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皇帝因何原因把蟲子當美食,最後造成了什麼後果

皇帝因何原因把蟲子當美食,最後造成了什麼後果

原標題:皇帝因何原因把蟲子當美食,最後造成了什麼後果



01


說到中國歷史,唐朝是一個繞不過去的朝代;說到唐朝,不得不提及皇帝;如果談到唐朝的皇帝,知名度最高的恐怕就是唐太宗、武則天和唐玄宗了。


老百姓口頭上相傳的帝王故事,唐太宗最有名的事迹就是玄武門事變了。如果這次事件不是發生在他的身上,他可以說是一個完美皇帝。


武則天是個特例,甚至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特例。作為女人,在男人是世界裡瀟洒了一回,超越了當時的時代認知,所以後來形容她的行為是「牝雞司晨」。


而唐玄宗呢?最出彩的地方就是楊貴妃和「安史之亂」了,從此大唐從頂峰急劇滑入谷底。



02


當然,中國的皇帝如果都是民間那樣的傳說,中國的歷史也不會一直延續5000年而不斷。其實,對於每一個當政者來說,心裡都是有天下,都是有百姓的。只是老百姓在他們心目中所佔分量的比重不同罷了。


公正的說,唐玄宗前期的執政還是很有成就、很有作為的。他的心中裝著天下,也想著百姓。有一個數據可以充分說明這一點。



唐太宗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全國總人口只有三百六十萬戶,到了唐玄宗天寶(742-755)年間, 唐朝全國實際人口超過一千四百萬戶,實際人口超過7000萬。不到百年時間,人口戶數增長了三倍多。其中,唐玄宗統治的開元年間人口增長速度最快。


在生產力非常落後的農業社會,人口的增長,就意味著生產力的提升。從這些數據就能充分說明在唐玄宗統治的開元年間的確是真正的盛世。


03


唐玄宗統治前期是因為和平安寧、風調雨順才使得人口增長的嗎?也未必。其實也遭遇過災難。


人們一說到災難,就用「天災人禍」來形容。拋開人禍,就說天災,那年代,對老百姓危害最大的就是水災、旱災和蝗災了。



過去對付這些天災的辦法,除了禳災,沒有別的辦法。老百姓只有在祈天禱告中看運氣了。的確,在生產力低下的古代,人們只能靠天吃飯,要讓他們認識自然,改造自然,這個要求或許有些高。


但事物也不是絕對的,對於水災和旱災,人們的確有些力不從心,但對付一個小小的蟲子,也膜頂崇拜的任其肆虐,的確有些說不過去。所以,在唐玄宗時代,這種情況就改變了。



04


公元716年,山東地區發生蝗災。官府及百姓對此束手無策,唯有設祭膜拜,卻不敢捕殺這些俗稱「吃不夠」的蝗蟲。

當時的宰相姚崇看到此種情況,便上奏道:「《詩經》道:『秉彼蟊賊,付畀炎火。』漢光武帝也曾下詔道:『勉順時政,勸督農桑。去彼螟蜮,以及蟊賊。』都說明可以消滅蝗蟲。蝗蟲怕人,容易驅除。田地都有主人,讓他們救護自己的莊稼,一定會很賣力。夜間焚火,在旁挖坑,邊燒邊埋,蝗蟲才能滅盡。古代有除蝗而沒能滅盡的,只是因為沒有儘力。」



姚崇提出這個言論後,朝議鼎沸,反對者居多。這使得唐玄宗猶豫不定。


姚崇接著又進言道:「庸儒拘泥不化,不知變通。事物的發展常有違反經典而切合潮流的,也有違反潮流而合乎權宜的。古時曾有蝗災,只因不肯捕殺,以致發生饑荒,百姓相食。如今飛蝗遍地,反覆繁殖,河南河北家無宿糧,若無收穫則百姓流離,關乎國家安危。滅蝗即使不能盡滅,也比留下來形成災患為好!」


唐玄宗覺得是這麼一個道理,決心人力滅蝗。



05


唐玄宗雖被說服,但百官仍疑懼不安。黃門監盧懷慎道:「蝗蟲乃是天災,豈是人力所能除。況且殺蟲太多,有傷天和。」


姚崇道:「楚惠王吞蛭治好痼疾,孫叔敖斬蛇得到福報。如今蝗蟲成災,若任其肆虐,糧食將被食盡,到時百姓怎麼辦?滅蝗救人,如果天降災殃,有我姚崇承擔,絕不會推諉給您。」盧懷慎無言以對。


地方官員對滅蝗之舉仍有反對意見。汴州刺史倪若水進言道:「只有修德才能消除天災,前趙劉聰除蝗不成反而招致更大的危害,就是前車之鑒。」並拒絕御史的指揮,不肯滅蝗。


姚崇寫信責備道:「劉聰篡逆之君,德不勝妖,陛下聖明之主,妖不勝德。古時州有良守,蝗蟲不敢入境,如果說修德可以免除蝗災,發生蝗災就是無德造成的么?」倪若水遂不敢抗拒,他也不敢承擔失德的罪名呀。


在姚崇的堅持下,蝗災的危害被減小到最低限度,雖然後來連年蝗災,也沒造成大面積的饑荒。



06


俗話說,上有所好,下必效焉。這說明一個領導者的行為舉動,對下屬的行為有著很大的引領作用。


看到姚崇實施滅蝗計劃遇到這麼多的阻力,唐玄宗決定幫宰相一把。於是提出要親自去田裡察看情況。



到了田裡,發現蝗蟲果然遮天蔽日,而每當蝗蟲飛過後,田地里只剩下了光禿禿的麥乾子再那裡戳著。看到這樣的慘景,的確夠讓人扎心的。


唐玄宗越看越來氣,氣憤的說道:「果然叫『吃不夠』,蟲群飛過,竟致使莊稼顆粒不存。」

正說著,又一片蝗蟲飛來,唐玄宗隨手一抓,便逮到一隻蝗蟲。看著捏在手裡的蝗蟲,說了一句特別感人的話:「你食我百姓的糧食,就如同在吞噬我的五臟六腑。」


說完這話,把一隻蝗蟲扔進嘴裡,邊咀嚼邊惡狠狠地叨咕道:「 你吃我,我就吃你!」



身旁陪同的大臣們愣了,沒有反應過來,等反應過來時,蝗蟲已經真的變成口中餐。慌了神的大臣們連忙勸皇上吐出來,這玩意吃了容易生病,保重龍體要緊啊。


唐玄宗置之不理,表達了自己堅決治蝗的決心。



07


皇上都帶頭了,諸位大臣表現的機會也就來了,都跟著皇上學,開始吃蝗蟲。吃完以後,還砸吧砸吧嘴。


這一來,氣氛也活躍了,不知哪個大臣說了一句:「這東西其實也不算難吃,可惜沒有滋味,要是有點油鹽就好了。」


另外一個大臣說:「如果烤熟吃了,味道一定不亞於燒鵪鶉。」

唐玄宗一聽,也對。下令大力捕蟲,燒熟了吃。於是京城一時形成吃蝗蟲的風氣。



今天大家在餐桌上吃的炸蝗蟲,烤蝗蟲,是否就是由此而來的呢?關於這個疑問,只有交給感興趣的美食家去考證解答了。


參考資料:


《舊唐書》·後晉·劉昫等


《新唐書》宋·歐陽修


《資治通鑒》宋·司馬光

老衲侃春秋嚴正聲明:原創作品,禁止非法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衲侃春秋 的精彩文章:

此皇帝出生榮耀皇族,卻悲慘的終其一生,當真是窩囊透頂
帝國的命運將由誰來主宰?李世民又遇到李淵當年的難題

TAG:老衲侃春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