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蘇35跟中國先進戰機比拼,結果如何?殲20飛行員一語道破玄機

蘇35跟中國先進戰機比拼,結果如何?殲20飛行員一語道破玄機

蘇-35戰鬥機

最後一批10架蘇-35戰鬥機將於2018年底前向中國交付。這種被俄羅斯冠以「四代半」戰鬥機,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其機動性。殲-20作為中國最先進的戰鬥機,不說航電能力,就和蘇-35比拼機動性,對抗結果如何呢?

對此,道聽途說的信息不少,但都不可信。道理很簡單,那些真正掌握一手材料的人,怎麼可能泄露出來?否是,即便不進去蹲著,至少也要脫衣服走人。

不過,從殲-20飛行員說的一席話,我們倒是可以分析出個大概。

2017年7月間,殲-20飛行員在接受採訪時,講了這樣一段話:「我們這個飛機,機動性特別好,靜如處子,動如脫兔。飛機的亞音速性能不錯,一進入了超音速就是它的天下了。」

對於這番話,當時有各種解讀。但是,都忽略了一個問題!都忽略了一個問題!!都忽略了一個問題!!!在評價殲-20的機動性時,是以誰為背景板?

首先,相較於傳統殲-10、殲-11、F-15等三代機,殲-20的機動性具有絕對優勢。

雖然沒有具體的數字,但是從直觀上看殲-20的翼面,面積大、偏轉角度大、翼面組合形式多,這就表明其有非常好的亞音速機動性。在各種擺拍中,殲-20經常把自己整的像一個「變形金剛」,這就是在向潛在的對手炫耀自己的機動性。

殲-20飛行員

這是最常見的擺拍照,殲-20將全動鴨翼偏轉到近乎垂直的角度。如果空戰中,飛行員可以不收油門或少收油門,同時將鴨翼偏轉成這樣,其減速效果將使得尾追的敵機被迫沖前;同時,殲-20的發動機還保持著較大推力,可以在鴨翼轉正後立刻大速度衝刺。這就是殲-20飛行員所說的「靜如處子,動如脫兔」。

如果全動鴨翼+全動垂尾一起動作,說實話我不知道殲-20能飛出什麼花哨的動作。

殲-10、殲-11、F-15與殲-20近距格鬥時,一定會驚呼:「沃卡!這特碼是開掛呀!」沒錯!那感覺,一定與在打空戰手游時遇見了使用外掛的對手一樣。這也就是殲-20飛行員所說的,「我們這個飛機,機動性特別好」。

那麼,殲-20飛行員為什麼說「飛機的亞音速性能不錯」?關鍵就在於,中國空軍不僅有殲-11、殲-10,還有大名鼎鼎的「格鬥之王」蘇-35!

飛行員接受採訪時在2017年7月,而首批4架蘇-35是2016年12月底交付。半年時間內,殲-20與蘇-35之間沒有過對比飛行?沒有過模擬空戰?這種可能性一丁點都沒有!

蘇-35有全向矢量發動機,從而機動能力極強。殲-20在與蘇-35進行亞音速近距格鬥時,並不能佔據上風。

原因在於,殲-20機動性依靠翼面的氣動效應,有一定局限性。如,受本機速度影響,速度快時舵效好,但速度太快則翼面的機構強度限制了其可用偏轉角度;受高度(空氣密度)影響,空氣密度高舵效好,但密度太高還是翼面結構的強度問題。曾經有報道,殲-11在做最大過載的機動時,蒙皮上的鉚釘都飛掉了。殲-20在大速度的情況下,如果把鴨翼偏轉到最大角度,我擔心真的會把鴨翼飛掉。

殲-20戰鬥機

蘇-35的機動除了有翼面的氣動效應,還有矢量發動機的推力效應,因此,其機動性來得更直接;在翼面偏轉受限或舵效不足的情況下,可以通過發動機噴管的轉向提供機動性支持,因此,蘇-35的機動性在亞音速區間受速度、高度的影響小。

蘇-35的機動性,在敘利亞上空得到了驗證。當時,俄羅斯2架蘇-25遭到兩架 F-22的攔截; F-22靠近了蘇-25戰機並釋放了熱誘餌彈,干擾蘇-25執行任務;蘇-25不甘屈服,奮起與之纏鬥,雙方高度在3000米左右;此時,一架蘇-35S戰機從萬米高空快速俯衝而下,從F-22的後半球逼近。局面很可能演變成這樣,一架蘇-35咬住一架F-22;其後面則有另一架F-22;這架F-22尾後則有兩架蘇-25在窮追不捨。這樣一場狗斗據說持續了40分鐘,說明2架F-22在近距對抗1架蘇-35、2架蘇-25時並有取得優勢。考慮到身披厚甲的蘇-25機動性遠遠不如F-22,那麼,雙方均勢的取得主要依靠的是那架蘇-35,由此,證明了蘇-35在機動性上勝過了F-22。

F-22的矢量發動機噴管是二元的,不如蘇-35的全向噴管有效。相比之下,殲-20的缺陷就更加明顯了。可以這樣描述殲-20與蘇-35在亞音速近距格鬥時的狀態,殲-20隻能在一定的速度、高度等條件下的限制下,才能與蘇-35抗衡,而且過失速機動能力不如蘇-35。

F-22戰鬥機

這也就難怪殲-20的飛行員,一方面說「我們這個飛機,機動性特別好」,另一方面又說「飛機的亞音速性能不錯」,關鍵是看和誰做對比,誰來做背景板。

不過,殲-20在與蘇-35較量時還有一個大招,就是殲-20飛行員所說的「一進入了超音速就是它的天下了」!

殲-20的設計初衷就強調超音速機動能力,這是和中國空軍對「能量機動」更加深入的理解直接相關的。從業人士的分析看,殲-20優異的超音速機動性得益於以下幾點:長細比好;機身升力體效果好;翼載荷相對較低;超音速下升阻比高;鴨式布局使機身受力均勻以致機身較輕;鴨翼在超音速下配平效果好…….等等等等。

蘇-35的問題是其發動機還是動力不足,無法忍受在需要大推力超音速時的推力損失。沒有了矢量推力,蘇-35的機動性就乏善可陳了。

當然了,矢量發動機是趨勢性、規律性、方向性的發展方向,只是現階段殲-20還要等。

殲-20戰鬥機

超音速機動能力是衡量四(五)代機的重要指標,以致於有人建議把四(五)代機的衡量標準之一~~~超常規機動能力,替換成超音速機動能力。有數據顯示,美國F-22A在1.6M時可以飛出7.5G,和F-16、蘇-27在0.8~0.9M時相當了。其實,前文述F-22與蘇-35之間的纏鬥,完全是在交戰規則限定下,美國飛行員的意氣用事所為~~反正基本上不會死,那就在蘇-35擅長的領域較量一把,結果自然吃癟。

殲-20瞄準的對手不言而喻,因此,在面對殲-10、殲-11、蘇-35時,自然是「一進入了超音速就是它的天下了」。因此,即便不論電子戰能力的差距,即便是單純比拼機動性,只要殲-20不陷入與蘇-35的亞音速近距纏鬥,吃定蘇-35還是手拿把攥的事情。本來嘛!瞄準的是F-22,如果連蘇-35都搞不定,那還搞什麼搞?(阿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強國網 的精彩文章:

F-35又出事,在跑道上摔了一個「狗啃泥」,這回是美國人自曝家醜
私自偷藏8000枚核彈,日本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西方:再不收手將付出慘痛代價

TAG:強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