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里皮&希丁克沒有交集的平行線

里皮&希丁克沒有交集的平行線

記者馬德興述評

當里皮9月3日率領國足在廣州集中,5日直飛多哈,為明年1月亞洲杯做熱身賽準備時,希丁克從荷蘭而來,3日抵達雲南曲靖觀看四國賽。這是兩條完全不同的飛行線路圖,一個忙於國足,一個忙於國奧。10年前世界足壇炙手可熱的兩大名帥今天同時來到中國,執教兩支國字型大小隊伍,這是外界未曾料到的。

回顧中國足球職業化發展進程,「奧運戰略」與「衝擊世界盃」之間的糾葛與矛盾始終貫穿其中。時至今日,當我們面對里皮與希丁克這兩位年逾古稀的老帥,同時來到中國足壇「淘金」的現實時,可以清晰地看出:這種糾葛與矛盾仍在延續。

職業足球看重奧運並不是壞事。以同為東亞的韓日為例,同樣面臨奧運與世界盃的雙重壓力,但始終能夠雙線作戰並取得「雙贏」,從2000年悉尼奧運會至今,每一屆奧運會的亞洲代表中都有韓日,甚至在倫敦奧運會上雙雙闖入四強。但是,中國足球卻只有「雙敗」。同樣的,西亞地區也很難像韓日那樣雙贏。這其中很重要一個原因就是韓日兩國「國字型大小系列隊伍技戰術風格統一」,已形成了自己的成功「體系」。

此前中國足球在一定程度上將「奧運會」和「世界盃」割裂開來,典型的案例就是2004年,中國足協在世界盃預選賽和奧運會預選賽的雙重壓力之下,要求阿里·漢執教的國足不得從沈祥福執教的81年齡段國奧隊中抽調隊員。無奈之下,阿里·漢只能從85年齡段國青隊中抽調周海濱、馮瀟霆、趙旭日等三名未滿20歲的球員,帶著他們參加了2006年德國世界盃預選賽小組賽。

差不多一年半之前,中國足協開始實施「大國家隊」計劃,借鑒歐洲各國普遍採用的模式,準備將各級國家隊統一起來。但是,大國家隊計劃只是覆蓋到國家隊、國家二隊及U23國足這三支隊伍身上,往下則因為中國足球管理體系、管理模式存在的現實問題,無法延伸。隨著U23國足今年接連在亞青賽和亞運會折戟,「大國家隊」也就無法繼續。中國足協則早早開始新行動,於是便有了希丁克執教國奧隊這一幕。

未來國足與國奧兩隊之間重點是否會有傾斜?用人如何協調?誰有優先權?那些可能的「雙跨」球員如何在不同球隊之間適應不同的技戰術打法與要求?顯然是管理者、兩位教練必將遇到的問題。至少從現在到明年裡皮合同到期的這段時間,不管是里皮還是希丁克,他們都需要對自己的合同負責,對自己的工作負責,兩位大牌執教國家隊和國奧隊看上去很美麗,但是可能遇到的一些具體的問題,沒有經歷過的人士顯然難以理解其中的艱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體壇周報 的精彩文章:

祝賀日本致敬韓國 但亞洲足球仍任重道遠
王磊八段解說百靈杯陳耀燁勝芝野虎丸之局

TAG:體壇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