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可遇而不可求!看看這些中國戲曲界的黃金搭檔……

可遇而不可求!看看這些中國戲曲界的黃金搭檔……

趙媛媛 董家林

十三年後再續前緣

2005年,黃梅戲名家趙媛媛和董家林最後一次出演《孔雀東南飛》正是在武漢,後因院團合併,趙媛媛從事行政工作,然後調到戲校,這齣戲一放便是13年

2012年,趙媛媛從戲校調到安徽省黃梅戲劇院,與老搭檔董家林分隔兩地,合作重排的機會更加渺茫。這次接到《戲碼頭》的邀請,兩人既興奮又緊張,重新拾起13年前的回憶。他們反覆翻看當年的錄像,聆聽錄音,但還是很擔心。不過站在《戲碼頭》的舞台上,他們很快找回當年的默契

《孔雀東南飛》凝結了眾多名家智慧,編劇是羅懷臻和王長安,導演是國家話劇院的查明哲,他們合力創造了一種全新的戲曲表演形式,成就了一部黃梅戲經典。這齣戲是為趙媛媛和董家林量身打造的。

趙媛媛感謝白燕升給了她重溫這齣戲的機會,時隔13年,還是在武漢,她有種落淚的衝動。

有了《戲碼頭》的呼喚,相信趙媛媛和董家林能夠實現重排《孔雀東南飛》的願望。「蒲葦韌無絲,磐石無轉移」,《孔雀東南飛》里的這句唱詞,正是趙媛媛和董家林對黃梅戲堅韌執著的態度,這份痴情讓他們的藝術生涯光彩奪目

錢惠麗 王志萍

惺惺相惜三十載

錢惠麗與王志萍演繹的《梁祝 · 樓台會》是當代越劇舞台最高水準。

1983年,錢惠麗與王志萍一個在諸暨越劇團,一個在舟山越劇團,卻被杭州一家出版社的伯樂看中,一起錄了《紅樓夢》卡帶。兩人一見如故,惺惺相惜,相約一起合作。緣分到來,1986年通過人才引進,兩人雙雙被調入大上海,在上海越劇院紅樓團,同吃同住同演出,結下了深厚的姐妹情誼

說起越劇《梁祝》,大家可能更熟悉范瑞娟、傅全香的版本,以及袁雪芬拍攝的越劇電影。但其實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徐玉蘭、王文娟就將徐王派《梁祝》帶到了抗美援朝的戰場上。

錢惠麗、王志萍正是徐玉蘭、王文娟的高徒,如今能再現徐王版《梁祝》神彩,也是《戲碼頭》節目帶給票友的福利。三年前,欣逢王文娟老師九十華誕,在《千里共嬋娟》王派藝術專場上,錢惠麗、王志萍整理並演出了《樓台會》,大獲好評。之後,錢惠麗、王志萍邊演邊教,又將該劇傳承給了優秀青年越劇演員楊婷娜、李旭丹,使之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王志萍回想當年在兩位大師身邊耳濡目染,學習傳承,她十分感恩。今天,她們用實際行動,為越劇的傳承做貢獻。

1983年,錢惠麗拜徐玉蘭為師時,徐玉蘭告訴她兩句話:你要站在台中間,你就要懂得為大家說話;想要好好演戲,先要好好做人。這是老藝術家的藝術智慧與人生守則,此次,錢惠麗借《戲碼頭》的舞台向恩師在天之靈道一聲:謝謝!

于魁智 李勝素

黃金搭檔二十年

上世紀80年代初,于魁智就經常來武漢演出,對京劇老生而言,來武漢拜碼頭有一種特殊的意義,他說:「譚鑫培先生是武漢江夏人,他開創的譚派藝術,對京劇老生行當影響特別深,所以說,來《戲碼頭》,就是尋根問祖。」

于魁智對戲碼頭最初的印象還是上學時老師的講解,「那時老師就說,要想成角兒,就得到京津滬漢錘鍊,只有在武漢站住腳,得到觀眾認可,你才有可能成角兒」。

第一次來武漢的情景,于魁智記憶猶新,那是剛畢業不久,隨著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李世濟演出:「我記得特別清楚,剛好是冬天,武漢沒有暖氣,李老師接受採訪時披了一塊毯子,腳跟前還放了一盆炭火」。

與陰冷的天氣形成強烈對比的是武漢人對京劇的痴愛,「每一場都火爆,不僅要加唱,演出完,觀眾們在劇場門口自拉自唱,今晚演《鎖麟囊》,他們就唱《鎖麟囊》,演《紅鬃烈馬》就唱《紅鬃烈馬》,真正是愛到骨子裡了」。

和于魁智合作了20年的黃金搭檔李勝素,與武漢也有著不解之緣。藝校沒畢業,她就到武漢黃鶴樓取景拍電視劇,飾演一名俠盜!

因為有京劇基本功,人長得又十分漂亮,李勝素當年拍了好幾部家喻戶曉的影視劇。在《俠女除暴》中飾演十三妹,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袁世海在劇中飾演的是她師父鄧九公

李勝素在舞台上感嘆:「袁老師那時還說,要和我演一出《霸王別姬》呢,遺憾的是最後並沒有實現。但是,我和袁派傳人楊赤演了這一出,也算是告慰前輩在天之靈吧」。

正所謂:戲如人生,人生如戲。戲曲舞台上的痴戀執著,名角搭檔間的密切合作,都傳為佳話,而有些東西,卻可遇不可求,我們只需要一直向前……

特別鳴謝:公眾號ID 燕升戲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揭秘 的精彩文章:

滇緬公路為什麼是一條中國人民抗戰的生命線?
宋慶齡當年為何說:寧可看到妹妹死,也不願她嫁給蔣介石?

TAG:大揭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