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誰說電音就是夜店風?喝茶養生派音樂人付豪照樣獨創復古迷幻電音

誰說電音就是夜店風?喝茶養生派音樂人付豪照樣獨創復古迷幻電音

8月,精品JSTYLE《未來生活+》聚焦「電音」,以「玩幻電音:自由釋放&一觸即醒」為主題詞,對話電音音樂人、創作者、愛好者、市場高管,試圖了解中國電音的現狀,以及音樂與科技的連接。

這次對話90後獨立音樂人付豪。1991年生於北京,10歲開始學習薩克斯,14歲開始發表原創作品,15歲赴美國留學,2016年回國。

他把自己的音樂風格定位為「復古迷幻」,他痴迷於八九十年代的復古電子音樂,「我一直覺得那個時代是一個最自由奔放的時代」。聽過他作品的人,都會被他獨特的曲風吸引。

電音對他而言,不意味著太多深刻的意義,只是一種創作元素。「我不是標準意義上的那種電音,我只是電子元素很多的獨立音樂,所以說我還是更注重詞曲本身。」

他不唱歌的時候,是一個安靜的美男子,看看他在微博、朋友圈曬過的照片就可以感受到他的文藝氣與孩子氣,連微博名稱都是「付豪愛喝水」,而簡單的原因是自己走到哪裡都喜歡不停地買東西喝。生活中,他幾乎不去夜店、蹦迪,平時愛喝茶,看小說、看電影,「生活里是特別安靜的一個人,我做的音樂也都不是太躁動,我始終想表達的都是孤獨感、溫暖這些」。

加先森:是誰帶你入的電音坑?

付豪:其實最早是我母親。我小的時候,我媽媽很愛聽音樂。當時小的時候,可能並不覺得那個是電子音樂。但是呢,其實長大了以後,慢慢地會發現我小的時候,媽媽總是在家裡讓我聽到的那個東西,其實可能算是啟蒙,比如像麥當娜、MJ(Michael Jackson)、ABBA(瑞典流行組合),他們都有很電的成分,這些可能對我來說是啟蒙,更多源自我母親。

加先森:15歲去美國之後,那邊的成長環境有影響到你的音樂創作嗎?

付豪:其實那邊最火的就是主流EDM的電子音樂。然後,其實我身邊的同學、朋友,幾乎都會聽,基本上你只要一坐車,電台里都是,無處可躲。那種音樂在我聽了一段時間以後,並沒有那麼喜歡,我會覺得它們太相像了,它有一個固定的模式,可能對我來說,這種音樂就是不夠吸引我。所以說,後來,我重新又會去喜歡那種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復古的電子音樂。

加先森:八九十年代的復古電音,為什麼這麼吸引你?

付豪:兩方面來說吧,一方面是那個時代的電子音樂更多是用模擬合成器來製作電子音色,它沒有現在科技這麼發達。現在很多人做電子音樂可以直接在淘寶上買到電子音源包,很多的音色是現成的,包括編曲軟體里也有。所以,這就會導致我們聽到的很多的電子音樂它會很像,它們很多的音色也是共通的,會有千篇一律的感覺。但是在老的時候呢,其實電子音樂的音色辨識度更高,可能因為一個是成本更高,還有一個就是每一首歌可能都需要專門花時間去製作這些音色,這個對我來說可能是其中一個方面。

還有一個方面可能就是我從小受我媽媽影響,對我啟蒙的這些音樂,可能更多的就是那個時代的東西。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我一直覺得,那個時代是一個最自由奔放的時代。所以說,那個時代產出來的這些音樂,它的音樂性往往也比現在要強。

加先森:你在國內接觸過合成器之類的設備嗎?

付豪:一開始,在國內是沒怎麼接觸過。但是後來,我一直在合作的一個中國製作人,他收藏了很多的合成器。我更多的合成器是通過他才接觸到的。

加先森:你自己買的第一個合成器是什麼?

付豪:就我現在有的兩個Moog,型號一大一小。前年開始買的。平時會借,我經常會用我製作人的,這些東西還是很貴的。做這種音樂,還要慢慢攢、慢慢買。

加先森:你從什麼時候開始把風格定位了復古迷幻?

付豪:從兩三年前,開始把自己的風格確立了吧。其實在最開始,我更多的是偏Indie Pop,可能什麼都會做一些。然後,我是兩三年前開始,給它確立了slogan,叫Acid Vintage。後來,我管它叫復古迷幻。

加先森:2016年剛回國的時候,你覺得國內電音環境如何?

付豪:其實那時候明顯沒有現在好。但現在這種東西越來越火了,包括各種電音節,各種各樣海外DJ的作品,都在中國有很多的受眾。我覺得就是很明顯的一點就是,其實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接受和開始喜愛電子音樂了。

加先森:有人說「2018年是中國電音元年」,你覺得呢?

付豪:這個我不太確定。我更多的是沉浸在自己的音樂創作和世界裡。其實我沒有太多對市場的考量和思考這方面的問題。但是,今年確實也有幾個電音節目在邀請去參加他們的比賽。今年會有好幾個電音的比賽,可能這樣大型的比賽就類似於《中國新說唱》這樣,可能會有一個很強大的推動力。如果這幾個節目的反響很好,很有可能會成為這樣一個大趨勢。

加先森:很多人對電音的印象是沒有歌詞。

付豪:對,一般的EDM是把唱的部分當成一個配器來看,唱的會很少,甚至就不唱。這是EDM的一個大特點,因為它是一個跳舞音樂,一個party音樂,希望大家能跳舞,更多的是音樂的律動本身。沒有那麼多人,在跳舞的時候,再去關注唱和歌詞。我做的這種,還是電子元素比較多的獨立流行。所以,我不是標準意義上的那種電音,我只是電子元素很多的獨立音樂,所以說我還是更注重詞曲本身。

加先森:你聽過哪些關於電子音樂的誤解?

付豪:很多人會覺得電音是快餐文化。大多數人,可能會因為現在最火的電子音樂是什麼樣,他們可能就把那種東西就理解為電子音樂本來的模樣。其實除了EDM,或者說除了律動感非常躁動的電子樂以外,比如說Deep House、techno等等以外,還有很多的電子音樂,會更偏迷幻、相對更安靜一些。電子音樂本身,並沒有曲風上的區別。對我來說,用很多電子元素,做出來的音樂,都可以被稱為電子音樂。

加先森:據你了解,在電音領域,有沒有一些比較酷炫的黑科技?

付豪:就我的了解,電子音樂的樂器其實很少。我們常見的電子音樂的樂器比如說合成器,比如說Moog等,都是其中的一種,就算是硬體。還有比如就是說電聲樂器,加了很多效果器以後的電吉他、電琴,也可以營造出很電的東西。還有就是特雷門琴,會的人很少。現在更多的其實是音源了,我們在網上可以下載到的或者編曲軟體裡面也會有的各種各樣的電子音色,那都可以做出來所謂的電音。所以說,我覺得就是分軟和硬吧。

但現在就是我會用人聲效果器。我覺得就是未來可能人聲在電子音樂里也會有更多偏電的成分,人聲也是可以夠電的。其實人聲可以像一門樂器一樣,加很多的效果。我的一些演出,也會經常使用這個人聲效果器。

加先森:你做過哪些帶有實驗性的音樂嘗試?

付豪:我們在做音色的這個過程,可能是最實驗的。因為我們的音色不是現成的,我們會自己製作音色,我會嘗試結合更獨立流行的元素到我的音樂作品裡。我的音樂跟其他電音最大的不一樣和最大的實驗就是,我在嘗試做一些可能就是它的詞曲更流行,更像我們平常聽的這種流行音樂的電子音樂,就是大家可以一起傳唱的這種東西。但是可能很多人,會覺得這並不是電音。

加先森:電音對你而言意味著什麼?

付豪:其實我不像很多的DJ或狂熱愛好者對電音會有很強烈的這種情懷在裡面。它對我來說,其實更簡單,僅僅是一個我喜歡的音樂元素。

加先森:在創作獨立電音作品的時候,困難的點一般是什麼?

付豪:我最開始也嘗試過EDM、傳統電音的東西,但我覺得其實這種音樂最大的地方在於你要怎麼樣去更抓人。你的這個drop、hook,怎麼樣能讓別人聽完一遍忘不了,以至於循環起來,這個可能是一個更難的東西。 我現在做的這種音樂,逐漸回歸到詞曲的本身。我會覺得,無論什麼樣的曲風,作為一個唱作人,最大的困難和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詞曲本身的創作。我會希望,就算是我的作品, 改成比如只有一把箱琴,或者其他一種曲風,它依然也好聽,這個其實是我現在更追求的東西。哪怕是一個民謠歌手,他翻唱這個作品,依然可以很好聽。

加先森:你經常聽的電子音樂作品有哪些?

付豪:大部分的都是一些合成器電子音樂。

加先森:你個人判斷電子音樂好壞的標準是什麼?

付豪:我覺得首先它的音色要抓人吧。然後,還是會聽這個音樂的本身,就是這個作品本身的音樂性一定要強。電子音樂相比於其他大部分的音樂類型,它可能更依賴後期縮混和母帶,要有精良的後期。如果讓我一聽,就覺得,嗯?這個音色是網上下的?這種我可能就會跳過去。

加先森:電音的獨特魅力是什麼?

付豪:相比於搖滾,我覺得電音可能在現場的煽動力會更大。對我來說,音樂無論哪種類型,它其實表達的內核是最重要的。無論你是什麼樣的曲風,其實曲風只是一個外在的表現形式,不能覺得電音一定就會很high或者很躁動。電音只是一個元素,它可以包含的東西是任何作品都可以添加電子元素,成為電音。

加先森:你現在創作,跟最開始接觸電音做創作的狀態有哪些差別?

付豪:最開始我會考慮什麼樣更潮,什麼樣更美,怎麼樣能更電、更high。那現在我更多考慮的就是作品本身,我甚至會考慮,不一定需要做成電的。我的作品本身是我認可的,然後在裡面加入電子元素,可以給這個歌加分。如果有些不合適的,我甚至會不用這個電子元素。現在我不是為了電音而電音,我覺得而是電音可以給我的作品加分,我才讓它有這個元素在裡面。以前可能更多是為了做電音而做電音,未來慢慢地電子元素是為我的作品而服務的一個東西。

加先森:你有做中國風的電音嗎?

付豪:目前我還真的沒有加任何的中國元素在作品裡。我特別不喜歡為了加什麼而加什麼。我現在在做作品的時候,我的腦海中還沒有蹦出來一個這樣的中國特色樂器在裡面,所以暫時還沒有,未來可能某一天會有。

加先森:你覺得中外電音的差距在哪裡?

付豪:我覺得電音是中國最有可能跟世界接壤,而且接近國外水平的一種音樂門類。因為有一些音樂可能它對樂器的演奏者、歌手的唱功本身,還有很多其他的要求都非常高。但電音可能更多的是創意和想法,還有對音樂的一種感覺,我覺得我們肯定不比任何國家差。從電音這個角度來說,我覺得我們最有可能跟上世界。

加先森:你欣賞的國內電音創作人、製作人是誰?

付豪:我會喜歡、崇拜一些製作人老師,他們不算是電音製作者,但是他們的很多作品裡都會有大量的電子音樂元素,比如說常石磊老師、譚伊哲老師,我覺得他們都是有能力做出非常接近世界,但同時還保留了中國流行音樂特質的作品。這些製作人他們其實都是有能力,都在研究,這是未來的一個趨勢吧。

加先森:暢想一下中國未來的電子音樂。

付豪:我個人真的很期待,我們國家聽眾慢慢更多元,更有包容性。可能就是什麼樣的東西大家最後都能去接受,而不是只有單一的什麼東西火了,我們就只去認可這一種東西,沒有聽過的東西,我們就會去排斥。我會希望未來我們的聽眾,會對音樂可能更獵奇一些吧,更渴望去聽到沒聽過的東西,不一樣的東西。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人,會接受我的這種風格和方式。各種各樣的音樂,不分類別,都有自己的受眾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Jstyle精美 的精彩文章:

李寧在巴黎又火了!王子異、Jeffery鮮肉助陣 網友:這還是我認識的李寧嗎?
超女出道、從歌手轉型DJ,出道12年的劉力揚只想專心做音樂

TAG:Jstyle精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