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代英雄的集體沉浮

一代英雄的集體沉浮

原創:楊博

時勢造英雄,不同的時代,英雄的風範也有不同。同樣的時代,有老英雄謝幕,也有新英雄崛起。而英雄頻繁謝幕和崛起的時代,多為亂世。

在盛唐華麗的外衣籠罩下,英雄只存在於送往朝廷的捷報和邊塞詩人筆下,對深處內地的人們來說是那麼的遙遠。人人沉浸在太平盛世的美夢中,夢想著娶妻生子、出人頭地,從沒想過自己有一天突然成為自己仰望的那類人。

755年,蓄謀已久的安祿山以討伐楊國忠為借口,發動契丹、奚、同羅、室韋等各族人馬十五萬,從范陽浩浩蕩蕩起兵南下,一時間「煙塵千里,鼓噪震地。」河北的老百姓哪見過這樣的陣勢,還沒來得及反應,叛軍就呼嘯而至。大軍所過之處,地方官不是開門投降就是棄城而去,一座座城市陷落,一顆顆人頭撲地。

一代英雄的集體沉浮

安祿山,圖片來自網路

京師震動,李隆基開始部署平叛,儘管他更信任自己的兒子們,但在出征討逆這件事上,能獨當一面的大將才是上上之選。幾番思量,他已經有了初步的人選,其中一個就是剛到長安的安西節度使封常清。

悲劇始於大話

封常清是一個實現大唐夢的典型代表,也是官方主流媒體重點宣傳的人物。他年輕時家貧貌丑,靠著一股韌勁勉強投入高仙芝麾下。高仙芝起初並不待見他,直到封常清草擬了一份非常漂亮的戰報後,才得到高的垂青。封常清追隨高仙芝,大破連雲堡,擊敗吐蕃,收服小勃律、朅師國,威震西域。怛羅斯之戰失敗後,高仙芝調離安西入京,不久封常清接任安西四鎮節度使。第二年,封常清征戰大勃律,大獲全勝,扭轉了怛羅斯之戰帶來的被動局面。可以說,封常清是繼高仙芝之後又一位頗有才幹的將軍。

一代英雄的集體沉浮

封常清,圖片來自網路

封常清作戰假想,圖片來自網路。

安史之亂爆發後,封常清入朝。唐玄宗詢問破敵良策。一向在西北所向披靡的封常清大概沒有時間研究自己昔日的同僚,當面對詢問的時候,他臨場發揮,大包大攬,認為只需前往東京,打開府庫,招募勇士,不日就能將安祿山的頭顱獻上。這樣天才大膽的想法很符合浪漫天子的胃口,李隆基龍顏大悅,欣然批准。

封常清到東京後,半個多月時間,招募了六萬多人,就等著安祿山上門了。

安祿山大軍從河北殺到河南,破陳留,陷滎陽,所過之處,無不毀滅殆盡。封常清屯兵武牢,與安祿山大軍大戰一場。由於封常清所招募的士兵多為平民百姓,其中頗有好吃懶做的無賴之徒,他們都沒有接受任何軍事訓練,也沒有臨戰經驗,故面對虎狼之師,難免一敗塗地。封常清屢戰屢敗,最終丟失洛陽,投奔已經到陝郡的高仙芝。

此時的高仙芝是五萬大軍的首領,頗有實力。封常清吃了幾場敗仗,頭腦終於清醒過來,他分析形勢,鑒於安祿山鋒芒正盛,建議高仙芝退守潼關。高仙芝更不是等閑之輩,他同意封常清的建議,二人任安祿山攻取河南,只是把守潼關堅城。

潼關之險,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面對高高的關城,安祿山也無可奈何,再加上皇帝癮發作,忙著稱大燕國皇帝,就暫時將潼關放在一邊。此時,唐玄宗已經開始調集戰鬥力強的西北邊軍從駐地開來,又出內府錢財,募集十一萬市井之兵,派兩個兒子任節度使出擊。在河北,顏杲卿和顏真卿秘密聯絡,暗中積蓄力量,準備擾亂安祿山的後方。李光弼和郭子儀帶領著朔方軍則有序推進。

一切似乎向好的方面發展。

如果潼關不失,各方合圍之力聚齊,安祿山便沒有用武之地。然而,不是每個人都能從大局出發行事。就在高仙芝、封常清堅守潼關之時,作為監軍的宦官邊令誠公報私仇,向唐玄宗李隆基告黑狀,稱封常清動搖軍心,高仙芝丟棄土地且涉嫌貪污軍糧。李隆基大怒,沒有去查清真相,也沒有給二人分辯的機會,就派邊令誠到軍中監斬二人。封常清死前上表,請李隆基不要輕視安祿山。高仙芝則大呼冤枉,他的士兵也齊聲喊冤,但無濟於事。

安祿山未做半分努力,大唐就失去了兩員大將,儘管如此,朝廷上下竟然一片樂觀,認為安祿山不日必敗。他們不缺領兵的將領,幾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一個人身上,這位就是大唐超級網紅——哥舒翰。

一代英雄的集體沉浮

哥舒翰

對哥舒翰,中國人並不陌生,在當時的西北,他與高仙芝、封常清長期佔據實力榜三甲。哥舒翰在吐蕃的功績世人傳唱,甚至有人還為他寫了一首網紅詩「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一個保家衛國的英武大將的形象鮮活呈現。

我本有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哥舒翰此時有心無力,他開始時並沒有接受任命。原因很簡單,因為此時的哥舒翰正在養病,實在不宜統兵。然而他太閃耀,李隆基如果不用他就下不了台,就強令哥舒翰接令。哥舒翰沒法,到潼關之後,將軍權委派給御史中丞田良丘,田自知沒有能力,就將步兵和騎兵的權力分開,分別交予他人,造成步騎不和。加上哥舒翰帶兵從不體恤士兵,士兵都沒有鬥志。

即便如此,如果繼續堅守潼關不出,潼關就能難被打破。哥舒翰堅守潼關本沒有問題,問題出在他與楊國忠的關係變化上。

網紅的覆滅

哥舒翰此前與安祿山關係不和,楊國忠與安祿山更是死敵。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哥舒翰就這樣與楊國忠走到了一起。在楊國忠的提攜下,哥舒翰一路上升,兩人關係自然越走越近。隨著哥舒翰軍權在握,又擔任了左僕射的大官,楊國忠隱隱覺得有些不舒服。哥舒翰誣告安祿山的族弟安思順謀反,造成安思順一家被殺的殺,流放的流放。一個大將玩起了陰謀,以陰謀起家的楊國忠想到這裡就脖子上涼涼。

偏在此時,又有人向哥舒翰建議,既然安祿山是沖楊國忠來的,何不學習漢景帝殺晁錯,殺掉楊國忠讓安祿山沒有借口?哥舒翰也有此意,但沒有行動。這樣的話傳到楊國忠耳朵里,他更加害怕了。於是,楊國忠一方面自保,另一方面奏得唐玄宗同意,派手下掌握了一支軍隊駐紮在霸上以防哥舒翰。哥舒翰心知肚明,以強硬手段將此支部隊吞併。

從此,二人各自防備,分道揚鑣,大唐高層內部出現裂痕。

當時的形勢逐漸對唐軍有利,李光弼和郭子儀在河北地區接連打敗了史思明,切斷了范陽和安祿山之間的交通線,南下江淮的道路又被張巡阻隔,安祿山攻打潼關半年仍未拿下,免不了焦躁。李隆基君臣沉浸在勝利在望的喜悅中,希望哥舒翰能主動出擊,將安祿山合圍。哥舒翰深知唯有堅守才能看到曙光,一旦出擊必然落入圈套,奈何李隆基就是不聽,楊國忠在旁煽風點火,一個勁催促哥舒翰出關。

哥舒翰知道,抗命就意味著落個和高仙芝、封常清一樣的結局。如果聽命而行,之前的努力白費不算,自己一樣生死未卜。兩難之下,頂著偉丈夫光環的哥舒翰哭著率兵離開了作為屏障的潼關,奔向安祿山為他安排的三四千老弱。果然不出所料,哥舒翰中了埋伏,十幾萬大軍被打殘,自己也成了階下囚。

如果哥舒翰最後慷慨赴死,將繼續收割粉絲。可惜,被俘後的哥舒翰氣概全無,形象盡毀,他非但沒有反抗,反而一個勁向安祿山求饒,還寫信勸昔日戰友投降。這樣的做法在全國引起嘩然,哥舒翰從萬人敬仰變成人人唾罵,只用了幾天時間。安祿山對這個紙糊的英雄很失望,就將哥舒翰囚禁起來。自此,網紅男子、常勝將軍哥舒翰的形象完成了180度大逆轉,連杜甫在《潼關吏》中寫道「謹囑關防將,慎勿學哥舒。」

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的隕落,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終結。那種開疆拓土的大時代、揮斥方遒的大氣魄隨著他們一去不復返。

誰是大英雄

潼關陷落,長安城隨之被攻破,玄宗逃往蜀地,楊國忠被殺,楊貴妃被賜死,太子奔向靈武即位,一連串的大變革讓世人目不暇接。無論朝堂還是江湖,大家都渴望有那麼一個人能力挽狂瀾,扶江山之既倒。

其實,早在戰亂爆發,國人的眼睛就在四處搜尋,顏杲卿和顏真卿CP曾一度爆紅,無奈顏杲卿最後被殺,顏真卿功力有限。他們也見證了李光弼、郭子儀的崛起,並看著他們一路打怪升級,無奈穩紮穩打沒有多少看頭,時間長了免不了審美疲勞。

好在還有一對組合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他們從小人物一躍成為國家英雄,有關他們的報道多次衝上大唐新聞頭條,有關他們的事迹成為坊市和鄉村津津樂道的話題。這對組合就是張巡和許遠。

小人物的逆襲

那時候,張巡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真源縣令,許遠是睢陽太守。安史之亂爆發後,張巡的上司,譙郡太守投降,他憤而組織義軍反抗,雖只一兩千人馬,但幹得風生水起。張巡軍奪下已經投敵的雍丘後,堅守六十多天,與令狐潮大小三百餘戰,始終沒讓對方得到便宜。隨後,叛軍任命的河南節度使李庭望親自出馬,與令狐潮攻打雍丘,仍然無功。既然打不下來,那就合圍,不久,他們就在北、東形成了包圍之勢,接著,叛軍又進攻雍丘南方的寧陵。一旦寧陵失手,雍丘不保。張巡審時度勢,主動放棄雍丘,退守寧陵,與睢陽太守許遠、城父令姚誾等合兵。

兩軍在寧陵西北大戰,一晝夜下來,兩萬叛軍丟下一萬具屍體,倉皇而逃。因軍功卓著,張巡被唐肅宗任命為河南節度副使。張巡派人向虢王李巨請求嘉獎有功的部將,得到的除了空頭委任狀外,沒有任何財物。氣得張巡跳腳寫信大罵:「宗社尚危,圍陵孤外,渠可吝賞與貲?」李巨依然無動於衷。

一城牽動全局

757年正月,安祿山被親信嚴庄所害,安慶緒即位,安史之亂進入新時代。

一代英雄的集體沉浮

誰也沒想到,在接下來的歲月里,小小的睢陽城能成為安史之亂最牽動人心、萬眾矚目的焦點並載入史冊。

叛軍首領的改變帶來了新一波的進攻潮。剛即位的安慶緒派尹子奇擔任河南節度使,率兵十三萬,務必拿下睢陽城。消息傳來,睢陽太守許遠立即向張巡求救,張巡立即帶領三千士卒進駐睢陽。許遠的軍力有三千八百,加上張巡所部,一共六千八。以六千八對十三萬,無異於以卵擊石。然而就是這樣懸殊的兵力,竟然與敵軍僵持了10個月。

十三萬大軍猛撲睢陽,六千八將士奮力堅守,兩軍晝夜爭奪,一天交戰二十餘次,十六天下來,尹子奇的大軍損失兩萬餘人,被迫進行修整。

張巡的指揮能力有目共睹,人人信服,許遠主動將睢陽城的指揮權讓給張巡,自己甘願負責糧草、軍械等後勤事務。

兩個月後,到五月份,尹子奇捲土重來,還沒站穩腳跟,張巡就主動出擊,打了他一個下馬威。隨後的日子裡,兩軍膠著,你來我往。張巡一看,如果一味固守,自己遲早要油盡燈枯,不行,得想招。

有一天傍晚,張巡下令軍士擂鼓吶喊,做出出擊的樣子。累了一天的叛軍得到消息,立即做好迎敵準備。然而直到第二天早上,張巡並未出動,反而將隊伍解散。尹子奇軍鬆了一口氣,眾將士紛紛回營休息,沒想到張巡真的帶領南霽雲、雷萬春等十餘將各領五十騎兵殺向尹子奇大帳。一時間,燕軍大亂,死傷無數。但是苦於不認識尹子奇,張巡他們無法實施斬首行動。怎樣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尹子奇?張巡想出一計,他下令大家將蒿桿削尖為箭射向敵軍。燕軍發現後,以為對方沒有箭了,紛紛向尹子奇報告。尹子奇暴露了。這時,張巡向南霽雲使個眼色,南霽雲一箭射出,正中尹子奇眼部。待張巡他們殺到,尹子奇已被救走。

大難不死的尹子奇兩個月後捲土重來,張巡許遠嚴正以待。從正月到七月,睢陽城已經守了半年多,士兵嚴重不足,三萬石糧食早已告罄,張巡無奈實行嚴格的配給制,每位士兵一天只能分到二兩米,只能自己找樹根之類摻著充饑。然而戰鬥任務絲毫不減,反而有加重趨勢。失去一隻眼睛的尹子奇戰術為之一變,學會了使用多種戰術和器械組合,形成很兇猛的殺傷力。

尹子奇首先出動的是大型的攻城利器——雲梯。這種雲梯,並非普通的梯子,而是下面裝著輪子,上面是高塔,與城牆齊平,塔上可藏二百人,一旦靠近城牆,塔上的士兵入城將如履平地。張巡見狀,秘密在城牆上設置隱蔽洞口,每三個對付一輛雲梯,令它進退不得,再施以火攻,將雲梯與上面士兵一併焚燒。

尹子奇放棄了雲梯,轉而出動能防弓箭的「木驢」,張巡則令人將桶鐵熔化成水,從城牆上澆下來,將「木驢」與士兵一起燒掉。尹子奇又派人砍伐樹木堆於城下,再在上面覆蓋沙包修建蹬道,張巡白天按兵不動,到晚上暗中派人將引火之物藏在木材下面。十幾天後,蹬道修好,尹子奇還沒使用,張巡就派人將木材點燃,衝天大火燃燒了二十幾天,尹子奇沒有一點辦法。

進攻不行,尹子奇就實行長期圍困的政策,他在城外挖了三道壕溝,準備讓睢陽守軍餓死,這一招其實是最要命的。七月中旬,張巡軍徹底斷糧,最後連樹皮等物也快沒有了。張巡派南霽雲殺出城去,向臨淮節度使賀蘭進明求援。然而賀蘭進明為保全自己,死活不施以援手,反而安排宴會,想以聲色美食來收買南霽雲。宴會上,南霽雲滴酒未沾、筷子未動,眼看毫無希望,悲憤之下砍下指頭,上馬出城而去。回去的路上,他前往寧陵,將那裡的三千守軍全部調出,殺向睢陽。

八月三日,三千士卒沖入圍城大軍之中,待到進入城中,已經只剩一千了,這就是唯一的援軍。

所有的將士明白,他們最後的日子到來了。

最後的堅守

沒有吃的,大家就吃馬,馬吃完了,就捕捉麻雀老鼠,都吃盡了,張巡就把自己的愛妾殺了供士兵分食,許遠將自己幾個家奴殺了變成軍糧。上行下效,極度飢餓、極度緊張的士兵一個個變成了魔鬼,他們開始在城中殺人做軍糧,先是女人,後是老人和小孩,一時間,睢陽成了魔鬼之城,人間地獄。紅了眼的士兵嚼人肉為尋常,人骨隨意丟棄,城中到處瀰漫著死亡的氣息。

從八月到十月,尹子奇也沒閑著,進攻仍舊不停,十月初九,尹子奇的人馬如願登上了睢陽城頭,迎接他們的是奄奄一息、已經拿不動武器的殘兵和四百倖存百姓。其中包括讓尹子奇咬牙切齒的張巡、許遠、南霽雲等人。

燕軍如獲至寶,將張巡押到尹子奇面前。獨眼望著這個只剩半條命的將領,嘴角露出一絲獰笑,冷氣中夾著一句話:「聽說你每次作戰都能把牙齒咬碎,為何如此?」張巡迴答:「我用正氣吞併逆賊,奈何力不從心!」尹子奇用刀撬開張巡的嘴巴,發現只剩三四顆牙齒。

尹子奇見勸降不成,就用刀脅迫,張巡就是不降。他們接著脅迫南霽雲,南霽雲一聲不吭。張巡大叫:「南八,男兒一死而已,不要向不義的人投降!」南霽雲勉強笑了一下,對張巡說:「你是了解我的,豈敢不死!」張巡、南霽雲等三十六人一同遇害。許遠被押到偃師,也是不屈遇害。

到底有什麼意義?

張巡到底是英雄還是魔鬼?他的堅守到底有什麼意義?

雖然守了10個月,但睢陽城到底被攻陷了,付出那麼大代價,換來的不是勝利,而是徹底的失敗,到底值不值得?尤其是張巡等兩個多月以人肉充饑,無論在當時還是後世都引發了激烈的爭論。

有一個大臣李翰,面對朝堂爭執,實在看不下去了,就寫了一篇有名的《進張巡中丞傳表》,其中描述了張巡的戰功,並言道「江淮所以得保全者,巡之力也。」對張巡守睢陽的意義,文中言「若無巡則無睢陽,無睢陽則無江淮,賊若因江淮之資,兵彌廣,財彌積,根結盤踞,西向以拒王師,雖終於殲夷,而曠日持久。國家以六師震其西,巡以堅壘扼其東,故陝鄢一戰,而犬羊北走,王師因之而制勝。聲勢才接而城陷,此天意使巡保江淮以待陛下之師,師至而巡死也,此巡之功大矣。」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也對張巡掩不住的讚譽,謂其「控扼天下之咽喉,蔽全天下之大半,使其國家定於已傾,存於既亡,斯可謂之功矣。」

簡而言之,睢陽的地位實在太重要了,睢陽保衛戰的堅持實在太重要了。

睢陽保衛戰的價值

睢陽是通向江淮地區的要道,而江淮是唐朝的重要財富來源地。一旦江淮地區被攻破,大唐就失去了賴以生存的能量,因此,守住睢陽,就是給了大唐重新振作的機會。睢陽丟失,大唐不保。正因為有了睢陽,江淮的糧食、賦稅得以源源不斷的供給朝廷,維持了政府和軍隊的正常運轉,為反攻積蓄了力量。

睢陽的堅守吸引了十幾萬叛軍,大大減輕了官軍收復長安、洛陽的壓力。事實上,張巡等被殺之時,長安已經被收復一個多月,十天之後,洛陽也被收復。張巡的抵抗,為朝廷爭取了寶貴的反攻時間。

更深遠的意義在於:張巡、許遠的堅守,使江淮地區免受戰爭破壞,其政權始終掌握在朝廷的手中。大唐雖然經歷了安史之亂,元氣大傷。但是因為手中有江淮地區的財富和人口支撐,即便內憂外患,始終屹立不倒,又延續了一百五十多年,直到黃巢起兵、朱溫滅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