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秋季護嗓寶典,太管用了!

秋季護嗓寶典,太管用了!

秋季到天氣就會漸涼,乾燥的天氣回使得不少人的咽喉不舒服,尤其是教師。緊張的課程、頻繁講話,教師群體「喉嚨痛、聲音嘶啞」的情況較為普遍。平日忙於傳道、授業、解惑的老師,該如何健利咽喉?請聽耳鼻喉科醫生細細道來。

教師是咽喉病的高發人群 圖/視覺中國

秋季為啥更易出現咽喉炎?

廣東省中醫院耳鼻喉科李凱醫生介紹,教師是職業用嗓者,咽喉炎在秋季更易發病,主要原因有下面四個因素:

1.粉塵、煙霧等是引發慢性咽喉炎的主要因素,天氣較乾燥時,這些物質瀰漫於空氣中,容易對咽喉部造成刺激;

2.如果秋意漸濃,晝夜溫差就會變大,若自身抵抗力下降也容易誘發咽喉炎的發生;

3.人工長期超負荷講課或發音方法不科學,就會使喉部和咽部黏膜在強氣流的長期衝擊下,容易出現局部充血和水腫,影響咽喉部腺體的分泌,出現咽干、咽痛等不適癥狀;要是發音方式不科學,還容易出現聲音嘶啞等問題;

4.秋季也是鼻炎的多發季節,如果是鼻炎患者,過敏性鼻炎發作時,可能會合併出現過敏性咽炎;此外,鼻炎發作導致鼻塞,需要張口呼吸,如果溫度較低且沒有過濾過的空氣會直接刺激咽喉,也可引發咽喉炎。

DIY調護,遠離咽喉炎

李凱醫生為老師們推薦以下DIY利咽護嗓法寶:

1.適度飲用養生茶,不吃忌口物

養生茶不妨多喝圖/視覺中國

(1)甘桔冰梅飲:生甘草6g、桔梗6g、烏梅5g、木蝴蝶5g、冰糖適量,用開水沖泡後當茶飲,適用於咽干、聲嘶易反覆且痰少的人士。

(2)「急喉煎」:射干5g、生薑5g、蟬蛻5g、薄荷3g、海帶30g,加水適量煮15分鐘後飲用,可供聲嘶、咽痛初起無發熱、鼻塞流涕者飲用。

(3)「杏蘇散」:紫蘇葉8g、苦杏仁6g、陳皮3g、法半夏10g、前胡6g、蟬蛻5、桑葉8,加水適量煮15分鐘後當茶飲,適用於咽痛、咽干初起伴有咳嗽者。

(4)肉桂、陳皮普洱茶:肉桂2g、陳皮3g、熟普3-4g,開水沖泡後當茶飲,適用於咽部異物感反覆且畏寒、手腳易發涼的人士。

多喝溫開水,以少量多次為宜 圖/視覺中國

此外,建議老師們多喝溫開水,以少量多次為宜,以保證咽喉表面形成正常的濕潤狀態。同時要忌口,避免進食生冷、辛辣、酸味食物,不吸煙,遠離二手煙,不隨意使用藥物,尤其是寒涼藥物,如胖大海、菊花、金銀花等。

2.平時做些小按摩

課間或休息時,可做些按摩來放鬆咽喉部的肌肉群:在頸部中央稍上方(相當於男性喉結處)為中點,從上往下用大拇指輕推或按揉,然後以喉結為中心,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輕輕揉捏該處及周圍,每次按摩以五分鐘為一節,每天不少於三節。

另外,平時適當做些打呵欠、咧嘴笑的動作,同時配合伸舌頭並左右擺動的動作,可達到放鬆咽喉部及舌根部肌肉的目的。

如何用好嗓子也是有方法的 圖/視覺中國

3.休聲護嗓,掌握科學發音

此外,老師們還需注意講課方式,使用適當的語速和語調,盡量平和說話,如需大聲說話最好使用擴音器來幫助,避免大聲喊叫、扯著嗓子說話,課時較多時,應充分利用課間進行休息,以避免過度用嗓。

同時建議老師學習並掌握科學發音的方法:吸氣並納氣于丹田(即肚臍稍下方),發聲時,根據音的高低適度打開口腔,下齶和舌根放鬆,軟齶自然抬起,使共鳴位置抬高脫離喉部併到達頭的共鳴腔。

文/羊城晚報記者 陳映平 通訊員 宋莉萍

歡迎轉載,註明出處!

(責編:陳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羊城晚報嶺南大醫館 的精彩文章:

夏天避暑不當,小心被風寒咳嗽糾纏!
長夏脾胃受損,益氣補中養出好脾胃

TAG:羊城晚報嶺南大醫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