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腸道ESD安全、效率與解剖

腸道ESD安全、效率與解剖

2018年8月27日,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李銳教授在鏡道研習平台做了「腸道ESD安全、效率與解剖」的講課。現整理如下,以饗同行。

隨著ESD在中國的發展,很多年輕醫生進入這個領域,新手從哪個部位開始做,哪些部位難度、風險最大?

對初學者來說,胃竇部、甚至整個胃部的ESD,相對來說容易掌握,併發症也是可控的。當然胃底、胃角有一定難度,但只要花足夠時間,或者藉助包括牙線牽引等方法,都可完成,即使發生穿孔,併發症都是可控的。

全國範圍內,圍繞ESD相關的併發症致死、引致醫療糾紛或事故的,多集中在食管和結腸。

早期認為食管ESD很困難,近年隨著王貴齊、周平紅教授等引領者的推廣,食管ESD的操作是可以實現標準化。因為食管是直的,無論在哪個部位,控鏡和操作相對容易掌握。食管一旦造成穿孔,只要在術中已發現,那麼絕大多數可以通過金屬鋏夾閉,或者術後安置支架,只要術中意識到便是可控的。

食管ESD的嚴重併發症,更多是術中未發現,術後繼發縱膈感染。但是說到腸道ESD,真是「幾多歡樂幾多愁」。在結直腸剝離一個十多公分的側向發育型腫瘤,標本一固定、拍個照片、朋友圈一秀,特別有成就感,但是腸道ESD一旦發生併發症,即使在術中用金屬鋏或其他手段夾閉,但術中關閉並不代表術後癒合,術後併發症很多時候不可控。這是因為腸道本身是有污染物的,夾閉的過程中,也許已經有細菌進入腹腔;

另外腸道不規則、蠕動很頻繁,單純金屬鋏夾閉術後恢復過程中可能隨著腸道蠕動再次崩開,腸液進入腹腔造成感染不可控。

因為ESD引起併發症的,一半是腸道的,而腸道的併發症有一半都發生醫療糾紛,其中絕大多數都有賠款。原因在於,腸道ESD一旦穿孔,錯過12小時最佳的外科修補時間——12小時內可單純腹腔沖洗加修補,無需做迴腸造瘺,一旦超過12小時,多行迴腸造瘺。腸道ESD術後迴腸造瘺,在醫療仲裁鑒定時,便從簡單併發症、醫療糾紛變成醫療事故,勢必賠款。所以,腸道ESD是最困難的,一是因為操作困難,二是因為圍手術期管理,特別是術後併發症的處理,也非常特別困難。腸道遲發性出血也不像上消化道那麼簡單,止血過程艱難,所以談談腸道ESD。

換個角度看ESD ,分別代表:Efficiency、Safety、Dissection,效率、安全。ESD全稱內鏡黏膜下剝離術,而非內鏡黏膜下切除術,更多應理解他所指的精細度,對於解剖層次的把握要求更高。從這個意義上說,ESD是建立在安全、效率基礎上的,基於解剖層次的剝離。只有做到這樣,才能快速安全有效完成腸道ESD。

從國內第一批專家去日本學習,包括周平紅教授開始帶領大家開展ESD,確切講是走過了11個年頭,我差不多是第一階段後半程進入了這個領域。那個時候,更多是「勇於嘗試、敢於突破」的一些操作。

我記得第一次看到周教授做胃底間質瘤的全層切除,畫面中看到大網膜時,心跳是加速的。因為內科醫生一旦看到穿孔,是不可控的。所以那個階段,更多是嘗試和突破。接下來,更多單位開始開展,大家聚在一起會分享,完成了多少數量,或者做了環周的食管ESD,挖了多大的瘤、剝離了多發麵積的直腸側向發育型腫瘤,更多是分享挑戰難度的案例。我們一直在說中國和日本的差距很大,但是近幾年,不管大會小會,或者一些年輕醫生,更多開始關注規範化診斷和標準化治療,所以我相信未來幾年,中國的ESD會和日本的差距越來越小。

其實任何一項技術發展,從信息化、汽車到手機,無非都是從粗放到精細化,從無規範到標準化,最終都會走向自動化。李兆申院士牽頭,對膠囊內鏡做了一個工作:同時吞下兩枚可以伸出機械手臂的磁控膠囊,然後通過體外磁控設備操控,一枚相當於拉鉤牽引已剝離的黏膜,另一枚進行切割剝離。就ESD技術的發展趨勢來說,相信在未來可實現體外遙控體內機器人,便可完成ESD。所以年輕醫生現在學ESD是手動擋,晚兩年便是自動擋了。

從最初的個人或者領域,發明ESD和IT刀的小野裕之先生,20年過去了小野裕之先生做ESD依然是大刀闊斧,他的IT刀比作關羽的青龍偃月刀,非常粗放。其他日本專家中我個人比較推崇的是小山恆男等的ESD過程類似庖丁解牛,幾乎是遊離每一根粘膜下血管,進行主動預凝,對肌層幾乎無損傷,同時出血概率非常低。小山恆男教授有一項非常驕人的戰績,便是所做3000多例ESD,無一例穿孔。一開始我也質疑,但只要看過小山教授的操作,就會認為這是必然。

現在很多年輕醫生一開始便說,老師能不能給我多動手的機會。其實就操作本身來說,多久能動手、實際完成多少例操作,其實並不重要。圍繞ESD,很多基本功或者知識結構需要重建。現在內鏡醫生的膽子越來越大,經常去搶外科醫生的飯碗。我們的手已經伸到了外科醫生的領域,但是我們的頭腦、意識、態度、對外科知識的掌握,是遠遠落後於手的。包括最近開展的保膽取石,經胃鏡或者腸鏡。

周平紅教授、劉冰溶教授在開展此類手術前,做過很多動物實驗,他們對於胃、直腸到膽囊路入的解剖、尋找膽囊的路徑,都是有非常堅實的外科基礎。而有的醫生自以為簡單,切開胃壁去找膽囊,結果找了兩個小時找不到膽囊,切開膽囊後大量膽汁流入腹腔、出血。這種情況下,對於外科知識的掌握,包括圍手術期管理、無菌操作觀念不夠的話,勢必造成很多安全隱患。另外,很多併發症,比如挖瘤挖到大血管、周圍臟器,甚至有把動脈瘤或者大血管當做平滑肌瘤等進行挖除的。如果我們在術前通過CT評估,是可以判斷性質、以及與大血管的關係,這樣的導航可以避免發生嚴重的錯誤。

解剖基礎就是手術當中的GPS導航與定位,如果對要操作的手術周圍的解剖結構不清楚,就相當於路盲路痴開車。每一次手術併發症的背後,幾乎都有一個或者幾個解剖盲區。

一個多月前,我接到省內ESD方面熟練的專家電話微信,是一個食管ESD。一看圖片我就意識到,可能是一個食管粘膜下層的嚴重黏膜纖維化,分離後很快進入外膜層、縱膈(縱膈也是疏鬆結締組織,注射後也呈藍色液體墊),繼續操作了一會,血管越來越粗。他最明智的是,當不知道開到哪的時候,就停下來問路。所以他打電話給我,我告訴他應該是穿孔了,然後及時終止了手術,返回病房後胸腔閉式引流引流出500ml新鮮血液,馬上中轉外科手術,及時止血。儘管ESD失敗了,但是患者未因併發症導致死亡,算是迷途知返。所以,如果對周圍結構不清楚,根本不知道走到哪,隨時可能發生危險。

怎樣做到ESD的安全與效率兼顧呢?這就是我強調的,一定要基於消化道解剖,從知識從態度上要有足夠掌握。

了解解剖知識,自己會讀片後還有什麼好處呢?

這是我們蘇州另外一家醫院的年輕專家,他做了一個乙狀結腸ESD,術中發生0.5cm大小的穿孔,用鈦夾夾閉。夾閉後當日出現腹痛,第二天出現發熱,超過38.5℃,有壓痛無明顯肌緊張,外科會診建議可以保守也可以手術。

這位年輕專家把病例發在我們的醫生群里,我感覺得到操作者本身是希望保守的,到底有沒有希望保守則需要讀片。然後他把CT傳到群里,我們可以看到左側乙狀結腸處有金屬亮點,這是鈦夾,通過鈦夾可以定位穿孔位置,鈦夾外側有一圈毛玻璃樣改變CT信號。正常腹腔腸管之間是系膜、大網膜,是不顯影的,如果出現毛玻璃樣改變,就類似於水腫型胰腺炎大量滲出,造成胰腺周圍炎症、脂肪顯影,即毛玻璃樣改變。所以在穿孔周圍看到毛玻璃樣改變,至少說明穿孔周圍有系膜和網膜的包裹。網膜系膜存在的作用就是抵禦外來感染,一旦穿孔,網膜會爬過來去包裹,這是機體一個保護性反應。所以這個患者體溫不繼續上升、腹膜刺激征不繼續加重、血象不持續性上升,有網膜包裹,是可以保守的。

後來該患者經過密切觀察,抗感染支持保守治療成功。所以說,讀片是非常重要的。

再看另一個案例。

這是國內一個醫院舉行的小型沙龍,請我去做演示。這張圖來看是一個比較典型的胃底穹窿部間質瘤,但是切開黏膜後未找到瘤體。之前也有類似案例,我們考慮很可能是浸潤腹腔或者膈肌的病灶,於是我們做了主動的全層切開,鏡子伸到腹腔,看到是一個起源於膈肌的腫塊。第一反應可能是副脾,鏡子稍往右轉看到的確是脾臟樣結構,考慮副脾可以不切除,但是手術適應症一定要在術前把握,術中可做可不做時,絕大部分時間還是選擇做,於是我們把它切下來了。切割過程本身並不複雜,切完後我們關注病理,病理報告不是副脾而是副肝。這是我第一看到副肝的病灶。回過頭來看CT,箭頭所指胃底間質瘤可能的位置,所看到的胃底結節的信號密度與肝臟是完全一致的,如果是間質瘤在增強造影時應顯示低密度。但是術前CT也是結合我們的內鏡初步印象,診斷了間質瘤。回過頭來看,CT即可提示不是間質瘤而是副肝,那麼這個ESD手術就可以不做。這就是讀片的質量控制的問題。

在日本,一旦發生因為醫療行為導致的不明原因的死亡,法律規定必須進行屍體解剖。這是02年日本早期開展ESD時,胃體早癌ESD術後第三天患者死亡的案例,按慣例屍體進行了解剖,答案等下揭曉。當時發生穿孔後,他們花了將近一個小時時間,用了30多枚鈦夾夾閉,但是整個過程中沒想到去放氣。右邊的片子是術後第二天大量膈下遊離氣體。該患者最後屍體解剖證實的死亡原因是:腹腔間隔室綜合征。當腹腔內大量氣體積聚、壓力增高後,會彌散進入後腹膜,而後腹膜快速壓力上升,會造成腎臟灌注不足,進而誘發MODS(多臟器官能衰竭)。正是由於這樣一個案例,日本對於穿孔進行了理念的更新和技術的創新,也就是發生穿孔後首先想到的不是修補,而想到的應該是放氣,同時使用UCR CO2裝置也可以對術後氣體併發症有好的控制。

腸道ESD廣義來講包括十二指腸、空腸、迴腸、結腸、直腸。

為什麼說腸道ESD困難呢?

首先,位置很特殊。

腸道的肌層非常薄,而且天然有很多生理折角。

另外,腸管浮動不固定,特別是在操作過程中,如果沒有進行氣管插管,沒有控制呼吸的話,隨著呼吸運動,腸管遊離度非常大,相當於做胃的ESD是靜止靶,而腸道ESD則相當於移動靶。

還有,腸道並非每個部位均可以進行倒鏡操作。如果能進行倒鏡鏡身是穩定的,不能進行倒鏡則會帶來控鏡困難的問題。腸道的病灶,比如一些巨大的側向發育型腫瘤,已經剝離的黏膜容易堵塞管腔,影響手術視野和操作。

黏膜下層相對比較薄,液體墊儲存的時間不夠久,已經剝離的病灶彈性回縮,也會影響視野;

另外環周切開後黏膜下注射的效果相對比較差。因為這樣一些原因,就帶了腸道ESD「三高」——高難度、高併發症率、高複發率。

首先來看十二指腸,十二指腸穿孔尤其是降部,往往導致後腹膜腔感染,腹部體征不明顯,常主訴腰痛。

去年我們團隊連續發生了兩例十二指腸降部ESD穿孔。

一例是我做的,這個患者術中有發現肌層損傷,但未穿孔,我們使用了金屬架夾閉,到了晚上患者主訴腰痛,值班醫生查體腹部軟的,也沒有發熱,但是沒有向我彙報,次日患者家屬主動聯繫我說患者一直腰痛,我說有發熱嗎,他說38℃,其他無特殊,當時我就意識到了,如果是腹痛便罷了,如果是腰痛,則要考慮穿孔。這時拍片不行,需直接做CT,CT診斷的確是後腹膜穿孔。我們直接轉外科,如果直接開刀只能切開引流,顯然也是嚴重併發症,該患者目前情況包括體溫血象等等,還有保守的機會,所以在外科病房保守了一周,最終還是進行了外科手術。一旦後腹膜穿孔,要做外科手術,除了穿孔當時直接外科手術可以進行修補之外,後期手術一定是膽囊造瘺、空腸造瘺、胃造瘺。這位患者經過外科造瘺術後一個月痊癒出院,也沒有糾紛。

但是另外一例,當天晚上患者就主訴腹痛,第二天明確穿孔行外科手術,最終發生糾紛、賠付。我個人做過8例胃竇病變累計幽門管、十二指腸球部的ESD,胃這一側相對比較好處理,但是十二指腸球部一側需利用倒鏡來完成,這是比較困難的。

有幾點經驗分享:

需選用角度最好的治療內鏡,如果治療內鏡還是不能順利倒鏡,可能需要換成更細的Q260胃鏡,仍不能順利倒鏡,可能需要取掉透明帽,還是不行則需改變患者體位。如果能夠倒鏡成功,操作就能夠更加順利。

這位患者很幸運,通過胃腔內剝離聯合十二指腸球部倒鏡操作,幽門部留了一小條粘膜,剝離下來幾乎是一個環周。當時意識到可能會出現幽門管狹窄,給他口服了激素,一個月後患者果真出現了幽門梗阻。這時想到的自然是擴張,事實上幽門管狹窄擴張比食管狹窄擴張風險更大,因為幽門管順應性更差。當時用的是最小的球囊,稍微擴了一下以後,感覺不對,穿孔了,這時沒有夾閉的可能,放置架也不現實,因為十二指腸球部支架容易移位。這位患者直接進行了外科手術遠端胃切除,當時顯然也是一個糾紛。家屬與我溝通,還是比較理解的。

我跟他說,就這個手術操作,早癌ESD是成功的,但是因為併發症造成穿孔再進行外科手術,這個擴張本身是失敗的。患者家屬說,如果知道會這樣,當時就直接外科手術了,我說我也同意,但是患者提出回過頭來能夠保胃,當初他們也是願意進行第一次ESD,他認為第一次ESD是成功的,外科手術也是成功的,唯一失敗的是擴張,他要求針對擴張進行賠付,我直接拿出3000塊賠給他,這個事情就了結了。

也就是說,一個成功的手術並不代表是個成功的治療。

這是我2018年到目前為止 ,最值得總結和反思的教訓。

這是一位76歲的老先生,十二指腸降部乳頭對側,3/4環周側向發育型腫瘤,剝離下來面積10*8cm。操作非常非常困難,在我迄今為止做過所有的ESD難度排名第一。因為十二指腸降部的操作,用直視鏡幾乎每走兩步就要拉鏡,如果不拉鏡根本無法靠近目標切面。回過頭來講,患者當時發現這個病灶後,首先考慮的是外科手術。但是外科醫生告訴他,這樣的部位、這樣面積的病灶,病檢是一個高級別上皮內瘤變,他們一定要做胰十二指腸切除。這位76歲的老先生,自己很有主見,他們開了三次會,最終他自己做主先嘗試內鏡治療。十二指腸降部我一共做過五例,但是超過3cm的這是唯一一例。

最終手術過程用了四個小時,剝離還是比較順利,我們用了隧道法,但在最後階段時dual刀對肌層有個損傷,當時鏡下觀察只有0.2-0.3cm的穿孔。但事實上我們知道,十二指腸降部粘膜層才是最堅固的屏障,而肌層幾乎就像一個透明薄膜,可以隔著肌層看到外面的組織和器官。

有了這個小穿孔後,我們有兩個選擇,一是先夾閉,但是會影響後續操作,後續操作也最多是兩三分鐘的事情,所以我們選擇了繼續剝離。

但事實上我們操作時用的是PCF腸鏡,其前端部長、轉彎半徑大,在操作過程中對十二指腸降部牽拉是很強的。等我們把標本切下來取出來再進鏡時,原來0.2-0.3cm的穿孔直接變成了1cm。用金屬鋏夾閉時,我們還是比較有經驗,我們使用夾子一側臂去夾正常粘膜,用另一側臂去夾肌層,夾閉穿孔後,另一側金屬腳夾到肌層後又造成了金屬鋏本身造成的穿孔,1cm的穿孔在修補過程中變成了2cm,最終用了將近20-30枚金屬鋏夾閉,夾子的周圍又是一圈小的穿孔。這時候回過頭來想,應該直接建議中轉外科手術,但是當時覺得整個創面應該還是夾閉了,安置胃管胃腸減壓也許能保守成功呢,術後第三天,患者發生了嚴重的膽瘺,這時候外科也不願意接受,一周後才選擇了造瘺引流術,現在已經過去了將近半年時間,老先生還是插著引流管、鼻空腸管。

回過頭來講,這是一個失敗的案例,十二指腸降部的任何操作,特別是大於2cm的首先建議患者選擇外科,然後做好充足的準備。如果對自己的技術沒有足夠的信心,還是不要做。

對於結腸ESD ,儘管結直腸ESD指南適應症是統一的,但就我們個人來說,我接觸到具體的案例,對於直腸和右半結腸、左半結腸的側向發育型腫瘤,一定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強調一定是基於結腸解剖ESD適應證的個體化。

為什麼這麼說呢?

一個美國學者的觀點,左、右側結腸應該看做兩個臟器。近端和遠端結直腸癌在流行病學、病理、細胞遺傳學及分子特徵方面均存在明顯的差異,胚胎起源、血供、功能不同,他們從解剖層面也不同,右半結腸很薄,左半結腸相對厚一點,而直腸最厚,直腸腹膜反折部以下,即使穿孔也不會造成腹膜炎,所以安全性更高。而右半結腸特別薄,尤其是遊離側沒有網膜的保護,往往會引起嚴重的併發症。

從轉移率來說,右半結腸更容易早期發生轉移。

因此我們對左右半結腸用同一個適應症,事實上會有一些患者錯失機會,也會有一些患者過度治療。右半結腸癌發生比例42%,分期更晚、分化更差、組織侵潤更明顯、出現複發轉移更早,而且右半結腸ESD穿孔率最高。這就提醒我們,右半結腸如果是大面積的病灶,特別是可能癌變,即使判斷是黏膜內癌,如果患者年輕,能夠耐受手術,都建議他直接外科腔鏡下行右半結腸切除術,患者生活質量幾乎沒有影響。但是直腸則不然,直腸發生轉移比例比右半結腸少,而且往往面臨能否保肛,對於患者生活質量影響是非常巨大的。

因此,我認為對於直腸的ESD應該放得更寬一點。

這就是我所提到的左右半結腸其實是不同的臟器,我們要有一個個體化的適應證把握,包括ESD操作的安全性是有巨大的差異性。

右半結腸薄,易穿孔,遊離側穿孔如沒有網膜覆蓋,處理困難一旦發生穿孔,即使用金屬鋏夾閉了,後續也可能遲發性穿孔。所以當穿孔難以修補,或者修補以後沒有信心,應該直接在手術台上中轉外科修補,外科腹腔鏡下修補非常簡單,還可以放一個引流管。

舉一個案例(生死一念間):

患者56歲女性,PBC合併UC十年,長期服用激素。腸鏡發現乙狀結腸LST,活檢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真的是ESD的適應證嗎?黏膜下層纖維化嚴重,ESD術中發生1cm穿孔,放氣,10餘枚鈦夾夾閉——是否應直接外科修補?

術後三小時腹脹明顯,床邊穿刺放氣——是否外科會診?

術後十小時主訴腹痛腹脹明顯,考慮腹腔殘餘氣體,予曲嗎多止痛——是否違反常規?

次日上午查房,患者精神淡漠,血壓偏低,未予特殊處理——感染性休克?

上午九點護士報告血壓測不出——感染性休克!

外科會診專家是長期合作夥伴,從醫患關係角度建議再觀察2小時——好朋友幫倒忙?

和家屬攤牌溝通後,決定馬上手術——正確選擇!

一個小時後上了手術台,患者已經神志不清,誘導麻醉時血壓已測不出。術中見腹腔大量糞便及膿液,外科引流+迴腸造瘺,蘇醒後意識便恢復,一月後出院——晚2小時手術便沒有生存機會!

這個病例在整個過程中,從適應症把握到術中處理,都有先入為主、自我保護的心理,始終希望讓自己的責任變得更小,但是忽視了初心,我們做ESD最主要的為了讓患者最大獲益,更不能因為ESD讓患者的生命受到威脅。這個過程中,個人的面子、壓力都可以不考慮。所以說,真的就是一念之差。這個患者最終也賠款了,賠了八萬塊,但是現在我們與患者還是好的關係,因為這是我要求的,必須賠,八萬一點不多,現在還經常到我門診來隨訪。

總結結腸ESD,使用PCF腸鏡或者胃鏡(直腸、左半結腸)。

氣管插管麻醉(使用肌松劑)或者清醒鎮靜,並且可協助改變體位,結腸ESD的體位改變是360度的,清醒可以協助配合變換體位,盡量不用靜脈麻醉,以免呼吸運動干擾,讓你根本無法下手。另外,充分利用體位改變實現重力牽引。對於升結腸、橫結腸,包括直腸,只要基本功熟練,均可倒鏡操作。較大病灶均可嘗試隧道法操作,纖維化嚴重者可改用錐形透明帽。儘可能完全夾閉創面可以減少遲發性出血和穿孔。剝離困難病例可採用改良ESD,即環周切開,適當剝離後圈套切除,不能為了ESD而ESD。當然,切除過程中要注意保護標本。術後標本用固定針充分展平固定。

直腸ESD,直腸是直的、管狀的,適合隧道法操作;

腹膜反折部以下穿孔不引起腹膜炎;

肛管附近操作,肛周靜脈叢豐富,多採用以凝代切;

另外肛管附近的操作是有痛覺的,適當給予鎮靜。

整個消化道來講,直腸是最適合新手鍛煉技術的部位,第一操作簡單,第二穿孔不會引起腹膜炎,第三就算是難止性出血,也可以使用凡士林紗布填塞,或者直接用手進去壓迫止血。

直腸LST操作難點:

病變面積大,且常跨越皺襞;

易累及肛管,血供豐富;

病變多平坦,難以藉助重力牽引。

直腸ESD的安全控制,要有熟練的單人腸鏡技術,如何保證好的視野,如何有效處理血管、穿孔都是很重要的。

什麼是一次成功的ESD?

首先要做到整塊切除,保證水平、垂直方向切緣陰性;有效控制併發症,出血穿孔的發生率要降到最低;還有儘可能縮短操作時間。如何才能做到安全與效率兼顧呢,就是我提到的ESD標準化的概念。ESD的質量控制包括技巧與策略、適應證評估、併發症的控制都很重要。

愛爾博高頻電刀的參數設置,與操作效率、安全性關係很大。建議有條件和剛剛開展工作的單位,要請愛爾博的工程師到內鏡中心對著機器,甚至對著具體病例,講解演示怎樣進行參數的設置。

我們所謂的ESD標準化,其實就是基於消化道管壁血管解剖特點。左圖是胃壁的血管裝置(食管和結腸也是一樣的),穿支動靜脈穿過肌層進入黏膜下層後,首先在肌層表面匍匐樣前進,然後像樹一樣長出樹榦,樹榦是最粗的,在粘膜下層往上逐級分支,在黏膜下層淺層樹榦分出很多樹枝樣血管,突破黏膜肌層進入上皮下後,樹枝有長出樹冠。一棵樹有一個樹榦,有幾十個樹枝,上百個樹冠。所以在切開時,首先要淺切開。因為切得深,一刀切到樹枝或者樹榦狀血管,這種出血往往很難止。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初學者做食管、結腸ESD,一刀下去就出血,視野都沒有了,再反覆凝血,畫面結痂碳化,後續操作受到影響。淺切開切到的只是毛細血管網,這時即使有出血,也往往是小的滲血很好處理。淺切開後鑽入粘膜下層,以隧道法平行於肌層往前推進,對於樹枝狀、樹榦狀血管可以正面面對,進行有效的預凝。這是我們提倡的ESD標準化的隧道技術。隧道內進行剝離時視野是平行於肌層的,黏膜下層樹榦狀傳支血管正面面對、暴露、遊離後,換止血鉗進行有效預凝。

隧道技術與ESD標準化關係很密切,不管是叫Tunnel,還是日本專家稱作的Pocket,還是我們團隊改良的Bridge(黏膜橋),原理都是一樣的。傳統的ESD是由口側往肛側,由左側往右邊,由周邊往中間,而隧道法的操作是由中間往兩側,這樣在中間剝離時相當於有黏膜自身的支撐。黏膜橋法首先完成整個病灶環周切開,然後打隧道、保留兩側的黏膜下層作為橋墩,而口袋法不做黏膜預切開,直接打隧道,他的一大問題就是很容易打隧道超過病灶界限,會有一個過度的隧道。

黏膜橋法所謂的橋面就是目標病灶,而隧道就是橋洞,在打隧道的過程中保留的兩側的黏膜下層就是橋墩。其優勢在於:首先,表面橋面可以保證兩側張力,而避免病變皺縮;另外病灶位於操作空間上側,整個過程中就相當於打了一把傘,減少已經剝離黏膜對視野的遮擋;還有呢,黏膜下層注射持續時間更久。

基於隧道技術的ESD標準化操作策略:

1、淺切開:基於消化道管壁血管分布特點,黏膜淺切開(環周),暴露黏膜下層血管;

2、深打洞:利用病變黏膜自身支撐,平行於肌層以切線方向推進;

3、先低後高:利用病變黏膜自身牽引及自身懸掛,藉助重力作用,先切開低位再處理高位。

直腸LST ESD操作技巧:

正鏡倒鏡結合,適時改變體位,使用胃鏡操作,及時預凝血管,調節透明帽長度。

最後附上打油詩:

李銳教授的授課別具一格,首先提出理念上的思考和更新,反覆強調「ESD是建立在安全、效率基礎上的,基於解剖層次的剝離」「圍繞ESD,很多基本功或者知識結構需要重建」、「ESD標準化,其實就是基於消化道管壁血管解剖特點」、「基於結腸解剖ESD適應證的個體化」等。

並根據腸道不同部位的特點、結合多年實戰經驗和教訓,全面講解了腸道ESD策略及技巧,其中所列舉的各個實例,都讓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淺,感動並感謝李銳教授無私的分享。

作者:於光 來源:胃腸病

關注消化,「腸」想「胃」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消化界 的精彩文章: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併腹腔出血的處理
2018年IBD診斷與治療的共識意見——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

TAG:消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