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司馬昭欲殺劉禪,為何看到他門匾上三個字沒了殺心?倒著念就懂了

司馬昭欲殺劉禪,為何看到他門匾上三個字沒了殺心?倒著念就懂了

說起三國時期的劉禪,估計很多人就會對他很是不屑,說他就是一個扶不起的阿斗。當初滅蜀之戰,劉禪帶著大臣投降。隨後就到了洛陽,被封為安樂公,就等於羊入虎口。如果劉禪真的痴傻,又怎麼能夠一直在洛陽活到六十四歲,而且還是壽終正寢?而且當初司馬昭欲殺劉禪,為何看到他門匾上三個字沒了殺心?倒著念就懂了。

其實如果說劉禪這個人智商不行確實有點說不通。雖說當初他選擇投降,到了洛陽。但是畢竟是亡國之君,歷史上的亡國之君很少有較好的下場。按理說,這個劉禪如此笨的人應該在洛陽待不久就會被殺,然而結果讓大家有點吃驚。

在這期間更是產生了樂不思蜀這個成語。這就讓人對劉禪的印象更是差。事實上劉禪的樂不思蜀正是證明了他的智慧。本來司馬昭就對他很是不放心,所以才用蜀地歌舞來試探一下劉禪。結果劉禪果然讓司馬昭失望了,因為劉禪被歌舞迷住,還說出此間樂不思蜀也的話。

看到劉禪是如此的沒有志向,司馬昭更是對他的殺心下降。雖說劉禪是安樂公,但是在洛陽則是被很多人看不起。雖說之前劉禪的表現讓司馬昭降低殺心,但是卻一直關注著他的一舉一動。而後來司馬昭看到劉禪所住的地方門匾上的三個字,則是沒有了殺心。

那麼這三個字是什麼呢?就是中山寨,這三個字或許是平淡無奇,卻透露出劉禪的一種態度。而想要明白這三個字的意思必須要倒著讀,其實就是在山中的意思。也就是劉禪沒有大的志向,只願意當一個山野之人,果然司馬昭看完之後就沒了殺心,也再也不關注他了。

而這幾個事情都可以看出來劉禪這個人並非是傻,而是十分的聰明。反觀東吳的孫皓。他這個人可是被當時的不少人稱為聰明之人,然而縱觀他在洛陽的表現卻一點都不像是聰明之人該有的表現。

當初東吳失敗的時候,孫皓投降。在見到司馬炎的時候,司馬炎說留好位置一直等孫皓。孫皓卻以同樣的話回應,這讓司馬炎相當的憤怒。當然這不是其中的一件事,自從孫皓到了晉朝的時候,晉朝幾乎不少的大臣都被他給懟過。

而看這個劉禪和孫皓,劉禪像是流水,以柔弱示人。而這個孫皓則更像是一把尖刀。前者看似柔弱,但是卻能夠保全自己。後者看似鋒芒畢露,則是容易折損。當然也許正是因為如此,有人才貶損劉禪。而孫皓不是什麼好皇帝,但是他種種的表現卻讓人很是誇讚。

其實有句話叫做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能夠保全自己未嘗不是一種聰明。劉禪看似愚笨,但是似乎更是大智若愚,最終保全自己得以善終,反觀孫皓的結局似乎並不是多好。而且他成為俘虜之後不久就死了,雖說是正常死亡,但是你真的相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夫子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此人是唯一不在三界中的神仙,孫悟空請不動他,連元始天尊都怵他
此人是史上謚號最長王爺,去世前要求喪葬從簡,雍正卻說我不答應

TAG:夫子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