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止語有什麼好處?

止語有什麼好處?

我們經常聽學佛的人提到「止語」,去寺院要止語,吃飯要止語,平常修行也要止語,那到底為什麼要止語呢?止語有什麼好處呢?今天末學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止語的好處。

一,俗話說:「禍從口出,病從口入」,生活中很多的爭端和煩惱,都是因為我們這張嘴。很多時候,因為在不合適的場合,不合適的時間,說了不合適的話,從而得罪了人。有時候剛說完就發現錯了,但說出的話如潑出去的水,想收也收不回來了;有時候說錯了話,得罪了人,自己卻還不知道。

尤其居家過日子,兩口子吵架多是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我們常說「一個巴掌拍不響」,其實只要有一方懂得止語,架也就吵不起來了。

二,古人說「人平不語,水平不流」。如果一個人內心平靜,也就沒什麼話想說了。一個人心裡不平,話才會多,要麼是炫耀自己;要麼是向別人傾訴;要麼是幸災樂禍等等。但結果是,你說得越多,別人再一呼應,你就越上勁,心裡就更不平。所以想讓內心恢復平靜,最好的方法就是止語,靜靜觀照自己的心。

三, 止語可以提升自己的忍辱功夫。現在人心浮氣躁,脾氣大,一言不合,就可能大動干戈;看誰不順眼,就可能上去批評兩句;總喜歡盯著別人找毛病,趁機顯示自己比別人強。修行止語,就能克服這種煩惱習氣,慢慢的就會「不見他人過,只見自己非」了,這樣自己才能不斷進步。

四,止語更容易提高自己的警覺心。人在說話的時候,往往注意更多的是外在的東西,只有在安靜的情況下,才能觀察到自己的內心。所以只有少說話,才能更清楚地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察覺自己的煩惱習氣,從而加以對治,使自己的毛病缺點儘快改正過來。

五,有助於修清凈心。其實我們平常說的話,大多都是廢話、閑話,只有話少了,心才能清靜下來。並且久而久之,別人看你不說話,找你說話也就少了,就能有效避免是是非非的干擾,有利於修行。

六,能夠減少很多恩怨是非。平常和人說話,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談的投機就容易產生感情,不投機就會產生怨恨。跟這個人說話,不跟那個人說話,還會讓人產生嫉妒嗔恨,覺得你看不起人家。總之,說話多就容易招惹是非恩怨,讓人產生煩惱,不如止語,對誰都一樣,自己一心向道修自己的,多好。

七,容易降伏傲慢之心。你天天不說話,不發表意見,慢慢也就沒人問你了,沒人找你了,覺得有你不多,沒你不少,你自己也會覺得自己微不足道,無足輕重,這樣貢高我慢之心也就很難生起來了。

八,止語其實是一種享受。知事多時是非多,止語,就是不參與別人那些是是非非,自己少造業,也不給別人造業的機會。人一旦習慣上了止語,就能感覺到這是一種人生的享受,內心充滿平和與喜悅,別人就是想讓你說話,自己都懶得說了。

有人可能說了,大家都不說話,這個世界還有活力嗎?人類還能進步嗎?其實這是個杞人憂天的問題,首先,所有人都不說話,那是不可能的,況且止語也不是什麼都不說,是不說廢話、閑話,利益眾生的話,當然還是要說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學雜談 的精彩文章:

佛前供香、花、水、果、蠟燭有什麼含義?
如何增長智慧?

TAG:國學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