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為雍正帝殫精竭力出謀劃策,最終卻難逃一死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為雍正帝殫精竭力出謀劃策,最終卻難逃一死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有一個關鍵性的虛構人物,他是四阿哥胤禛的智囊和主要謀士,幫助他策劃奪嫡之爭並最終登上大位。他本是浙江紹興人,腿有殘疾,好讀書而屢試不中,因家貧,只得以游幕為生,寓居河南開封,做了紹興師爺,他就是鄔思道。這個故事中提到官員拿錢聘請「師爺」的正式稱呼是「幕友」,或者叫「幕賓」、「幕客」、「幕僚」。在清朝各種大大小小的政府衙門裡,都有幕友參與政務,幫助官員處理各項公務,大到巡撫、總督,小到各地縣衙,都清有師爺,從業人員有數萬人之眾。後來在機遇巧合之下,鄔思道被時為皇四子的胤禛看重,並請入府中成為了主要謀士,為他策劃奪得皇位的大業。然而在大功告成之時,即位的雍正帝因為鄔思道知道的機密太多而又想將其除掉,最終鄔思道靠著自己的機智,選擇中隱隱於市,時刻讓雍正帝知道自己的行蹤,每日飲酒作樂、遊覽山川,得以終年。但這個虛構的人物也是有歷史原型的,此人就是雍正帝即位之前的心腹,戴鐸。

戴鐸早在胤禛為雍親王時就做了他的家臣,胤禛能在康熙末年的奪嫡之中立於不敗之地,離不開這個人的出謀劃策。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九月,被複立三年的皇太子胤礽再次被廢黜,從此廢太子一直被圈禁到死,嫡位的空虛再次引發諸皇子阿哥之間的明爭暗鬥。在這樣的形勢之下,為了助自己的主子能夠早日奪得大位,戴鐸進言道:「當次君臣利害之關,終身榮辱之際,奴才雖一言而死,可少報知遇於萬一也。」並洋洋洒洒寫下千言,替胤禛分析當前形勢和需要如何謀劃,胤禛對其書信只推說:「語言雖則金石,與我分中無用。我若有此心,斷不如此行履也。況亦大苦之事,避之不能,尚有希圖之舉乎?(明顯的說謊)。

戴鐸給了胤禛一個爭奪帝位的16字真言,即對父皇和兄弟們:孝以事之(康熙),誠以格之(恪盡本分,收斂鋒芒),和以結之,忍以容之(對兄弟)。事實證明,在這樣的戰略指導之下,胤禛最終取得了這場奪嫡之爭的勝利。戴鐸先後十次上書給胤禛提出建議,其中即有上面所說的十六字真言,也有一些不切實際之提議,比如康熙五十六年,戴鐸曾建議到,胤禛要想成就當皇帝的大業,必須找一處練兵屯糧之所,並自陳願意去台灣,替胤禛屯聚訓練,也可為將來之退計。對於這個建議,胤禛胤禛又將其駁斥一通並嗤之以鼻。說:「我以國士待你,此舉比罵我還厲害。你若如此存心,不是非災,必遭天譴。我勸你好好做你的道罷。」孰不知他早已經有了安排,他的心腹大將年羹堯(時任川陝總督,後接任撫遠大將軍)正在西北統率大軍,伺機而動。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冬,康熙帝駕崩於暢春園,四阿哥胤禛終於如願以償,登上了皇帝的寶座,並改元雍正。對於那些幫自己奪得大位的兄弟和心腹大臣,雍正帝都大加封賞,加官晉爵以示恩寵,而對於戴鐸,雍正帝先將他由福州知府升任四川布政使,明面上看是官升幾級,實際上是要在西北的年羹堯將他嚴加監視,知道這麼多秘事的戴鐸當然是留不得的。雍正五年,戴鐸被雍正帝以朋黨罪名處死,這位曾經努力鑽營、處心積慮的為主子謀劃大業的奴才不知道有沒有想到另外一句話:「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人物誌 的精彩文章:

你所不知道的辮帥張勳——復辟失敗後成為富豪,矢志不渝效忠溥儀
明朝最後的國丈——出賣外孫以投靠李自成,不堪拷打交出全部家產

TAG:歷史人物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