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預防秋燥 每日晚飯補半升水|附幾款潤肺湯方

預防秋燥 每日晚飯補半升水|附幾款潤肺湯方

預防秋燥 每日晚飯補半升水|附幾款潤肺湯方

點擊上方藍字,

關注廣州日報健康有約吧!

預防秋燥 每日晚飯補半升水|附幾款潤肺湯方

有約君說

立秋以後,炎熱的天氣逐漸過去,人們被高溫「焗」了一夏的身體終於可以涼快了。但是,秋季水分蒸發加快,人體變得乾燥,會在不同程度上感覺到口、鼻、皮膚等部位有乾燥感,甚至出現乾咳、咽喉腫痛、大便乾結等癥狀,連帶著人的情緒也變得煩躁不安。

中醫提醒,「一夏無病三分虛」,入秋後需要從飲食上積極預防「秋燥」。

秋季解「體渴」關鍵在潤燥

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中醫科主任吳艷華提醒,兒童、女性和老年人尤其需要警惕秋燥。

兒童臟器嬌弱,機體免疫力低下,呼吸道黏膜和皮膚纖薄脆弱,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引發過敏和氣管炎等疾病;

女性因為生理以及孕期等原因,易發生體內津液不足,陰陽失調,特別需要滋陰養顏、潤肺養氣;

老人機體處於衰退狀態,內臟器官機能也下降,對於外界氣溫變化反應緩慢,容易發生支氣管疾病。

「單純喝水的話,解得了口渴也解不了體渴。」吳艷華說,秋季解體渴的關鍵在「潤燥」,而按照中醫五行與五髒的對應,「潤燥」就要養肺潤肺。飲食方面有如下4點建議:

01

多喝水

秋季人體每日水的攝入量要比其他季節多500毫升以上,達到2000毫升,但是要注意少量多次。

02

不吃或少吃辛辣煎炸食品

以免刺激腸胃,如辣椒、花椒、生薑等。多食用清心潤燥食物,蜂蜜和蓮藕是首選——蜂蜜能補中潤燥、滋陰美容、降壓通便;蓮藕有清熱涼血、潤燥止渴、清心安神的功效。杏仁、銀耳、豆腐等都是秋季「潤燥」通便佳品。

03

多吃蔬果

多數水果和蔬菜生性寒涼,而且富含維生素、纖維素以及水分,有潤燥生津、清熱潤腸的作用。可多食梨、葡萄、蘋果、石榴等。

04

適當進補

秋季是很好的進補時機。可以經常吃些山藥、雞湯、羊肉、兔肉等來補腎強筋。

秋季「潤肺」靚湯精選

菜乾鴨腎蜜棗湯

用料:臘鴨腎4個,豬瘦肉100克,白菜乾250克,蜜棗5個。

製法:菜乾用清水浸軟,切段;臘鴨腎用溫水浸軟,切片;豬瘦肉洗凈。把全部用料放入鍋內,加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煲2~3小時,調味食用。

功用:清燥潤肺,止咳生津。適宜乾咳無痰、咽喉乾燥。

太子參百合瘦肉湯

用料:太子參100克,百合50克,羅漢果半個,豬瘦肉150克。

製法:瘦豬肉原塊洗凈。太子參、百合、羅漢果洗凈,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滾後,放入瘦肉,改文火煲1~2小時,調味食用。

功用:適宜氣虛肺燥、咳喘氣短、口乾渴飲、燥熱傷肺者飲用。

白茅根雪梨豬肺湯

用料:鮮白茅根200克,雪梨2個,豬肺1副,陳皮5克。

製法:豬肺洗凈切塊,放入開水中煮5分鐘,撈起沖洗乾淨;雪梨切塊,去心和核;白茅根切段。陳皮用水浸軟,與豬肺、雪梨、白茅根一齊煲,用文火煲2小時即可。

功用:適宜肝炎、肝硬化及肺炎患者飲用。

蓮藕排骨湯

用料:蓮藕500克,豬排骨500克,黃酒、生薑、蔥、鹽少許。

製法:豬排骨切段,在沸水中煮2分鐘左右,棄水;將藕洗凈切片,與排骨同置1500毫升溫水之中,加黃酒、姜、蔥少許,水沸後文火燉90分鐘左右,加少許鹽,即可食用。

功用:補脾益肺。適宜任何體質服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州日報健康有約 的精彩文章:

真菌最活躍的季節到了|夏季足浴 小心傳染足癬
夏天睏乏、心神不寧?省名中醫支招六大錦囊打通精氣神

TAG:廣州日報健康有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