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亞馬遜市值破萬億美元,市值相當於兩個阿里巴巴!

亞馬遜市值破萬億美元,市值相當於兩個阿里巴巴!

法律顧問:趙建英律師

來源:行業報告研究院

重磅!亞馬遜股價突破1萬億美元,成為繼蘋果後第二家市值上萬億的美國上市公司。

在突破1萬億美元市值以後,亞馬遜的增長還遠未終結,事實上,這家電商巨頭對外展現的,是仍有無限可能性的未來。

如今已經很難讓人記起,亞馬遜起步於圖書的在線銷售。對於現在的這家電商巨頭說,幾乎沒有業務的邊界,在許多領域,亞馬遜已經無人能敵。隨著市值的不斷攀升,其創始人傑夫 貝索斯也順理成章地登上全球富豪榜榜首。

美國時間9月4日早盤,亞馬遜股價開盤後上漲突破每股2050.27美元,成功站上1萬億美元市值。

但亞馬遜沒在萬億市值的高位停留較長時間,股價隨即又退回至2050美元內。最後亞馬遜收盤於2039.51美元,漲幅1.33%。

蘋果周二也突破歷史收盤記錄——228.36美元每股支撐起1.1萬億美元市值,其餘萬億美元市值的角逐者微軟和谷歌,市值分別為8566億美元、8327億美元。

亞馬遜漲勢迅猛,僅8月市值就增加了1100多億美元。市場對亞馬遜也是諸多看漲和建議「買入」,對於亞馬遜未來,FactSet調查的47位分析師,31位給亞馬遜12個月平均目標價為2142.64美元,對應1.05萬億美元市值,目前股價距此仍有4.8%漲幅空間。

而支撐起亞馬遜高市值的並非它主營的電商業務,現在外界看漲它的點主要是廣告、雲計算等高利潤業務展現的美好前景。

市場普遍看好亞馬遜廣告業務的崛起。

儘管歸屬財報中「其他業務」項里的廣告營收並沒佔據超百億總營收的可觀份額,但其增速迅猛。繼Q1季度139%的增幅後,Q2亞馬遜廣告增速再度破三位數,由去年同期9.45億美元,增長129%至21.94億美元。作為對比,2017年亞馬遜廣告營收為46.53億美元,2016年這一數字僅有29.5億美元。

亞馬遜的在線零售市場、媒體業務、Prime付費會員等已能吸引廣告主目光,加上亞馬遜智能助手Alexa、智能音箱Echo的起勢,它們或能承擔起語音交互時代搜索入口的重責。亞馬遜在廣告領域成為下一個谷歌也並非沒可能。

事實上,廣告界二巨頭——谷歌和Facebook的數字廣告市場已逐漸遭以亞馬遜為主要角逐者的蠶食。eMarketer報告顯示,Google和Facebook今年在美國市場的數字廣告預算份額,將從2017年的58.5%降至56.8%。與之對應的是亞馬遜到2018年底,將佔據2.7%美國數字廣告份額,這一數字兩年後將翻番。許多分析師因亞馬遜廣告業務增勢,調高目標股價,並認為廣告將推動亞馬遜市值破萬億美元。

為亞馬遜貢獻主要利潤的AWS雲計算,儘管增速未及亞馬遜廣告業務,但目前亞馬遜在巨頭們的激烈競爭中穩居第一,且保持較高增幅。最新一季財報顯示,延續Q1季度49%的增勢,Q2季度AWS同比增速依舊達到了49%,已連續3個季度增長,而就在去年AWS曾度過連續8個月增速放緩期。Q2期間,AWS營收為61.05億美元,而市場的二、三名微軟和谷歌尚未達到公布雲業務數據的門檻。

如今已經很難讓人記起,亞馬遜起步於圖書的在線銷售。對於現在的這家電商巨頭說,幾乎沒有業務的邊界,在許多領域,亞馬遜已經無人能敵。隨著市值的不斷攀升,其創始人傑夫·貝索斯也順理成章地登上全球富豪榜榜首。

今年以來,亞馬遜股價累計上漲超過50%,過去5年,亞馬遜股價更是翻了6倍。近年來,亞馬遜股價呈加速度上升態勢,市值從6000億美元突破如今的1萬億美元,僅僅用去了165個交易日。

有分析師認為,亞馬遜破萬億規模的發展規劃是建立在其20年前,上市之初就做出的亞馬遜特有的三重效應模式基礎上的。

「翻看1997年『亞馬遜致股東的信』就能看出,亞馬遜在後邊連續20年的發展策略從未改變過。」分析師表示,早在20年前亞馬遜的策略布局,就預示著現今要做到萬億美金市值,「看似複雜的巨頭企業,它的策略卻非常簡單。」分析師將其策略稱之為「亞馬遜飛輪」。

從亞馬遜1997年公布的公開信中獲悉, 亞馬遜強調發展的基礎是:顧客至上,要為客戶提供極具吸引力的價值;二是努力擴展業務基礎架構,以增加的流量、銷售和服務水平,「換句話說,就是關注自身的長期價值」;第三便是團隊建設。

在分析師看來,華爾街的態度並不會左右亞馬遜的發展,當其投入到業務模式提升、架構建設、服務體驗升級等方面,不僅增加自身價值,同時也吸引客戶更信任亞馬遜。他強調,即便亞馬遜因投入過多出現業績虧損,但並不影響市場對其發展予以期待,「華爾街對亞馬遜的成長發展是看好的。」

「從網上書店起家,到擴充為網上萬貨店,成為美國最大的B2C企業,這個過程衍生出了一個亞馬遜的會員模式——Prime。」分析師指出,這也是亞馬遜加速成長的一個關鍵因素。

據分析師深入分析,亞馬遜通過將可變成本固定成本化。「用戶會因亞馬遜提供的物流服務,視頻影音閱讀等一系列產品服務等加入到亞馬遜的會員體系中來。」會員規模不斷增加,成本投入就會減少,加之其發展後期有增加第三方賣家,使得供應商體系進一步豐富,使用戶選擇也更為充沛。

「如此產生了極強的雙邊網路效應。」分析師強調,亞馬遜從三千多億美元迅速增長,成為萬億美元規模巨頭,除上述原因,還得益它延伸出了全球最具競爭實力的雲計算,不僅服務優化本體,還能進一步向外進行技術輸出,技術賦能其他企業,更大範圍擴充亞馬遜的規模效應。

如今亞馬遜的市值已經達到1萬億美元,但分析師認為亞馬遜的目標遠不止如此,從其飛輪效應來看,電商業務佔據主導,但其不斷創新推出的雲服務、人工智慧、智慧新零售、智慧醫療等服務,陳杭認為,這將有效推動亞馬遜穩穩佔據全球科技飛輪巨頭的第一梯隊,同時亞馬遜也會繼續通過實踐驗證自身模式的成功。

有分析師認為,儘管亞馬遜輸掉了率先突破1萬億美元市值的競賽,但衝擊2萬億美元市值的贏家很大可能會是亞馬遜。摩根士丹利預測從目前至2025年,亞馬遜平均年化增長率約為20%。

End

來源:行業報告研究院

評論處大家可以補充文章解釋不對或欠缺的部分,這樣下一個看到的人會學到更多,你知道的正是大家需要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直觀學機械 的精彩文章:

一波誤操作事故動圖,看的心驚膽戰
別問我車間熱不熱,看完這張圖就知道了!

TAG:直觀學機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