不可一世的ISIS潰不成軍,丟掉了絕大多數地盤。

實際上,俄羅斯已經完成了戰略目標,西方也放棄了堅決要求阿薩德下台的主張。


二,美國--民主軍--庫爾德武裝


這一派佔有四分之一國土,控制著敘東北部產油區和幼發拉底河河谷良田。庫爾德人武裝面目比較清晰,訴求明確,他們想藉助美國之力,在亂局之中得到獨立機會。


而民主軍極其複雜,說白了這些人明處是民主鬥士,暗處就是ISIS,發展速度極其恐怖,盤踞在伊拉克和敘利亞兩國領土上。


美國對庫爾德武裝支持是公開的,與「民主軍」合作則相當詭異,支持「民主軍」和打擊ISIS都是美國的主張,但問題這是同一伙人,兩塊牌子。


ISIS被打散後,民主軍也不折騰了,地盤從佔全國的60%之「盛況」大幅縮小。於是,以庫爾德人為主的阿夫林地區變成了新戰場。庫爾德人民保衛軍(YPG)變成了「邊境安全部隊」,這三萬人由美國給錢給裝備。


此事造成了美國與土耳其無法彌補的裂痕,土耳其決不允許阿夫林地區出現一個庫爾德斯坦。


土軍出兵阿夫林時,俄軍沒有迎戰,土敘俄三方默契是:土軍打垮庫爾德武裝,然後撤軍,將領土還給敘利亞政府,皆大歡喜。


特朗普對土耳其的行為是憤怒的,但無法直接派兵助戰庫爾德人,於是,這一支力量也走向衰落。


三,土耳其--自由軍。

這支力量並不顯山露水,它是由土方軍事顧問和大批遜尼派武裝組成,而遜尼派武裝,另一外名字是「基地組織」。以「聖戰」口號組成鬆散聯盟,沙特,卡達也是其背後金主。


土耳其,沙特都想利用這支力量,擴大遜尼派地盤,當沙特和卡達掐起來的時候,就不管自由軍了,只能由土耳其扶持。


敘利亞局勢被逆轉後,土耳其的計劃便從趁亂擴大地盤,推翻阿薩德,變成了守住邊境,不讓庫爾德人連成一片。


現在這裡成了最後的決戰之地,因為他們據點就在伊德利卜省。



以上三方,隨著戰局變化,矛盾程度也不斷轉化。2017年開始,二和三變成了主要矛盾方,根本原因是美國在中東的庫爾德政策侵犯了土耳其利益。


自由軍充當了打擊庫爾德人的工具,這樣,儘管美土兩國在推翻阿薩德的方向上一致,力量卻相互抵消,最終雙方都處於劣勢。


普京出手的背景


伊德利卜省,是土耳其和遜尼派武裝的地盤,由於相對穩定,當各路叛軍被擊潰後,全部向這裡彙集,為了共同利益,他們不得不先放下矛盾,抱團取暖。


普京一直不動伊德利卜省,留在最後解決,想充分利用無法調和的庫爾德人問題,分化美土盟友關係。


「努斯拉陣線」也好,「奧馬里旅」也罷,加上自由軍困守伊德利卜省時,2017年12月11日上午,普京乘專機突然抵達駐敘俄軍赫麥米姆空軍基地,與阿薩德會面,並宣布將撤出俄軍。


土耳其感到寬心,普京那時的確沒有攻打伊德利卜省的決心,主要因素有:


一,為了挽救阿薩德政權,俄羅斯背上了沉重的經濟包袱,每天有大量金錢投入這個無底洞,戰略目標達到後,止損,是俄羅斯必然選擇。


二,取得道義上優勢,合法地來,合法地走,把非法入侵的美國架在敘利亞烤一烤。


三,總統大選和世界盃將要舉行,俄羅斯如果強攻伊德利卜省,將引發國內發對派的反對聲浪,並激化與歐洲的矛盾。


那為什麼普京現在要冒險?


一,總統大選結束,政治風險可以排除


二,世界盃完美收官,不要擔心國際上處於尷尬地位。


三,伊德利卜省不收復,隱患無法排除。

四,最主要是普京面臨著國內政治壓力(養老金等),也可以說轉移目標。


五,烏克蘭東部在頓涅茨克領導人被暗殺後,有可能爆發戰爭。


趁著敘利亞叛軍欠缺戰意的時候,一舉將其打死,徹底穩定局面,形成一個極其堅固的什葉派之弧,再轉過頭來處理烏克蘭危機。這是普京的最大動機,


拖下去,俄羅斯很可能會多面受敵,幾年之內便會陷入窘境。


普京先出牌,賭了一把大的。就看特朗普如何接招了?


美軍不是沒有本錢反擊,它的第六艦隊的一個雙航母戰鬥群,共20艘戰艦雲集敘利亞沿海,對手是俄海軍的12艘戰艦,加上哼哈二將--英法助陣,美國力量佔優。


普京此舉不惜將土耳其趕回美國懷抱,土耳其外長恰武什奧盧已應邀與美國國務卿通電話, 表示無法接受俄羅斯的動作,並討論了釋放美國牧師的問題。


埃爾多安總統則表示希望與俄羅斯合作,政治解決伊德利卜省問題。


9月7日,在德黑蘭舉行的俄土分三方會談,將是伊德利卜省未來走向的關鍵。


美國最大問題是奧巴馬一個劇本,特朗普一個劇本,缺乏一個全面綜合,連貫有效的敘利亞政策。特朗普忙著表現「獨立和果敢」,以顯示奧巴馬無能。

然而,同為大國政治領袖,普京看穿了特朗普的手腳。


赫爾辛基峰會,外界都認為美俄至少在敘利亞上達成某種妥協。現在看來,普京沒打算給特朗普面子,簡直就是赤裸裸地打臉。


如果伊德利卜省被一舉收復,而西方軍隊無所作為的話,對中東格局將產生重大影響。


對中國來說,中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能爆發的大危機,既是挑戰,也是機遇,考驗著中國的定力。


送給普京一句名言:「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要玩就跟特朗普玩大的,第六艦隊不夠,讓他把第七艦隊也調過去,唐尼千萬不要認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後沙月光論古今 的精彩文章:

沙特再放狠招,卡爾塔為什麼就是整不死?背後有人
中阿關係翻新篇!在中東,我們不妨摸著日本過河

TAG:後沙月光論古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