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客服外包或是滴滴事件的罪魁禍首 背後藏著一個可怕的真相

客服外包或是滴滴事件的罪魁禍首 背後藏著一個可怕的真相

文/鋒少

前有空姐乘客遇難,後有樂清女孩受害,短短三個月時間,鬧出兩起命案,滴滴公司瞬間被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而與此同時,客服外包也成為公眾口誅筆伐的對象。

眾所周知,包括滴滴在內的很多大型互聯網公司,會將客服這一技術含量較低的職能外包給第三方服務公司。因為這樣做,既可以降低運營成本,又能減小企業管理負擔,在遇到難解決的危機事件時,還可以一推二六五。一箭多雕,何樂不為?

有需求,就會有市場!客服外包的海量需求,催生了一個巨大的市場。一大批客服外包公司賺得盆滿缽滿,「滴滴樂清女孩受害事件」的涉案客服外包公司泰盈科技就是一家在美上市公司。然而,這種看似雙贏的商業模式,卻隱藏著巨大安全隱患!

首當其衝的問題就是溝通不暢。

這很好理解,將客服外包給第三方,必然增加溝通層級,降低一線客服人員的處理許可權,在這種情況下,客服人員除了一推、二托、三不管之外,根本幹不了啥實事。因此,縱是警察來催,也只能得到「已經上報,請耐心等待」之類的機械回復。

其次,客服外包很難保證服務質量。

企業外包客服的目的之一是降低成本,但提供外包服務的公司還是要賺錢的。因此,使用三低(低學歷、低年齡、低收入)的員工是必然選擇。中專學歷,20出頭,月薪3000都算是好的了!這樣的客服,你還指望著他能為所服務的客戶全力以赴?不主動搞出點事,你就燒高香吧!之前,新京報就有報道,有女乘客險遭滴滴優享司機性侵,投訴後滴滴男客服竟然笑出聲。

另外,外包來的客服人員普遍缺乏責任心。

屁股決定腦袋,自古如此。外包來的客服人員由於歸屬感缺失,很難建立起對所服務企業的責任感,忠誠度更不用談。再加上人員流動性很大,外包客服根本不可能與所服務企業建立強鏈接關係。這樣的後果就是,客服人員普遍缺乏責任心,就算遇到重大危急事件,比如滴滴女乘客反饋的司機性騷擾及更嚴重性質的其他行為時,客服只會按照既有流程機械應對,繼續按照一般性事件加以常規處理。

事實上,客服外包的弊病遠不止這些,但除了這些具體的問題之外,客服外包的背後還有一些更深層次的問題值得我們探討,那就是企業家的敬畏之心和道德低線!

客服外包表面上看外包的是企業一部分非核心職能,實際上外包的卻是企業最該擔當的責任。因為,客服是企業與客戶直接對話的窗口,這個窗口所處理的信息,絕大多數是用戶的不滿、用戶的問題、用戶的投訴。讓第三方來處理這些問題,本質上就是不負責任或主動逃避責任的表現。換句話說,把客服外包給第三方的企業,缺乏對事業、對客戶最起碼的敬畏之心。

遺憾的是,客服外包在中國已是一個巨大的產業,十有八九的大型互聯網公司(很多傳統公司也在使用客服外包服務)都或多或少的在用客服外包服務。也就是說,在中國,絕大多數企業家,並不把客服外包當成一個突破企業運營底線的大問題。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大膽的斷言,中國企業家已普遍喪失了對自己所做事業的敬畏之心?

有人也許會質疑,不就是外包個客服嗎?有那麼嚴重嗎?有必要上綱上線嗎?我可以肯定的回答,就是有這麼嚴重!就是要上綱上線!也許不排除在某些特定的場景下,客服外包是企業經營的最佳選擇。但如些普遍、如些大規模的客服外包,那就是無節操、無底線、無敬畏之心的表現。

道理很簡單,在客服的問題上,你可以退一步,那麼,在其它稍微嚴重一點的問題上,也可以退一步。即然稍微嚴重一點的問題已經退一步了,那麼更嚴重的問題也就沒那麼讓人難以接受了。底線就是這樣一點一點被突破的,毒豬肉、毒奶粉、毒疫苗也是在這種心態下,一點一點被生產出來的!

改革開放40年,我們見證了一個又一個經濟奇蹟,卻也親眼看到了一批又一批企業家精神家園的喪失。很多人無奈地感嘆:大家兜里的錢包鼓了,但天卻不藍了;大家身上穿的衣服美了,水卻不清了;大家出門開的車好了,人心卻壞了……40年彈指一揮間,中國人富了,富得只剩下錢了。中國人也窮了,窮得也只剩下錢了。

說回時事。面對血淋淋的事實,滴滴創始人兼CEO程維不得不公開承認,滴滴確實沒有足夠的敬畏之心、警惕之心,喪失了安全紅線和底線的意識,社交出行的引入也偏離了綠色共享出行的初心。顯然,在巨大危機之後,滴滴已經有所警醒。那麼,其它還沒有爆發危機的企業,是不是也能警醒?我的判斷是:很難。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國企業生態,乃至企業家群體的形成,絕非單一因素所致,背後成因非常複雜,如果不系統性的糾正,很難從根本上扭轉企業的經營思路和企業家固有的思維模式。時間所沉積下來的問題,也需要時間去解決,我們需要的時間可能是40年、80年,或更長……

近一年以來,隨著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尤其是中美貿易戰的開打,中國企業多年沉積下來的問題集中爆發。原來光鮮靚麗的企業被脫掉底褲之後變得慘不忍睹。最典型的明星企業非中興、聯想莫屬。中興作為中國通信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竟然禁不起美國一紙晶元禁令。偌大一個聯想,竟不如一個快倒閉的樂視,2018年更爆出賣國醜聞,真是讓人唏噓。要知道,聯想創始人柳傳志在中國企業界,可是教父級人物,聯想都如此,如何不讓國人絕望?

說到柳傳志,不得不再說回滴滴。滴滴的現任總裁是柳傳志的女兒柳青。公眾對滴滴的憤怒,很大程度上其實是對「教父」的不滿。尤其是在樂清女孩受害之後,財大氣粗的滴滴竟然喊出:「未來平台上發生的甩有刑事案件,滴滴都將參照法律規定的人身傷害賠償標準給予3倍的補償」。這個冷冰冰的承諾,在很多人眼裡,潛台詞其實是:你儘管死,我賠3倍!正是在這個聲明之後,公眾的不滿達到頂點:教父的女兒三觀竟然如此,如何不讓國人憤怒?換句話說:柳家都如此,如何不讓國人絕望?

事實上,公眾對柳家、對滴滴的憤怒,很大程度上是對中國企業群體的憤怒。公眾罵的不僅僅是具體的人,具體的事,而是一個可以左右著國家命運的群體、一個與自身命運息息相關的體制。公眾最擔心的不僅僅是某個類似事件的重複發生,而是中國企業家群體敬畏之心和道德低線的集體喪失。

前文提到,我們糾正錯誤,可能需要40年、80年,或者更長,這絕非危言聳聽,我們當下的社會環境的確已經病得不輕,醫好它,沒有特效藥。

最新消息是,滴滴公司將下決心自建客服。程維還公開表示,滴滴平台將新投入 1.4 億專項資金加強安全客服團隊的建設,下決心摒棄客服外包模式,在今年年底前將自建客服中心擴展至 8000 席。

我想說的是,外包的客服可以拿回了,弄丟的底線,還能找回來嗎?在以經濟為中心的當下,企業家的敬畏之心還能找回來嗎?我們拭目以待!(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極客網 的精彩文章:

運營商的視頻業務要怎麼贏?華為中國區運營商BG總裁董明給出的答案是「升維」
3E北京消費電子展7月7日盛大開幕,行業巨頭獨角獸引爆京城

TAG:極客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