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旅遊 > 武漢江漢路和漢口江灘,上海南京路外灘的姊妹篇

武漢江漢路和漢口江灘,上海南京路外灘的姊妹篇

江漢路初印象

因為住的地方就在江漢街附近,下車之後第一站也是這裡。火車站出來後看著地鐵站排起的長龍,打算坐公交車一試,誰成想公交車可沒有地鐵那麼直來直去,在武漢的大街小巷七拐八拐的不曉得繞了多遠,一個多小時才到傳說中的江漢街。

5月的武漢已經是陰雨蒙蒙,下車的時候雖然已經雨停但地面上還有剛下過雨的痕迹,熱鬧的江漢街即使到了晚上9點多仍舊是熙熙攘攘的挺熱鬧,做了幾個小時的火車一聞到街上美食的味道禁不住肚子開始咕咕叫。於是進了主街邊上一家小店,品嘗一下武漢特色熱乾麵。

這裡的面明顯比蘇州熱湯麵裡邊的要粗,一個大鍋里煮熟了撈出來盛在一個紙碗里,然後就是各種調料往上淋,香油、芝麻醬、醬油、辣椒油、五香醬,邊上還有幾樣蘿蔔乾、酸豆角之類的配菜供客人根據自己的口味添加。因為餓了大半天,一碗面很快就進肚。感覺有點干,我們北方人還能吃得慣,估計江南沒湯吃不下飯的人感覺會更明顯。

武漢江漢路和漢口江灘,上海南京路外灘的姊妹篇

後來網查了一下這個熱乾麵是要先煮熟、過冷過油後加調料食用,很明顯我吃的這碗少了過油的工序,直接加了熱油淋在上面了事,難怪感覺不太正宗。不過一般城市的小吃都這樣,商業街上很難吃到正宗的口味,真正口味純正的特色小吃一般都是隱身在老城小巷之中,需要花時間和心思去找,在這種地方只能吃個樣子神似而已。

到底填飽了肚子才有精力看街上的風景,正對面沿街的是一座歐式建築,屋頂上「旋宮飯店」幾個霓虹的大字,樓梯呈L型造型奇特、通體灰色的牆面和頂樓在射燈照耀下金碧輝煌的穹頂塔亭,從建築年代上來看應該是民國時期的作品,感覺和上海南京東路建築風格類似,可見武漢在過去一個世紀就是個繁華的都市,就現存的這些近代建築群不論從規模和品質上絲毫不遜色於上海外灘,只是城市等級不同,沒有上海外灘那麼聞名。

武漢江漢路和漢口江灘,上海南京路外灘的姊妹篇

繼續往東南方向走,沿街基本上也都是類似風格的建築,商鋪運動品牌較多,一線品牌倒是沒看到幾個,,這條街的定位貌似有點問題,把一線品牌和地攤貨放在一塊叫賣,感覺有點不太和諧。第一天晚上比較累,算是武漢的第一印象。

江漢路和漢口江灘

再游江漢路已經是第三天的上午,距下午上車的時間還有幾個小時,想看看武漢的長江,江漢路是地鐵站出口到江邊的必經之路。與第一天晚上的方向相反,這次是出地鐵口後往江邊的方向走,兩次的行程連在一起剛好走了完整的一條江漢路。

這一段印象最深的還是那些舊時的建築,白天與晚上的景象自然不同,褪去了晚上射燈的照耀,這些近代西方建築露出本來的顏色更顯古樸,中式建築主要以木瓦結構,歐式建築則不同,大多採用花崗岩的貼面,一些高樓前面豎有粗大的廊柱,頂天立地,排列整齊,造型十分莊嚴,看上去比中式建築更多了幾分硬朗。

武漢江漢路和漢口江灘,上海南京路外灘的姊妹篇

在武漢三鎮的發展史上,漢口特別突出。自東漢末年開埠以來,到明末清初一躍而成為全國四大名鎮這一,號稱「九省通衢」;到本世紀初,更為西方人交口稱讚而盛極一時,被譽為「東方芝加哥」。其原因不僅是獨具地理優勢,工商業極其發達,更因為鴉片戰爭之後,漢口被闢為內陸的通商口岸,從1861年開始,又相繼有了英、法、俄、德、日等五國租界,形成了頗成規模的西洋建築群。從江漢路到沿江大道,一直延伸到漢口江灘江濱公園。武漢江岸區142棟優秀歷史建築中,三分之一分布在漢口外灘沿線。古典式、哥特式、洛可可式、巴洛克式、維多利亞式建築。當時主要功能是銀行商埠、辦公樓、租界別墅。

武漢江漢路和漢口江灘,上海南京路外灘的姊妹篇

武漢江漢路和漢口江灘,上海南京路外灘的姊妹篇

武漢江漢路和漢口江灘,上海南京路外灘的姊妹篇

武漢江漢路和漢口江灘,上海南京路外灘的姊妹篇

揭開建築物華麗的外表,每一座建築背後都是一段舊中國被列強欺辱的歷史;時代在前進,這些百年前的建築早已融入了的武漢城市之中,就像一道傷疤雖然痊癒、但當時的痛楚卻不會因時間的流逝而被人遺忘。

至於這些建築的風格特點,修建始末,自己不甚了解,網上一位學者所著的《漢口沿江大道上的西洋建築》講解甚詳,圖文並茂十分精彩,不再過多贅述。

武漢江漢路和漢口江灘,上海南京路外灘的姊妹篇

順著沿江大道一直向西北,看著路左手邊的萬國建築,右手邊一座巨輪造型的建築也堪稱雄偉,臨街面長兩百多米,為武漢科技館新館,現代化的建築風格與馬路對面的舊時西洋建築迥異,之前去過上海科技館,想必此處也該是展示科技前沿,普及科學知識的好地方,只可惜時間不夠充裕未能進去一觀,留點遺憾。科技館前方的廣場上也都是前來參觀的遊人,小朋友很多,相信能從參觀過程中了解和學到很多東西,幸福的一代人。

武漢江漢路和漢口江灘,上海南京路外灘的姊妹篇

繼續前行,終於看到了江灘公園的字樣,登上一層樓高的台階,穿過兩棟大樓之間的江漢門,終於到達長江邊,這裡距長江源頭比之前到過的江陰、南京、蕪湖段更近了一步。

這裡的江面也不是很寬,大概七八百米的樣子,目視就能看到對岸,江面上無風也沒有浪,幾條漕運大船在江中緩慢的行進。往北隱約能看到橫在江上的長江二橋,順著江邊延伸至江中的方磚往前走,幾個膽大的小朋友在江邊戲水,我也順手捧了一點,水質比下游的南京要清澈一點。「我住長江頭, 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 飲長江水。」岸邊的人行步道靠江邊的一側是很多賣風箏一類小物件的攤販,一群小朋友在這邊打打鬧鬧的玩的不亦樂乎,還有出租三人人自行車的,人來人往的還蠻熱鬧。

武漢江漢路和漢口江灘,上海南京路外灘的姊妹篇

想想半天時間就能乘高鐵從長江下游的蘇州到達長江中游的武漢,這在古代甚至十幾年前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現一張高鐵票就能輕鬆實現。科技在發展、人類在進步,就像滾滾長江水一樣誰都阻攔不了這個潮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