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蘇35做工太粗糙,蒙皮坑窪不如20萬元家用轎車好

中國蘇35做工太粗糙,蒙皮坑窪不如20萬元家用轎車好

原標題:中國蘇35做工太粗糙,蒙皮坑窪不如20萬元家用轎車好



圖為中國裝備的蘇35

如果說要評選出最漂亮的戰機,那麼蘇35絕對是數一數二的存在,修長圓滑的機身、高大的垂尾、威風的後掠翼讓許多人看得如痴如醉。中國在裝備了一批蘇35後,蘇35更是在國內吸引力一大批粉絲。但是遠遠看起來形象完美的蘇35,近處仔細觀察就露餡了,蘇35的做工水平非常糟糕。



從一架俄軍自用型的蘇35外觀可以看出,其座艙框與擋風玻璃的處理非常糟糕,甚至連固定的膠都沒抹勻,很難想像這是一架號稱能與F22一較高下的戰機該有的工藝。一架價值近億美元的戰機,其做工甚至還不如1台20萬的家用轎車。


圖為蘇35蒙皮


而仔細看蘇35的蒙皮,就更不忍直視了,整個蒙皮表面坑坑窪窪不說,就連表面的固定螺絲、鉚釘也是處理的參差不齊。還有人認為俄羅斯是故意這麼做的,搬出了中央流體研究院的證據,說什麼飛機表面粗糙一點,反而能減少飛行阻力,這明顯是一種謬論,如果真這樣的話,產生正面額外氣動阻力最大的駕駛艙蓋,俄羅斯為什麼不做的坑坑窪窪一點?在歐美戰機都採用平頭鉚釘工藝,有效減少飛機氣動阻力情況下,蘇35的蒙皮工藝實在是太簡陋了。



圖為殲10B戰機蒙皮細節


而反觀中國的殲10B戰機,無論是艙蓋的處理還是蒙皮表面、鉚釘工藝都相當精湛。更重要的是殲10B並非中國工藝最好的戰機,殲10C、殲16、殲20都採用了更新的蒙皮一體化、複雜外形鋁鋰合金外壓成型技術,解決了大面積蒙皮精確加工的問題。在這一點上,蘇35乃至俄羅斯最先進的蘇57戰機,都無法與之相比。


圖為殲20與蘇57對比


與中國的殲20相比,俄羅斯的蒙皮加工簡直落後了整整一代,仍然需要大量鉚釘固定,甚至連一體化成型的座艙蓋,俄羅斯也沒有相應的分層澆築成型技術,只能使用傳統的分離式座艙蓋。



圖為殲16裝備的渦扇10發動機

當然與俄羅斯戰機相比,中國的戰機同樣也要需要學習的地方,雷達、光學感測器等設備中國與俄羅斯各有千秋;而電傳系統的編程與整合,中國還不如俄羅斯,尤其是俄羅斯已經將矢量推力技術整合到蘇35的數字化飛控系統中,甚至可以取消蘇35的背部減速板,由飛控合理控制各個氣動舵面配合減速;而發動機技術仍是中國最欠缺的地方,目前中國多型戰機仍然需要依賴俄制發動機,渦扇10B發動機性能只到達了了俄制99M1的水平,與蘇35使用的117S還有較大差距。


作者:火炎焱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兵器次元 的精彩文章:

國家撤僑收費嗎?日本每人收3萬,印度雙倍機票,中國免費!
史上最長壽的武器,每一樣都是爺爺輩的!

TAG:兵器次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