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研究說:抑鬱的人,比一般人更能看清現實 |但快樂需要一些自我欺騙

研究說:抑鬱的人,比一般人更能看清現實 |但快樂需要一些自我欺騙




KY作者/咯咯

編輯/KY主創們




不知道大家身邊有沒有這樣一類人:他們自我感覺十分良好,非常懂得欣賞自己。在剛開始接觸的時候,你甚至覺得他們有一點「自戀」。不過這種自戀又沒到太誇張、討人厭的程度。

但時間久了,你發現他們看到的自己似乎真的就是自己眼中的那麼好,而且他們似乎也因此過得挺快樂。再後來,你也被他們這種「迷之自信」影響了,覺得這個人貌似真的挺不錯的。



看到這裡你會不會想問:這不是自我欺騙嗎?這樣真的會讓自己開心嗎?




我們在討論自我認知時,總是鼓勵大家認識「真實的自己」,但如果你眼中的自己戴著一層粉紅色的濾鏡,這樣的「自我欺騙」好不好?




今天我們來聊聊:如何給自己加濾鏡(不是通過美顏相機噢)。









心理學家

Roy Baumeister和Brad Bushman

在談論自我概念

(Self-knowledge aka. Self-concept)

時,提到了三個維度:





  • 自我覺察

    (self-awareness)

    點此查看

    )- 我們對自我的認識,即「我是一個怎樣的人」。自我覺察通常可以分為內部與外部兩種——我們自己對自己的認識,以及對通過外界評價來了解自己。



  • 自尊

    (self-esteem)

    - 我們對自我的評價整體上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總得來說,我們的自尊水平是由四個方面決定的:他人給我們的反應;我們對比自己和他人的方式;我們的社會角色;對自我身份的認同。



  • 自我欺騙

    (self-deception)

    - 自我概念中那些偏離了現實的部分。我們的自我概念往往是比客觀事實更加積極的,而主觀的自我概念與客觀自我之間的差距,就是我們自我欺騙的部分。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

Taylor Shelley和Jonathon Brown(1988)

提出了

「積極錯覺

(Positive Illusion)

這個概念,指的是

人們對於他們自己,以及他們親近的人所抱持的一種不切實際的積極態度。

它也被認為是人們自我欺騙的一種最主要的表現形式。




而人對自我的積極錯覺,又體現在三個方面:




1. 對自我的美好品質的誇大




包含「優於平均效應」(the above average effect)在內等經典研究結論顯示,

人們在評價自己時,都傾向於認為自己比起同僚是更加有魅力的、更聰明的、更忠誠的,甚至有潛力成為更好的父母……

總之,

不論是在技能方面,還是性格方面,人們都容易不自覺地給給自己戴上一層玫瑰色的濾鏡。




這種誇大還體現在,當對比人們的自我評價與旁觀者對其的評價時,大家對自己的幾乎總是比他人更好地評價自己

(Lewinsohn, Mischel, Chaplin & Barton, 1980)

。不僅如此,人們在被要求描述自己的優點時,也比描述缺點時更加詳細和具體。




2. 對未來的不切實際的樂觀




積極錯覺還表現為一種稍顯盲目的樂觀。人們在展望未來時,傾向於高估自己經歷積極事件的可能性(例如收穫一份理想的職業;幸福美滿的婚姻),並低估自己經歷消極事件的可能性(例如患上重病;遭遇嚴重的事故)。




這種不現實的樂觀,還體現在人們對完成一項任務所需的時間的評估。我們可能都有過這種體驗:

在實際操作一件事時,我們所耗費的時間通常都會遠遠超過我們一開始計劃會用的時間

(Buehler, Griffin & Ross, 1994)。因此,有經驗的計劃者,會在一開始就給自己預留更多的任務完成時間。




3. 對控制感的錯覺




積極錯覺的第三層,是人們會高估自己的行為對他人、環境以及事件結果的影響力——

我們往往高估了周遭一切的可控性 。




研究發現,即使結果被設定為是完全隨機的,大多數的被試依然會有一種「控制錯覺」,即

沒有依據地相信自己的行為對結果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Alloy & Abramson, 1988)。




事實上,對自我的積極錯覺在大多數人身上都有體現,只是可能有形式和程度上的差異

(Brown & Brown, n.d.)。




Owens等人(2007)的研究結果指出,我們能否、以及會在多大程度上給自己「戴濾鏡」,與基因有一定的關係,也與早年的成長環境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比起嚴苛、冷漠的成長環境,在更多善意和鼓勵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更有可能對自己抱有一種穩定的積極錯覺。










現在我們知道,很多人都對自己的優點、未來和掌控感都有著或輕或重的玫瑰色濾鏡。如果你還在糾結「欺騙」這個詞,接下來我會告訴你一些,適度「欺騙」自己的好處:




1. 對自我抱有積極錯覺的人更有動力




若干研究結果發現,相比起能夠真實評估自己的人,那些對自己能力的評估高於自己實際水平的人,在完成任務時更努力、更有恆心,也取得了更好的表現。並且,

他們想要做好一件事的動機往往是更強的

Bandura, 1989; Dweck & Leggett, 1988; Schaufeli, 1988)。




「人們對自我能力的評價總是傾向於高估,但這是一個優點,而不是需要糾正的認知錯誤。

若是人們總能如實評估自己的能力,那麼他們將很少遭遇失敗,但也不會付出額外的努力,去超越平常的表現。

」(Bandura, 1989)




研究者們認為,這是因為對自我有濾鏡的人對成功的期待也更高——他們更相信自己能做好。而

這種對成功的高期望,使得他們願意投入更多精力在這項任務上,並為之堅持更久。




2. 對自我抱有積極錯覺的人,在遭遇創傷時表現出了更強的修復力

(resilience)




積極錯覺對於幫助人們度過人生中那些巨大的壓力事件和創傷,也起著正面的作用。在針對乳腺癌患者(Taylor,1983)和911恐怖襲擊的倖存者(Bonanno, Rennicke & Dekel, 2005)的研究中,積極錯覺都是一個影響人們如何應對創傷,以及需要多久走出創傷的一個重要因素。




有積極錯覺的人們認為自己比起一般人,能更好地應對疾病或困境,他們還認為自己對病情或困境的控制力比實際情況要強。

他們建構起來的對未來的樂觀看法,在當時的條件下縱然是不切實際的,但卻真的能成為一種支撐他們挺過最艱難的時期的力量 。




這些錯覺一般是輕微的,對現實的歪曲也是適度的。但嚴格意義上,它們仍然是不真實的。




3. 對自我抱有積極錯覺的人有更高的幸福感




Myers和Diener(1995)在他們對於幸福感的研究中,定義了

幸福的人的三個特點:1. 具有積極的自我觀念;2. 有很高的個人控制感;3. 一般能積極地看待未來。

這三點幾乎與積極錯覺的三個方面完全重合。




簡而言之,幸福感高的個體的確表現出了對自我的積極錯覺。(Myers & Diener, 1995)




積極錯覺與幸福感的聯繫,還體現在我們和重要他人的關係中。

前面提到,積極錯覺不僅是關於自我的,也可以是關於身邊的人的。

研究發現,比起準確看待對方的夫妻,對伴侶的看法比「伴侶的自我評價」更積極的夫妻,更能在兩人的關係中感到幸福和滿意(Murray, Holmes & Griffin, 1996)。







4. 對自我的積極錯覺也能影響他人對我們的印象




當我們對自己有著玫瑰色濾鏡時,這種理想化的自我認知也會影響我們的行為。同時,也正如文章開頭中所說的情況一樣,

如果人們對自己的看法足夠積極和堅定,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身邊人對他們的印象和評價

(Paulhus, 1998)。




5. 積極錯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人們的存在恐懼




人類學家貝克爾曾說,「看到這個世界真實的一面是件可怕和悲慘的事」。




在他看來,積極錯覺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幾乎人人都會有的,對存在和死亡的恐懼。在貝克爾的觀點裡,

對自己品德、力量和價值的誇大使生命顯得充滿意義,並獲得一種「永恆感」。

對於貝克爾而言,「生命與錯覺共存」。




* 有人會完全不受積極錯覺的影響嗎?




——有的。




在與積極錯覺有關的研究中,有一類人被反覆證實是幾乎不受到積極錯覺的影響,他們是

抑鬱症患者

。對這個結果的一種解釋是,抑鬱損害了人們自我誇大錯覺。




抑鬱個體擁有更準確的自我認知。Mischel(1979)創造了一個術語來指代這種可能性:

抑鬱的現實主義

(Depressive realism)




也就是說,

心理健康的人,反而不如抑鬱症患者看到的世界那麼真實。而看到真實的抑鬱症患者,卻並不快樂。




不過,儘管輕度抑鬱或焦慮的個體能夠以相對客觀的、既不積極也不消極的視角看待自己,嚴重抑鬱的個體卻並非如此——他們會另一個極端的、不切實際的消極目光來看待自己(Ruehlman, West & Pasahow, 1985)。




由此看來,適度的給自己加一些濾鏡似乎是一件積極的事。




*但,

積極錯覺中也可能帶來負面後果:




情況一:當人們過度誇大自己的優點時




過分自負和對自我優點的無限誇大,是自戀型人格障礙的重要特徵之一。研究者認為,

適度的自戀是健康人格的一個要素

,而過分的自戀則不是( Raskin, Novacek & Hogan, 1991)。




不僅如此,

在自戀量表上得分極高的人,一般也會得到來自他人的負面評價——他們在人際中是明顯不受待見的

(Raskin & Terry, 1988)。




情況二:當人們過於高估自己的控制力時




如果人們過分誇大了自己對周遭的控制力,

那麼他們可能會表現出一種不適宜的堅持。堅持通常被看作是一種好的特質,但明白什麼時候應該放棄也是極為重要的。




那些對自我的控制力抱有太過不切實際的幻想的人,可能容易陷入一種徒勞無益的堅持。

他們會不懈的追求不可能實現的目標,並為此白白耗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










大家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可能是,那到底什麼樣的濾鏡、何種程度的錯覺才是「適度」的呢?




Taylor和Brown(1994)指出,適度的積極錯覺主要表現在,

它是被環境所允許的。

因此,

保持積極錯覺絕不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洗腦式地告訴自己「我很棒」,而是也要關注外界的聲音。如果,你的自我概念頻頻受到來自外界的挑戰,可能說明你的玫瑰色濾鏡太厚了。




當然,從另一方面來說,如果你對自己過於負面的評價也時常受到挑戰——比如你總覺得自己的演講技巧一塌糊塗,但其實每次都做得不錯;或是身邊人老是對你說「你明明就很好,哪有你說的那麼糟糕」,那麼你或許也應該反思,你對自己的黑色濾鏡是不是太厚了。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開始建立對自己的積極錯覺,可以試試

「自誇日記」

。在每一天的末尾,記錄下今天自己做的、值得誇讚的1-3件事。並在事件後面附上一句誇獎自己的話。記住,再小的事情也值得被記錄,也記住此刻沒有人在注視你、評價你,所以請大膽地對自己說出誇獎的話。




例如:




「今天鼓起勇氣向領導提出了意見」——我真是個勇敢的人。


「今天自己做的便當很美味」——我做飯可真好吃。


「今天上課回答出了一個特別難的問題」——我怎麼這麼聰明呀。




除了自己對自己的誇獎以外,你也可以養成一個隨時記錄別人對自己的誇獎和肯定的習慣,即使是一句簡單的「你今天頭髮很好看」。你可以將它們記在一個方便的地方,比如手機的備忘錄里,再在一天結束時把它們整理進你的「自誇日記」。




在記錄這些小事時,你會發現你有很多被自己忽略了的優點,即使再微小,它們也至少值得被你自己看到。時常回顧這些話,尤其是在懷疑自己時,你會發覺你比自己想像中更加可愛——咦,好像有一點點自戀,但那又有什麼關係呢。




另外,研究還發現,自我欺騙分為兩種:

誇大性自我欺騙

(個體將積極特徵歸到自己身上,放大自己的積極特徵)和

否認性自我欺騙

(個體不切實際地否認自己有消極特徵),而

只有前者是心理健康的一個要素

。也就是說,

否認自己的問題是不會讓我們更快樂的。




因此,我們鼓勵大家對自己保持一定的積極錯覺,

一定不是建立在刻意否認自身問題的基礎上的。

在大力肯定、適當放大自己閃光點的同時,你也需要面對自己的缺點,但在面對時,也可以抱著一種「我在可預期的未來里一定可以改善它」的、帶著積極錯覺色彩的信心。




如果你也覺得自己不夠快樂,不妨試試給自己、給生活加上一層薄薄的濾鏡。如果你不喜歡「自我欺騙」四個字,也可以像我一樣,將這層濾鏡命名為「幸福的錯覺」。你覺得呢?




KY有話說:




昨天KY舉辦了24小時的公益輕諮詢活動,結果參加的人數遠遠超過了我們預期。數萬條消息擠爆了後台。




在這些提問中,我們看到一顆顆帶有傷痕的心,雖然對感情充滿困惑和懷疑,卻依然想要探索通向更好的未來的可能性。如果可以,很想給你們每個人一個人,說一聲這一切都會過去。




KY後台回復團隊連軸轉著回復了兩天,依然還有小部分留言沒能回完。這裡給還沒有在24小時內收到回復的粉絲們道個歉,請給我們一些時間,我們會根據提問時間的先後順序,陸續回復完活動時間內的提問留言。




接下去兩天小姐姐要向大家請一個短假稍作休整,暫時就不能做答疑回復啦,在這期間後台會變成樹洞。由於我們只能回復48小時內收到的留言,我們會在兩天後恢復後台回復的功能。到時候再來找我們聊天吧~




晚安。









References:


Alloy, L. B., Abramson, L. Y., Metalsky, G. I., & Hartlage, S. (1988). The hopelessness theory of depression: Attributional aspects. British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27(1), 5-21.


Bandura, A. (1989). Human agency in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American psychologist, 44(9), 1175.


Bonanno, G. A., Rennicke, C., & Dekel, S. (2005). Self-enhancement among high-exposure survivors of the September 11th terrorist attack: Resilience or social maladjust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8(6), 984.


Buehler, R., Griffin, D., & Ross, M. (1994). Exploring the" planning fallacy": Why people underestimate their task completion tim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7(3), 366.


Dweck, C. S., & Leggett, E. L. (1988). A social-cognitive approach to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ical review, 95(2), 256.


Lewinsohn, P. M., Mischel, W., Chaplin, W., & Barton, R. (1980). Social competence and depression: The role of illusory self-perceptions.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89(2), 203.


Murray, S. L., Holmes, J. G., & Griffin, D. W. (1996). The benefits of positive illusions: Idealiz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atisfaction in close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0(1), 79.


Myers, D. G., & Diener, E. (1995). Who is happy?. Psychological science, 6(1), 10-19.


Owens, J. S., Goldfine, M. E., Evangelista, N. M., Hoza, B., & Kaiser, N. M. (2007). A critical review of self-perceptions and the positive illusory bias in children with ADHD. Clinical child and family psychology review, 10(4), 335-351.


Paulhus, D. L. (1998). Interpersonal and intrapsychic adaptiveness of trait self-enhancement: A mixed bless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4(5), 1197.


Raskin, R., Novacek, J., & Hogan, R. (1991). Narcissistic self-esteem manage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0(6), 911.


Raskin, R., & Terry, H. (1988). A principal-components analysis of the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Inventory and further evidence of its construct valid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4(5), 890.


Ruehlman, L. S., West, S. G., & Pasahow, R. J. (1985). Depression and evaluative schemata. Journal of Personality, 53(1), 46-92.


Schaufeli, W. B. (1988). Perceiving the causes of unemployment: An evaluation of the Causal Dimensions Scale in a real-life situ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4(2), 347.


Taylor, S. E. (1983). Adjustment to threatening events: A theory of cognitive adapta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38(11), 1161.


Taylor, S. E., & Brown, J. D. (1988). Illusion and well-being: a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on mental health.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3(2), 193.


Taylor, S. E., & Brown, J. D. (1994). Positive illusions and well-being revisited: separating fact from fiction.







每個人的青春里,都有過一個每天說晚安的人 | 29個發生在午夜的故事
「人格成熟的重要一步」 | 最有治癒力的一種人格特質是什麼?

TAG:KnowYoursel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