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只要不抱希望,人生就不會再有失望了」 | 9種無望感,哪種限制了你?

「只要不抱希望,人生就不會再有失望了」 | 9種無望感,哪種限制了你?




原著 / Anthony Scioli、Henry Biller


KY作者/夏超


編輯/KY主創們




「雖然還年輕,明明自己的人生都還沒有展開,但總覺得未來的生活已經沒有希望了呢。」

這是後台一位23歲的粉絲給我們留的言。




經常在後台見到這樣一些,明明在別人看來還充滿了可能性和希望,自己卻總是覺得無望、低落的朋友。看到的時候,總覺得有點心疼。這些身處在煎熬中的靈魂,找不到能夠寄託自身存在感的所在。




今天我們來導讀

Anthony Scioli

Henry Biller

合寫的一本書《在焦慮時代的希望感

(Hope in the Age of Anxiety)

》。










在作者看來,「希望感」由三個要素組成。

只有生活中擁有這三種感受的人,才能持續感受到「生活充滿希望」:




a.依戀感

(Attachment)

:它指的是能夠持續地信任他人,願意和他人建立連接、互相支持,在生活中有親密和愛的感覺。




b.掌控

(Mastery)

:感到自己是強大的,對完成目標充滿信心、同時擁有實際可行的方法;




c.倖存

(Survival)

:有倖存感的人,不會讓自己長期困在糟糕的情境里,總有辦法逃脫困境。而且,即便經歷負面事件,他們也能在一時的痛苦之後,仍然堅持積極的想法和感受。




如果一個人常常感到「無望」,一定是這3者中的某種感覺有所缺失、或徹底瓦解了。

Anthony Scioli

Henry Biller

將「無望感」進行了精細地劃分,提出人們模糊感受到的「一切沒有希望」的感覺,其實有9個不同的類型。










1. 異化感

(Alienation)




Alien是「外部的」、「外星人」的意思。異化感指的是,在人群中沒有歸屬,總是覺得自己和大多數人格格不入,以至於遇到不開心的時候,就會感到「孤立無援」。




異化感的根源,是生活中完全沒有依戀感的存在。缺乏依戀,是一種深入骨髓的孤獨。沒有人愛自己,關心自己。

異化感重的人,只能懷疑自己是不是「哪裡出了問題」,以至於跟大家不一樣,不值得被愛,不被人渴望。他們渴望人群,但是又恐懼人群。因為他們並不確定要如何表現,才會被人群接納。




他們習慣猜測別人的心思,害怕自己受到傷害。被異化的人慢慢地,也變得很難對他人和環境產生信任,覺得外部世界充滿危險。




2. 被拋棄感

(Forsakenness)




如果生活中缺乏依戀,而我們剛好又深陷困境。被拋棄感就會困擾我們。我們覺得自己被所有人拋棄了,隻身一人面對艱難的人生。



有些人與父母的關係非常差,很少互動,缺乏溫情,又在城市中過著其實很艱苦的生活,身邊還缺少朋友,他們就會感到「被拋棄了」的無望感——

儘管他們可能沒有意識到,這種被拋棄的處境正是他們自己選擇的,他們沒有給任何人幫助自己的機會。




3. 平庸感

(Uninspired)




如果生活中缺乏依戀感,同時又經常感到自己無法掌控自己的環境——比如工作並不十分出色,想要達到的成就並無法實現等等。此時人們會被「我太平庸」的無望感困擾。




有意思的是,即便是那些其實對生活很有掌控力的個體,如果沒有依戀的對象,用肯定的眼光注視他們,他們仍可能產生「我太平庸所以不足夠吸引到他人的愛」的想法。而相反,那些實際上也許天資並不過人,身邊卻充滿了賞識和肯定的人,能夠始終感受到「我還有可能」的信心和希望感。











如果沒有對自身和生活的「掌控感」,我們可能陷入以下三種情況:




1.無力感

(Powerlessness)




如果總是在挑戰能力不可及的任務,我們會越來越喪失掌控感。當掌控要素完全瓦解,深深的無力會完全限制住我們的人生。認為自己沒能力去追求,無法成為生活的主宰,只能被動接受他人或環境的影響。




無力感在當前的年輕人中非常普遍。過去,人們對成年後的生活有一套較為流行的標準,比如一份穩定的工作、有車有房、結婚生子,而現在達成這套標準越來越困難。




當成年生活的標準越來越難以接近,有一些人在潛意識中就拒絕長大,不願面對被規定的責任和義務。他們比較認同孩子這一形象,是因為小孩子在能力上的欠缺通常可被原諒。

自稱為寶寶,是他們對無力感的一種虛弱的抵抗。




2. 壓迫感

(Oppression)




對自己的生活缺乏足夠的掌控,自己的人生選擇經常被他人主宰——比如過於愛掌控的父母、伴侶等——我們就會感到一種被壓迫感。




雖然壓迫感和平庸感都是由於缺少掌控和依戀要素造成的,但兩者存在細微的差別。在壓迫感中,他們有一個「責怪」的對象,懷著對對方的不滿;而

在平庸感中,人們甚至比在被壓迫感中更虛弱,他們覺得一切的根源只在自身。




3. 有限感

(Limitedness)




有限制感,是一種更加普遍的感受。當

社交網路不斷造就一個個「完美無缺」的人生範本,我們都會感到自己的人生是有缺陷的,這些缺陷限制了我們對更好生活的嚮往。




比如貧窮、不夠年輕美麗、不夠出身名門,這些缺陷讓他們覺得自己資源不足,無法追求夢想。越覺得這些東西重要、對成功來說不可或缺,人們的有限感就會越強烈。











要做一個充滿希望感的人,必然需要有走出困境的經歷和體驗。如果缺乏了這種「倖存過」的感受,人可能陷入以下三種無望感:




1. 宿命感

(Doom)




宿命感,經常被人談論起。王菲的歌詞也因此口口相傳:「害怕悲劇重演,我的命中命中,越美麗的東西我越不可碰」。但宿命感實際上是無望感的一種——是一種消極的人生體驗。認為自己的生命不會再有「令人驚喜的變化」。




2. 囚禁感

(Captivity)




如果人們不但覺得惡劣的處境難以改變,且身邊也缺乏依戀,人會感到一種囚禁感。

一種是來自他者的囚禁

(other-imprisonment)

,主要是指來自另一個人或集體的壓迫,比如在婚姻中,一方受到另一方的冷暴力或虐待。




另一種是自我囚禁

(self-imprisonment)

,比如有些人無法離開一段糟糕的關係,並不是因為另一方限制了自己的身體或思想的自由,而是他們的自我感不願捨棄這段關係,這有可能是由於低自尊,他們覺得自己不配擁有更好的關係,還可能是來自他們潛意識中的強迫性重複,有一種想回到最開始的渴望,希望自己能變被動為主動,掌控曾經的自己無法控制的東西。




而他們實際上畫地為牢、被困在了原地。




3. 無助感

(Helplessness)




無助的人不相信他們能夠安全在世界上生活下去,覺得自身暴露在各種威脅之中,而自己又是脆弱的,缺少足夠的能力掌控局面、應對危險。




這種無助感可能會伴隨一種典型特徵,即害怕完成某些看似最基本的小事,比如有些人不敢開門,或者不敢跟陌生人說話。




在這九種無望感之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

「依戀」、「掌控」、「倖存」三種要素全部缺失

Anthony Scioli

Henry Biller

沒有對這種狀態進行明確的命名,但他們指出這種狀態與抑鬱和自殺有緊密的聯繫。




無望感,一方面會導致無力、意志消沉。另一方面,也可能帶來強烈的攻擊性,這被稱為「無望者的暴怒」

(hopeless rage)

。這些人,就有可能做出在大街上傷害許多陌生人的舉動。




被拋棄感、壓迫感和囚禁感的個體,更容易產生暴怒。因為他們相信,自己的痛苦是由於有些人忽視、阻礙了他們的需求滿足,所以他們想用極端的方式去對抗或報復。




我們曾經在「情緒粒度」一文(

點此查看

)中提到過:

「不被情緒控制,要從捕捉它們開始」




Barrett(2016)的研究發現,

當情緒發生時,你需要知道自己經歷了什麼,才能把握好自己可能出現的生理、行為反應,也才能有的放矢地去應對每一種具體的情緒。


 


神經科學研究證明,我們的大腦是不斷根據過去的經驗,來決定如何對之後受到的刺激做出反應的。比如,一個看到蜘蛛就害怕的人,Ta的大腦可能會在蜘蛛或者僅僅是這兩個字出現時,就會升高血壓、釋放皮質醇。


 


如果你對情緒的感覺只是籠統、含糊的,比如「我真的感覺很糟糕」、那麼,每一次感覺「不好」的時候,你都會產生一樣的、負面的身心反應,但它只是一種

重複的消耗

,因為你始終不知道,自己每次具體需要應對的是什麼,也不知道如何解決。




要想更好地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緒,而不是被情緒反控制,我們需要進行更多的學習,從而才能在每一種情緒出現的時候抓住它們,說出它們的名字,而不是任其發展和蔓延。如此,情緒才會被我們化敵為友。




我們今天給大家介紹這9種無望感,就是為了提高大家準確識別它們的能力。你的無望感,是由於缺乏了哪個希望因素(依戀、掌控、或倖存)產生的?理解之後,你就可以有的放矢、有針對性地提升你的生活中缺乏的部分。

這將是你長期擁有希望感的第一步。




Anthony Scioli和Henry Biller

認為,

CBT(認知行為療法)中「檢驗和改變錯誤認知」的手段,是應對無望感比較有效的方法。




比如,陷入異化感的人可能會猜疑別人的心思,覺得他人不會真誠友好地對待自己,人際關係只是基於某種利益交換。這時,我們可以對自己的家庭關係或朋友關係進行檢驗假設,舉出支持的證據和反對的證據。




再比如,陷入宿命感的人,可以羅列「自己的命運在不斷重複」的證據,但也通過和朋友家人討論、或者自我反思的方式,寫下「命運有所不同」的時刻。這有助於我們看到生活真正的情況:

絕大多數時候,它都沒有你理想中那麼好,但也沒有你感覺中那麼壞。




還有很多人,是自己依賴無望感的存在——

因為只要保持著完全的無望,人生就可以變得毫不費力了。只有懷有希望的人才會努力掙扎,絕望的人是不需要努力的。甚至,當這種悲劇性的人生,變成了一種「被選中」的命運,自己渺小平凡的一生,也就彷彿有了「特別」的光彩。




不要用「活成悲劇」的方式滿足自戀,有更多更好的方法,值得你去嘗試。




以上。










Reference:


Scioli, A., & Biller, H. B. (2009). Hope in the Age of Anxiety. Oxford.





??

點擊圖片直達KY精品課堂

??






魏瓔珞總是能勝出,是因為她足夠複雜
男人為什麼會抑鬱?|也談:男性的重擔

TAG:KnowYoursel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