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逝水流年,悲欣交集 ——讀李煜、晏殊及柳如是

逝水流年,悲欣交集 ——讀李煜、晏殊及柳如是

原標題:逝水流年,悲欣交集 ——讀李煜、晏殊及柳如是





李煜曾經寫過一闕《菩薩蠻》,可謂風花雪月,別有會心,柔情繾綣,盡收眼底。其詞曰:

花明月暗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剗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見,一晌偎人顫。奴為出來難,叫郎恣意憐。


無庸諱言,這是一闕帶有濃郁情色意味的詞,自其誕生以來,可謂衷心讚歎者有之,惡毒詬病者亦有之,眾說紛紜,熱鬧非凡。但在李煜自己,卻似乎對一切都滿不在乎,就是要故意炫耀他的風流韻事,根本不怕弄得滿城風雨,天下皆知。


他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悠遊於詩詞書畫,輾轉於亭台樓閣,榮華富貴與絕世才情集於一身,可謂上天之寵兒,令人艷羨不已。


他心思細膩,多情善感,多才多藝,不可思議。他享樂有術,治國無方,好事壞事,全部做絕。於是,在其南唐小朝廷被徹底推翻之後,他就從聲威赫赫不可一世的尊貴皇帝,淪為忍辱負重苟且偷生的階下囚徒。


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雖然對李煜的軟弱無能十分不屑,不過總的來說,他對李煜還是挺不錯的。李煜雖然做了亡國之俘,但有了最高領導人的庇護,他的現實生活還是過得比較舒服的。


趙匡胤為人比較寬宏大度,既沒有強行霸佔李煜的心愛女人,也沒有對其橫加侮辱。如果他沒有莫名其妙的突然死於非命,那麼,在他的眷顧恩賜之下,李煜的這種不好不壞的日子,或許可以一直平平安安的過下去。


但趙匡胤突然死了,直到千年之後的今天,具體是怎麼回事,恐怕也只有天知道。於是,另一個皇帝迅速上台,他就是所謂的偉大皇帝:趙匡義——趙匡胤的弟弟。


不幸得很,此人是個披著皇帝龍袍的超級流氓。於是,已經不再披著皇帝龍袍的李煜,他的厄運迅速從天而降。


在李煜四十二歲生日那天——這個特殊的日子,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謂的七夕情人節——趙匡義派使者和一群凶神惡煞的武士來到「違命侯」李煜的府邸對其進行特殊賞賜:賜死。

李煜立刻目瞪口呆,不知所措。他被賜予一大杯牽機葯毒酒,他不想死,但在使者與武士的逼迫之下,他必須死。毒酒入口入腹,劇毒迅速滲透全身,經過一番極其痛苦的掙扎之後,他終於魂歸西天,不再牽掛人間恩怨。


李煜不適合當皇帝,卻偏偏陰差陽錯的當了皇帝。他適合當藝術家,卻偏偏命中注定不能當純粹藝術家。——因為皇帝是特種職業,而藝術家是瀟洒職業,無論在任何時代,兩種職業都是不可能完美結合在一起的。如果你想舒舒服服地當「皇帝藝術家」或「藝術家皇帝」,遲早都會遭到老天爺殘酷無情的報應。


更何況,在五代十國那種狼煙遍地干戈四起的時代,恰好又不幸遇到了流氓皇帝趙匡義,李煜的悲慘下場就一定是不可避免的了。


他背負著巨大的痛苦與屈辱死於非命,手無縛雞之力,權力全被剝奪,連自己心愛的女人都保護不了,只能任其慘遭蹂躪。於是,他死了,而她受不了這種巨大刺激,也迅速香消玉殞。


李煜的一生,是喜劇與悲劇錯綜交織的一生。他留下了千古傳奇,也留下了千古遺憾。我覺得,他流傳後世的那數十首詩詞作品,即使全部都是世所公認的千古傑作,也無法撫慰他嗚咽於九泉之下的幽幽怨魂。




清晨起來亂翻書,偶然一翻,翻到了錢鍾書的《宋詩選注》。再偶然一翻,瞥到了晏殊的一首所謂「無題」詩:


油壁香車不再逢,峽雲無跡任西東。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幾日寂寥傷酒後,一番蕭瑟禁煙中。


魚書欲寄無由達,水遠山長處處同。


晏殊官高位尊,一向自命不凡,但我對他從來沒有什麼特殊興趣。不過他的某些詩詞作品寫得確實不錯,令人拍案叫絕。這首「無題」詩,就是其中之一。


我不知道他在這首詩里懷想的是哪個女子,但既然是讓他如此念念不忘,按照他的比較高雅的審美標準來看,她必然是儀態端莊清麗脫俗的。


他與她好像曾經度過一段柔情繾綣的浪漫時光。但是,不知是因為他薄情負義呢,還是因為她另有所愛,反正到了最後,他倆是絕對不可能繼續待在一起了。於是,他與她,只好分道揚鑣,各奔東西。


他是北宋高官,榮華富貴之人,並且又善於殷勤獻媚,所以身邊從來不缺少金錢與女人。他雖然有點花心,但也並非見一個愛一個,審美品位還是比較高的,而且有時也不乏脈脈深情。


但也就僅此而已了,他絕對不會為任何女人犧牲自己的社會聲望與根本利益。所以,在他占絕對優勢的條件下,只有他對不起某些女人,而絕不可能是某些女人對不起他。


即使他曾經寫出許多所謂優雅情詩,但絕不會令天下所有的女人感動,尤其是曾經被他所辜負傷害的某些女人。


他不是令人特別討厭的偽君子,但他也不是什麼令人特別敬重的人。在我眼裡,他不過是一個頗有才情與所謂風雅的大官僚,一生逍遙快活,至死無憂無慮,如此而已。



從前,我對柳如是不甚了解的時候,將她想像成是一位才情卓絕而又不食人間煙火的女神。於是,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我忽然心血來潮,憑著想像為這位紅顏女子寫了一段所謂讚辭:


白衣勝雪,青絲如瀑;翩然而至,飄忽若神。游於林泉,忘情吹簫;坐於池塘,揮扇自搖。憩於橋畔,題詩紈扇;棲於柳岸,幽思不斷。倚於素壁,翠竹掩映;舞於青閣,薄霧朦朧。亭亭玉立,冰清玉潔;風姿絕秀,不染纖塵。偶見伊人,在水之湄;如此之美,令我凝眸。


後來,我細緻閱讀了與她有關的許多真真假假的歷史資料,總算對她有所了解。於是,我知道了她的曲折坎坷,知道了她的悲歡離合,知道了她的巾幗豪情,知道了她的慘烈結局。


柳如是號稱「秦淮八艷」之冠,乃是名副其實的才女兼美女,所以才會有那麼多的出色男人為她神魂顛倒。同時,也有某些猥瑣文人對她垂涎三尺,饞涎欲滴,幾乎整得她走投無路,身敗名裂。


她是才女,所以她才情橫溢。她是美女,所以她美麗驚人。


可惜,因為年代已經比較久遠,在今天,她的卓絕才情尚可以被我們所感知,而她的絕代美麗卻已經只剩下了想像。


雖然她也有幾幅畫像流傳後世,但那種線條簡單的所謂畫像,與西方油畫肖像比起來,其逼真程度實在令人懷疑。看來看去,看去看來,也無法與我們心目中的一流才女兼美女對應起來。


既然她的絕代美麗已經無法感知,那麼,我們就看看她的絕世才情吧。這倒是挺吸引人的,而且也確實是十分有趣的。畢竟,與許多所謂鬚眉男人或風流才子比起來,她確實是才情非凡,值得驕傲一下。


她天賦異稟,才情橫溢,不但情感豐富,知曉風花雪月,且又精通詩詞書畫及音樂舞蹈,令人十分傾慕。她習慣於以詩詞文字表達其內心情懷,並且歷來不乏知音朋友衷心讚賞,無論在古代或今天,這都可以算是一種難得的幸福。

因為造化作弄,她受了許多委屈與痛苦,她受了許多傷害與欺騙。於是,她渴望得到愛情與友情,她渴望得到尊敬與愛慕。


只可惜,喜歡她的男人,有很多很多,而她真正喜歡的男人,卻極少極少。


她的浪漫夢想實現了一部分,於是她飽嘗了與英雄才子陳子龍的情愛之美。但她的某些遺憾,卻永遠都是遺憾,什麼都無法彌補。


她在嫁給錢謙益之後不久,曾經寫了一首短詩,以訴內心情懷。其詩曰:


裁紅暈碧淚漫漫,南國春來正薄寒。


此去柳花如夢裡,向來煙月是愁端。


畫堂消息何人說,翠帳容顏獨自看。


珍重君家蘭桂室,東風取次一憑欄。


這首詩表達的到底是什麼意思,我不是十分清楚明白。但其中所流露的憂傷情緒,不需要任何理性分析,我一眼就看得出來。可見,即使身處榮華富貴之中,她也無法真正高興起來。


她的許多詩詞作品,即使藉助於某些所謂名家註解,我都覺得半是明白半是朦朧,無法理解她說的到底是何意思。或許,這位才女的內心世界是極其含蓄深沉的,某些特殊想法只能獨自涵詠,不能輕易展示於人,更不能直截了當,一覽無遺。


所以,柳如是詩詞作品中的某些連國學大師陳寅恪都搞不清楚的問題,我們就更加無法理解了。也許除了她自己,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明確知悉其意之所指。


錢謙益死後不久,為了爭奪所謂財產房屋的繼承權,她受到了錢氏家族子弟的某些威逼凌辱。激怒攻心之下,她竟然投繯自盡,死得可謂慘烈,令人十分悲慟。


在明末清初的亂世之中,她可以瀟洒一時,可以風雅一時,可以浪漫一時,可以得意一時,卻最終無法逃脫歷朝歷代紅顏薄命的無奈宿命。於是,她的生命剎那終結,她的一切灰飛煙滅。


幾百年的時光轉瞬即逝,幾百年的滄桑無法言說。在她身後,留下了一些朦朦朧朧的詩文,一些真真假假的遺迹,一些虛虛實實的傳說,一曲凄凄切切的悲歌,供後世之人輾轉難眠,依依懷想。


回首錦繡歌舞地,而今唯有鳥雀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少公談史 的精彩文章:

令妃生兩女,為何一個是固倫公主,一個是和碩公主?是乾隆偏心?

TAG:少公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