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專訪完美影視VP劉寧:《香蜜》為啥這麼香?

專訪完美影視VP劉寧:《香蜜》為啥這麼香?

歷盡坎坷尋回所愛,靈修夫婦終成眷屬。

高甜高虐的《香蜜沉沉燼如霜》9月4日收官,而屬於「香蜜女孩」的故事,遠未結束。

作為暑期檔首部躋身衛視黃金檔播出的古裝劇,《香蜜》在江蘇衛視開播以來,52城、35城收視率始終排名同時段第一,收官當日實時收視率破2%,累計網播量近120億(截止發稿,該劇上線37天,累計播放量達120.9億)。

刷劇刷出共鳴的「香蜜女孩」迅速集結,成為不可忽視的觀劇新勢力。《香蜜》為什麼能讓這麼多香蜜女孩持續入坑,香蜜女孩的隊伍又為何能不斷壯大?

《香蜜》收官之際,麻辣魚獨家專訪該劇總製片人、完美世界影視副總裁劉寧,聊了聊《香蜜》「出圈」那些事兒。

劉寧 《香蜜沉沉燼如霜》總製片人、完美世界影視副總裁

改編IP正確姿勢:從圈住原著粉開始

由晉江同名網文改編而來的國產神話愛情劇《香蜜沉沉燼如霜》,在豆瓣評分能達到7.4分,參與評分人數亦高達近12萬人。原因何在?

完美契合觀眾口味的甜虐劇情、同原著神還原的人物選角,功不可沒。劉寧還向麻辣魚特彆強調說,電視劇《香蜜》完成了對原著90%以上的忠實還原。

第一波原著粉「嘗下第一口」——《香蜜》真香,於是自發安利一波又一波。自此,口碑節節攀升,其他觀眾也帶著「真香」反應迅速入坑,一發不可收拾,超120億的網播量就是這麼累積起來的。

這種傳播走向契合了劉寧對觀眾的分析認知,他把觀眾分為三個群體:一類是原著粉,一類是對某種題材有偏好的觀眾,再就是被安利的潛在觀眾。

「書粉是觀眾最核心的構成。」劉寧認為,原著粉是第一波接受小說和改編劇的群體。因為認可原著,所以他們會一直關注改編劇的拍攝、殺青、後期製作到上映。

喜歡古裝、神話、愛情劇這類題材的常規用戶,是《香蜜》要爭取的第二波觀眾。「他們會帶著各自吐槽的心態去看劇,如果這批用戶看過並接受了,就會慢慢牽動第三波觀眾,也是有最大用戶基數的一波,他們是完全靠著前兩批觀眾口碑發酵帶動出來的,只看好口碑劇的觀眾。」劉寧分析道。

在劉寧看來,到這個階段,電視劇才算是走向了全民。「不同年齡層,不同圈層的人員,大家各自喜好點不同,各自追求不用,喜歡的演員也不同,這就會產生很多討論甚至紛爭,但其實是正常的,這也恰恰說明一個劇觸及的量達到了。」

而市面上多的是「原作者都劇透不了」的IP改編劇,劉寧對於這種改編也有自己的看法:「如果改編完之後對於原著的保留成分很低,那我覺得再好的小說也只能停留在文學部分,就不要強行改編去破壞它。」

決定是否改編一部小說,劉寧的標準有二條:是否是好的故事;常規向是否適合改編。「花那麼多錢買一部小說,又把他改得面目全非,這件事情的意義是什麼呢?」而對於市場上大改之後更成功的作品,劉寧認為,這並不符合一個項目的常規邏輯。

「因為人都有先入為主喜好的傾向性,很多東西沒有絕對的對與錯,而只關乎於每個人習慣的接受度。一部小說從出生、成熟、收尾,直至形成輿論,到很長一段時間一波波用戶的沉澱,這種喜好和習慣其實很難改變,而這也是原著粉稱呼的意義所在。」劉寧說。

而從原著粉到被安利粉,其實就是口碑發酵的過程。劉寧對此做了一個推演,第一波來的是原著粉,但他們不喜歡,第二波用戶就會減少。如果第二波用戶聽見負評走了,那第三波用戶也就不存在了。「很多項目就是這個原因,停留在了一個比較小的量級上。」

仿照好萊塢模式:攻克圖像化設定難關

劉寧第一次看《香蜜》原著,是在2016年初,當時「就覺得這本小說與眾不同」。

他分析稱,《香蜜》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大世界觀牽引故事往前走的類型,它能切割成很多小情緒,作者的寫法也很獨特,有很多甜、寵、虐、反差萌和幽默搞笑的部分,「天生就長相不同」是最吸引他的點。

此後,他的團隊又做了大量針對原著粉的調研工作,發放問卷、評估打分,了解他們的喜好點。最後他們認為,「作為一部女性向的情感小說,這個故事可以改編。」

那年春節過後,劉寧團隊買了小說版權,決定做改編劇,繼而開始了三個月的策劃工作,包括從書到劇如何改編得有特點,原著哪些亮眼的情節點應該放大,小說中的不足之處如何在改編中修正等等。

對於從原著文字出發做圖形、視覺化的呈現,他們仿照好萊塢模式建立了世界觀部門,專門設立藝術總監的職務,在前期進行世界觀概念設定,包括天界、魔界、花界、人間等場景的想像,各種細節的呈現,每個角色的造型等,「圖像化的想像與設定是原著小說到電視劇最難的部分」。

在《香蜜》播出後,最讓原著粉覺得貼合的還有演員的表演。葡萄調戲鳳凰、旭鳳套路小葡萄,各種話題被「香蜜女孩」送上熱搜,這對CP也深深留在了她們心中。劇中,楊紫把女主角錦覓成長過程中對於愛情認知的各個階段,通過表演呈現得很豐富很到位,旭鳳通過鄧倫的表演也很好地完成了對這個角色多重性格的體現。

劉寧和《香蜜》主演楊紫、鄧倫

演員完美詮釋角色的背後,凝聚著製片方和演員的共同心血。劉寧介紹,《香蜜》所有演員都經歷了三層選拔,首先要滿足編劇團隊對角色的要求和想像,第二關是導演的選拔,最後由劉寧本人把關。而他堅持的原則就是,不能因為演員讓製作不精良,尤其是主要演員必須原音重現。

特效不再5毛:重管理,更重專業化

作為一部古裝神話劇,特效部分自然不容有失。

對於《香蜜》簡潔、乾淨、真實、自然的特效風格,有觀眾評價:起碼值10塊。劉寧笑笑說,一開始也曾有原著粉擔心是否會重走5毛特效老路,「結果讓他們失望了」。

「十元特效」雖是玩笑,但也確實貨真價實。

《香蜜》超過3億的投資,70%用在了製作上,從服裝道具到置景,美術風格都非常統一。尤其是天、魔、人、花四界不同的氛圍,也十分符合劇情設定和大多數女性觀眾的審美。

比如,以白色和金色為主的天界,充滿仙氣和莊嚴之感;綠色設定的魔界加上深色煙霧,更生出暗黑複雜的氣象;人間注重光的層次感;明媚而富有生機的花界,則用漂浮離子來增加唯美夢幻之感。

而觀眾對《香蜜》大加讚賞的點,正是它虛實結合、水墨畫氣質的特效呈現,劇中超過25000個特效鏡頭也很好地推動了故事和情感的發展。

特效涉及協調配合部門之多,鏡頭數目之多,細節工藝之複雜,如何才能在8個月內高質量地完成?劉寧頗顯自信地說:「懂特效的團隊,控制特效;不懂特效的團隊,被特效控制。」

關於特效真正的價值,劉寧表示,除去華麗的外表,它能否配合劇情一起講好故事,又充分融合場景、角色性格、服裝配飾,用視覺呈現去烘托劇情氛圍、角色情緒,進而讓視覺主次分層展現。

作為深耕遊戲行業多年的資深老炮,劉寧帶領團隊在《香蜜》的特效精度和美學方面,通過精細化管理,讓美術與特效融為了一體。他進一步介紹說,前期世界觀的設計對後期特效創作就是說明書一樣的存在,具有指導作用,從而保證了創作井然有序,這也讓參與創作的人員有更直觀的感受,而且對整體的美術風格和調性不會缺失方向感。

「如果說有遺憾,我希望拍攝時間能拉長到160天左右。」劉寧坦言,《香蜜》前期設定的一些細節並沒有呈現得很完美,而有些問題也是由於時間不充足必然發生的事情。

《香蜜》雖已收官,但對劉寧和他的團隊而言,又將面臨一個新的開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毒藥 的精彩文章:

成團首秀就假唱,上演一出好戲的《創造101》邪不壓正了嗎?
太拼了,女神為這部犯渾片狂增50斤,看完想絕育

TAG:毒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