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敦倫盡分 身體力行

敦倫盡分 身體力行

為人須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婦順,主仁,仆忠,恪盡己分。

——印光大師

這裡談談敦倫盡分的問題。盡分就是每個人在家庭和社會當中都有一定的角色,每一個角色都有相應的道德義務。

名分,名就是你有一個社會角色的名,就會有跟這個角色相應的那種道德義務,就叫分。

父慈,做父親的要仁慈。一般父母都對子女有自然天性的仁慈,如果對子女都不仁慈,那作為父母的「分」就沒有盡到。

作為子女,要孝順父母,孝是子女的分;兄要友愛弟弟,弟弟要恭敬兄長,這是兄弟關係的名分;做丈夫的要有責任感,做妻子的要柔順,這是夫妻之間的名分;而在社會上,有主有僕,主人要仁愛部下,僕人要忠心耿耿。

這些是講五倫關係,五倫關係有三倫關係都在家庭,包括父子、兄弟、夫婦。進而拓展到社會上的朋友、君臣。

五倫關係都各盡道德義務,這個家庭和社會才能和睦,才會國泰民安。如果五倫關係都沒有了,就是倫常紊亂,甚至倫常都沒有了,那「人之邦國」就成為動物園了。

這裡特別談一下「忠」,其實,做僕人的能不能做到忠,做領導的能不能做到仁,這兩者都是相互感應的。

比如傳統社會中主人對僕人都是很關愛的,一輩子都關心他,而僕人是忠心耿耿,以主人的事情為自己的事情,鞠躬盡瘁。

而且看這個「忠」字,上面是中,下面是個心,「忠」是要用真心去做的,不是作秀的。

在現代社會,「忠」受到了很大的挑戰,比如貪官污吏,實際上他們就是對國家不忠。國家給他的待遇很高,然而他還是用權力來牟取自己的私利;一個公司里如果老闆看好一個人,給他信任,然而他拿著信任來搞潛規則,牟取自己的私利,甚至把公司老闆的錢都捲走。

這些都是說明我們現在社會上的人沒有「忠」,沒有「忠」是很麻煩的。

所以我們傳統社會的敦倫盡分,一定要大講特講。這些規範看似簡單,做起來是要身體力行的,這要有相當的心性和涵養的功夫;要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才能夠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知道自己的界限是什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安法師講凈土 的精彩文章:

我可以禪凈雙修嗎?
為何念佛人多是老人

TAG:大安法師講凈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