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個小吏哪來那麼多錢仗義疏財?

一個小吏哪來那麼多錢仗義疏財?

一個小吏哪來那麼多錢仗義疏財?

一個小吏哪來那麼多錢仗義疏財?

在四大名著中,最能反映當時社會生活的作品應該是《水滸傳》。《水滸傳》表面上是在講梁山好漢造反的故事,實際上是在講宋朝時期中下層官吏的故事,因此對於宋朝基層政治生態有著清晰的描繪。

透過《水滸傳》來研究宋朝的基層政治,會得出結論:所謂的梁山好漢反貪官的故事,不過是污吏反貪官的故事,所以,污吏們的志向就是「早早招安,博得個封妻蔭子」。換句話說,就是想從污吏進階到貪官。

鄆城知縣名叫時文彬,施耐庵在《水滸傳》中對他的評語是:「為官清正,作事廉明。每懷惻隱之心,常有仁慈之念。爭田奪地,辯曲直而後施行;鬥毆相爭,分輕重方才決斷。閑暇撫琴會客,也應分理民情。雖然縣治宰臣官,果是一方民父母。」評價還是蠻高的,基本上是清官的意思。

按照宋朝官制,縣一級官員是級別最低的官員,下面是沒有鎮長鄉長之類的。儘管級別低,但好歹也是縣太爺,而且也算進了體系之內,今後還有升遷的機會。時文彬大致是個沒有什麼背景的人,要混上去,就要靠政績說話了。所以,不敢胡來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宋代實行地方官員任職迴避制,縣太爺都是外地人。俗話說,強龍難壓地頭蛇,所以,縣太爺通常會很倚重手下的文武吏。而吏基本上都是本地人,他們都算臨聘人員,沒有正式編製。而且,宋朝的規矩,吏是很難轉為官的,也就是臨聘員工要進入體制是很困難的。因此,吏在政治上沒什麼前途。

也正因為如此,吏往往比官更狠辣也更現實,能撈一筆是一筆。而且,吏也更容易形成利益圈子,互相幫襯。通常的模式下,官吏往往會沆瀣一氣,勾結起來,魚肉百姓。

鄆城縣文武班子是這樣的:文的方面,以押司宋江為首;武的方面,是兩個都頭朱仝和雷橫。押司,類似於辦事員或者秘書,乾的活是起草文件、迎來送往等等,總之,就是為縣太爺服務。如果對照現代,宋江的角色基本上等於是縣辦主任。都頭朱仝和雷橫,也就是縣公安局長這樣的角色。

時文彬治理鄆城縣,基本上就靠著這三個人了。

宋江是本地宋家莊人,父親和弟弟都在鄉下務農,宋江一人在城裡當押司。時文彬來的時候,宋江已經年過三十,可還是光棍一個。在那年頭,這歲數還是光棍的就算奇葩了。不過,對於宋江這個職業來說,這就很正常。

原來,在宋朝當官容易,就算犯了罪,可以用官職抵,一般情況就是派到邊遠地區當官。可是,吏不一樣,吏本來就是臨時工,臨時工是當替罪羊的最佳人選。一旦出事,吏是第一個倒霉的,判刑、砍腦袋都屬正常。所以,大凡當吏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縣裡開一個「斷絕家庭關係」的公證書,以免以後連累家人;第二件事,就是不要結婚,等到錢貪污得差不多了,辭職不幹,平安上岸,再娶老婆生孩子。

所以,不僅宋江沒結婚,朱仝和雷橫也沒結婚,這也是梁山好漢光棍多的原因。

關於這一點,《水滸傳》上有記述:「宋時,為官容易,做吏最難。為甚的為官容易?皆因那時朝廷奸臣當道,讒佞專權,非親不用,非財不取。為甚做吏最難?那時做押司的但犯罪責,輕則刺配遠惡軍州,重則抄扎家產,結果了殘生性命。又恐連累父母,教爹娘告了忤逆,出了籍,各戶另居,官給執憑公文存照,不相來往,卻做家私在屋裡。」

話歸正題,卻說這個宋江有兩大特點。第一個特點,叫做「刀筆精通,吏道純熟。」「刀筆精通」好說,算是干這行的基本素養。這「吏道純熟」就不一樣了,做吏的人多了,可能懂得其中的「道」的可以說是鳳毛麟角。

什麼是「吏道」?所謂「吏道」,其實就是上面要伺候好,中間要招呼好,下面要忽悠好。說白了,對上級要會逢迎,投其所好,察言觀色;對同僚要懂得結交,八面玲瓏,誰也不得罪;對下面的百姓要能忽悠,該瞞的瞞該騙的騙。總之,就是欺上瞞下,上下其手,左右逢源,笑裡藏刀等等,在官場能夠如魚得水。

宋江的「吏道」到了純熟的地步,其結果就是縣太爺喜歡他,對他放心,兩人關係「最好」;同僚也喜歡他,願意和他合作;江湖上也喜歡他,認為他夠哥們講義氣。有了這樣的情商,宋主任對付江湖上的那些武夫、窮知識分子、土財主和社會閑散人員,簡直是如魚得水。所以,後來上了梁山,林沖、吳用、盧俊義和李逵這些人都被輕易收服。

可是,職業習慣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譬如,宋主任平時點頭哈腰慣了,特別是看到上級機關來的官員,往往是「納頭便拜」,極度逢迎。當了強盜之後,這一點還經常自然流露。但凡捉了官軍頭領,宋江通常都要扶上座位,納頭便拜。這倒不是做作,而是習慣。平時在縣裡,見到州里來的官員都哆嗦,何況中央派來的。整部《水滸》,下跪次數最多的就是宋主任,就連捉了呼延灼的副將彭杞,竟然也要「納頭便拜」。

宋主任這輩子最怕的就是縣太爺,所以李逵在壽張縣大鬧縣衙並且穿著縣太爺的官服回來的時候,眾人大笑,只有宋主任罵道:「你這廝也忒大膽!」想來,若是梁山好漢中有一個是縣太爺出身,宋主任就坐不上頭把交椅了。

如果說「吏道純熟」還在業務範圍之內,那麼宋江的第二個特點就令人瞠目結舌了。

施耐庵在《水滸傳》中這樣描述宋江:「但有人來投奔他的,若高若低,無有不納。便留在莊上館穀,終日追陪,並無厭倦。若要起身,儘力資助。端的是揮霍,視金似土。人問他求錢物,亦不推託。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難解紛,只是周全人性命。如常散施棺材藥餌,濟人貧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山東、河北聞名,都稱他做及時雨。」

好一個仗義疏財,扶危濟困的英雄形象。揮金如土還好說,可是錢從哪兒來呢?

宋江本人不過是個縣衙里的臨時工,那年頭,別說臨時工,就是縣太爺的薪水也沒多少,所以,宋江當押司掙的那幾個錢,連自己泡妞都不夠。宋江的父親兄弟都在鄉下務農,能掙多少?那年頭還沒有彩票之類的東西,錢從哪兒來呢?

看了下篇的奪取生辰綱就知道了,原來,錢的來源與宋江罩著鄆城的黑社會老大晁蓋有關。

(本篇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蕭家老大 的精彩文章:

武當山: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
唐臨的一次逾矩,啟發了李世民的千古善舉

TAG:蕭家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