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人生如詩,語文老師講的三首詩三重境界,歷經滄桑的你領悟了嗎?

人生如詩,語文老師講的三首詩三重境界,歷經滄桑的你領悟了嗎?

轉眼間,自高考語文一別,小解已然離開語文課堂十年有餘,此後再無一日之計的清晨時分吟誦詩書氣華,也再無整個教室一同搖著頭晃著腦齊聲之乎者也,然而那些蘊含著人生道理的詩詞名句尚未被理解,我們就已經踏進了人生里。

詩如人生,人生如詩,這話不止於浪漫主義的現實存在意義,更道出了古詩的包容和偉大。濃縮的都是精華,詩詞尤甚,學生時代你一定也從其中獲得過鼓勵與慰藉。雖然過去了這麼多年,可小解依然銘記著語文老師曾講的一席關於詩詞的人生畫卷,相信很多人都聽老師講過,算是對我們的入世諫言吧。

當然,那時的我只抱怨於「默讀並背誦全文」的苦悶,是讀不懂這三層境界的,隨著年齡與閱歷的增長,對它們便有了新的理解。人生三境界,最早由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提出,共分為立、守、得三層高度,每一層都對應著一首名詩詞。

第一層:立而迷茫

晏殊《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詞人一夜無眠,滿屏儘是的孤獨。它之所以是人生第一層境界,是因為這一階段雖然空虛迷惘,不知前路幾何,可即使在這樣惡劣的境遇下,詞人依然能登高望遠,將遮蓋眼前的迷霧撥開,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地方。這說明一個人若想成功,首先要確立目標。

第二層:守而堅韌

柳永《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這一句是後世文藝青年所爭相追捧的至理名句,原意為借春愁言相思,即使是人日漸消瘦乃至瘦骨伶仃,衣服都變得不合體,也甘願為伊人頹變憔悴。對應到人生境界,那這句詩的含義便成了為了理想和信念,即使被生活的稜角傷得遍體鱗傷,即使被慾望的惡魔餓得人比黃花瘦,也要堅持!

第三層:得而無喜

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夜晚萬家燈火通明,眾人皆引吭高歌、興不可言,而只有她獨自一人不受外界干擾,隱隱在燈火闌珊深處。眾人越是狂歡,越能顯示出她的清高,場面越是歡騰,越能顯示出她的境界。對應到人生上,你為了理想經受了很多挫折和磨難,已經變得足夠強大,所以別人所不關注的細節你也能細緻入微地覆蓋到位,而成功的果實自然會落到你手裡。

不知這三重人生境界,歷經滄桑的你,現在領悟了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憂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三國最大混子,卻自稱漢室宗親,當時的人都不信,後人卻都信了!
明朝最上進奶媽:比皇帝大17歲,把皇帝餵養大後,她做了皇帝的女人

TAG:解憂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