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色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楞嚴經淺釋宣化上人
色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宣化上人 講述
L2別明即妄即真(分四)
M1會五陰即藏性 M2會六入即藏性
M3會十二處即藏性 M4會十八界即藏性 M1分二
N1總征 N2別釋
今N1
【阿難!云何五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阿難!云何五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阿難哪!為什麼我說「色、受、想、行、識」這五陰的來源,都是如來藏妙真如性呢?我告訴你!
N2別釋(分五)
O1色陰 O2受陰 O3想陰 O4行陰 O5識陰 O1分三
P1舉喻合法 P2就喻詳辨 P3結妄歸真
今P1
【阿難!譬如有人,以清凈目,觀晴明空,唯一晴虛,迥無所有。其人無故,不動目睛,瞪以發勞。則於虛空,別見狂華,復有一切狂亂非相。色陰當知,亦復如是。】
阿難!譬如有人,以清凈目,觀晴明空,唯一晴虛,迥無所有:好像有人──這不是目有赤眚那個人,用他沒有毛病的眼睛看這萬里晴空,就只有一個沒有雲彩的虛空,沒有旁的,它「迥無所有」,什麼都沒有!「迥」,就是迥然,沒有東西那個樣子;在這虛空里什麼都沒有,如來藏也就是這個樣子!在如來藏裡頭,你真明白了,什麼都沒有;那也就像萬里晴空,萬里無雲。你看虛空,就是一個虛空,迥然沒有一物。六祖大師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也就是如來藏這個境界。
其人無故,不動目睛,瞪以發勞:「其人」,即是前邊所說那一個人。他以清凈目來看虛空,虛空是什麼也沒有的,只有一個虛空。現在這個人無緣無故的,他眼睛不動彈,就這麼睜眼直視,往前看這個虛空;看久了,他也就生出一種疲倦來了──這叫「發勞」。「瞪」,就是睜著眼睛直視,眼睛不動彈。
則於虛空,別見狂華:他看著時間久了,這虛空就看出東西來;他在這個虛空里見著很多的華──狂華。什麼叫「狂華」呢?狂華就是不實在的。為什麼有狂華呢?就因為他看的時間久了,瞪以發勞,所以就有種種的狂華出現。
復有一切狂亂非相:不單有狂華,而且有很多很多沒有見過的這種東西,五顏六色。「狂亂非相」,這在虛空裡頭現出種種的形象,都是似是而非的。或者單單見著一個畜生的頭有人的身體,或者見著人的頭有畜生的身體。在這虛空裡頭,見著很多不合乎理的種種形象,根本就沒有見過的。為什麼有這一些不合理的形象呢?都因為「瞪以發勞」,由於眼睛看虛空看得疲倦了,於是就發花了,就看見種種的狂華,及這種狂亂的非相。那麼,這種情形,就是這個色陰的道理。
色陰當知,亦復如是:所以這個「色陰」,你應該知道,它也是這個樣子。我們現在看見世界上這一切有形象、有形質的東西,都認為是實有的;實際上,也就等於這個瞪以發勞,在虛空里見著狂華,是一樣的道理。
P2就喻詳辨
【阿難!是諸狂華,非從空來,非從目出。
如是阿難!若空來者,既從空來,還從空入;若有出入,即非虛空。空若非空,自不容其華相起滅;如阿難體,不容阿難。
若目出者,既從目出,還從目入;即此華性,從目出故,當合有見。若有見者,去既華空,旋合見眼;若無見者,出既翳空,旋當翳眼。又見華時,目應無翳,云何晴空,號清凈眼?】
【編按】「清凈眼」亦有經本作「清明眼」。
阿難:你要知道,這個色陰的來源,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阿難!是諸狂華,非從空來,非從目出:這一切的狂華和那狂亂的非相,不是從空裡邊生出來的,也不是從眼目裡邊生出來的。
如是阿難:像前邊我所說這個道理,阿難!你要知道!若空來者,既從空來,還從空入:如果說這個華和狂亂非相,是從空裡邊生出來的話,那麼它回去的時候,還要回到虛空里去。若有出入,即非虛空:若是這個狂華從虛空裡頭能生出來,又能回到虛空裡頭去,虛空怎麼叫「虛空」呢?虛空裡邊什麼東西都沒有的,若有出、有入,就是虛空裡邊還有東西,那就不能算一個虛空了!
空若非空,自不容其華相起滅:這虛空假設不是虛空的話,那華相也沒有地方生出來,也沒有地方再滅回去。好像什麼呢?如阿難體,不容阿難:就好像阿難你這個身體,你不能說再有一個阿難到你身體裡邊來。虛空裡邊沒有東西,所以這個華不是從虛空里來的;也就好像你阿難是一個身體,不會再有什麼東西可以進到你這個身體裡邊,你是不能容納外邊的東西的。
若目出者,既從目出,還從目入:假設你說這個狂華是從眼目中生出來的,既然從目可以出得來,就還要能回到眼睛裡去。即此華性,從目出故,當合有見:那就這個華的性質來講,因為它從眼睛出來的緣故,它應該有一個見性。
若有見者,去既華空,旋合見眼:假設這個空華有見性的話,華出去了,這眼睛裡就沒有華了;華再回來的時候,這華就應該看見眼睛。若無見者,出既翳空,旋當翳眼:那麼假設狂華是不能見的話,這華出去的時候,它障礙虛空;華若回來的時候,它應該障礙這個眼睛。因為你眼睛裡什麼都放不下去的,如果這空華再回到你眼睛裡來,你那眼睛往什麼地方放它呢?
又見華時,目應無翳,云何晴空,號清凈眼:又者,你見到華的時候,華已經離開眼睛,你眼睛應該沒有翳子,沒有一種障礙物;那為什麼看到晴空,才叫「清凈眼」這個名字呢?這個「清凈眼」,可以有兩個解法:也可以說這個晴空是清凈眼;也可以說自己的眼睛是個清凈眼,因為沒有翳子。
P3結妄歸真
【是故當知,色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是故當知,色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因為這個,所以你就應該知道,這個色陰本來是虛妄的,也不是由因緣而有的,也不是一種自然性。那麼也非因緣,也非自然性,究竟是什麼性呢?是如來藏那個妙真如性。
【編注】恭錄自《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宣化上人講述)


※閻羅王也管不了參禪的人
※你一念〈楞嚴咒〉天地護法善神都要執行你的命令
TAG:楞嚴咒專弘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