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史上最痴情的皇帝,不納一嬪妃,眾臣笑:懼內,他霸氣回9個字

史上最痴情的皇帝,不納一嬪妃,眾臣笑:懼內,他霸氣回9個字

原標題:史上最痴情的皇帝,不納一嬪妃,眾臣笑:懼內,他霸氣回9個字


今天我們來看一下宋朝的一位很特殊皇后——高皇后。


高太后,亳州蒙城(今安徽省蒙城縣)人,宋朝名將高瓊是她的曾祖父,曹彬是她的外曾祖父,北宋一代賢后曹皇后是她的小姨,她從小就在這位賢后身邊長大。元豐八年(1085年)神宗病逝,宋哲宗繼位,因宋哲宗年幼,無法親政,於是高太后以太皇太后身份垂簾聽政。高太后垂簾聽政期間,沒有巨大的政績,主要是支持司馬光廢除宋神宗的新政。但高太后自覺抑制外戚高家的舉動卻是值得稱道的,這也是宋王朝比較普遍的特徵,雖然歷代太后垂簾聽政卻都沒有外戚專權的現象,終其一生,高太后為後人所知曉的還是她與宋英宗的完美愛情。



說起這份發生在帝王家的曠世奇戀,媒人還是宋仁宗和曹皇后。景祐二年(1035年),宋仁宗由於沒有嫡親子嗣繼承大統,決定把四歲的侄子(濮王趙允讓的兒子,他在濮王諸子中排行十三,仁宗在位時長輩皆喚他"十三」,仁宗為了鍛煉他的能力,便封他為團練使,因此十三團練也是指趙曙)宗實接人宮中,由曹後撫養,打算把他作為繼嗣。這時候,曹皇后也把她妹妹生的女兒高滔滔作為養女,養於宮中。


當時宮中人稱高氏為"皇后女」,宋仁宗實為"官家兒」,由於兩人年紀相同,天天在一起玩耍,隨著年齡的增長,漸漸產生了感情。有一天,宋仁宗對曹後說:「我們都沒有子嗣,十三和滔滔從小一起在你身邊長大且感情深厚,如果由你我做媒讓他們結為夫妻,這不是一件喜事嗎?」曹皇后其實內心也是這般計劃的,欣然同意。


於是,慶曆七年(1047年),十六歲的高氏與趙宗實結婚,當時宮中稱"天子娶婦,皇后嫁女」,二人的婚姻一直被傳為美談。這青梅竹馬的一對成婚後,很是恩愛。高氏婚後被封為京兆郡君,在濮王府,他們生活了近十五年。


那麼兩人的感情好到什麼程度呢?在《宋史》《長編》《續資治通鑒》乃至其餘宋代筆記里都沒有宋英宗晉封妃嬪的記載,在蔡京之子蔡絛所著的《鐵圈山叢談》中曾提及英宗「左右無一侍御者」。這說明宋英宗很可能沒有妃嬪,只有高皇后這一位妻子。



身為帝王的趙曙面對後宮的三千佳麗竟然都不曾動心。在趙曙的眼裡也只有高氏。兩個人的感情,完全拋卻和皇帝和皇后這樣的身份,在彼此的眼裡,對方不是什麼九五之尊的皇帝,也不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六宮的掌權者,對方只是自己的愛人而已。後來英宗治平年間,趙曙身體好轉,但皇后仍不讓他臨幸其他的宮人。曹太后覺得不妥,就讓親信悄悄勸皇后:「官家即位已久,如今身體又已痊癒,怎麼可以左右無一侍御者呢?」高皇后聽後頗不高興,回答說:「去跟娘娘說,我嫁的是十三團練,又不是嫁他官家!」


可見,在高氏的眼裡,趙曙只是自己初識的宗實,只是自己的夫君而已,而不是什麼皇上。趙曙與高氏婚後婚姻生活美滿,兩人共生育了四子四女。皇帝所有的子女皆由皇后所出,後來即位的宋神宗,就是高氏所生。宋代帝王的子嗣一向不繁盛,而宋英宗和高氏就有八個子女,可謂是兒女雙全,也許這也是上天對二人忠貞的愛情的嘉許。



趙曙雖然有點優柔寡斷,眾臣都覺得英宗乾綱不振,以致皇后強悍如此,甚至因高皇后那番痴情小兒女的話:「去跟娘娘說,我嫁的是十三團練,又不是嫁他官家。」而笑話宋英宗的"懼內」。但是宋英宗霸氣說了9個字:「一生愛一個女人足矣!」


趙曙十六歲時與高氏在宋仁宗與曹皇后的主持下結為夫妻,後來因宋仁宗皇子夭折,又是在曹皇后的支持下得以即位為帝,高氏也順理成章地人主中宮。宋英宗死後,宋神宗繼位登基,但是宋神宗的命也不長,元豐八年(1085年)神宗病逝,宋哲宗繼位,因哲宗年幼,高氏以太皇太后身份聽政。高氏在執政期間雖然沒有什麼突出的政績,但是,卻為後世樹立了良好的典範執政期間,高氏從來是嚴格要求娘家人,不肯逾禮半點,也沒有造成外戚干政的局面,1093年病薨,終年六十一歲,葬於永裕陵,與神宗同處,被稱為一代賢后。


知歷史工作室歡迎您來稿,來稿需是原創首發


謝謝參與支持,讚賞是動力,轉發是鼓勵,原創不容易,請多珍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知歷史 的精彩文章:

史上最霸氣的兩句話,此兩牛人敢在皇帝面前直言不諱,結果亮瞎眼
他是諸葛三兄弟中的「狗」,起兵反叛司馬昭時,犯此錯被誅夷三族

TAG:新知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