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時隔四年後再次出現,柬埔寨密林中的那架客機其實還在

時隔四年後再次出現,柬埔寨密林中的那架客機其實還在

共 1559 個字,15 張圖片

馬航370航班事件近日又有了新發展,全拜一位叫Ian Wilson的英國人所賜,宣傳在柬埔寨密林中發現了疑似馬航370的殘骸,還指出其尾部發生了斷裂。川陀太空第一時間對Ian Wilson公布的坐標進行了查看,和預想的一樣,應該不是馬航370航班。

看到Ian Wilson所公布的馬航370谷歌地圖照片,其實我們的第一反應也認為這不是馬航370航班,搜索谷歌地圖的坐標只是好奇而已,因為那張Ian Wilson公布的照片已經說明了一切。

中科院旗下的某衛星公司竟然動用了衛星去拍照,一度達到了10顆,要知道動用衛星去拍地球上的某個點花費相當之高,這種成本計算起來比較麻煩,因為衛星上的燃料就那麼多,每一次變軌都需要消耗燃料,那麼衛星的壽命也折損。

直接費用就是消耗的燃料公斤數多少錢,間接的費用按比例折損衛星壽命,通常都是按百萬元起步。如果調動10顆衛星,那麼這個花費就更高了。

美軍在海灣戰爭期間動用了90多顆衛星,成本是以億美元為單位。當然某衛星公司的10顆衛星,和美軍的90多顆衛星有質的差別,後者平均單價在5億至10億美元。

其實動用衛星去拍一個傳說中的墜機地點,只能用豪來形容了,因為我們只要對Ian Wilson所公布的馬航370照片就大致可以分析出,這是一個假的。

殘骸完整性破綻

從Ian Wilson所公布的馬航370圖上看,這個殘骸太完整了,幾乎沒有一架客機墜毀之後發動機還留在原來的位置上。圖中的殘骸左發還在,同時連機翼結構完整度都超過7成,機翼與機身連接處沒有任何問題。

機翼結構較為完整,只有一種可能,這架客機降落失敗,案例可以參考韓亞航空214號班機空難,這架客機其實是在降落時沒有調整好高度,飛行員操作失誤導致機尾觸地,整個尾翼結構包括垂尾和平尾全部斷裂。但是客機主體還在,機翼完整,但雙發都脫位。

可想而知,如果馬航370也採用韓亞航空214號班機的降落方式,在柬埔寨的密林中降落,那麼機翼結構必然不可能保持完整,高大的樹木會切斷機翼,韓亞航空214號班機最後是摔在機場上,所以機翼結構可以保存完整。

還有一個問題,波音777載油量在100多噸,而且是剛剛起飛不久後失聯,油料至少在100噸以上。這樣的迫降完全是凶多吉少,密林中的樹木會劃破機腹、主翼下的燃料箱,導致大火,所以幾年後你肯定看不到馬航370的殘骸,基本都燒掉了。我們還是參考韓亞航空214號班機的事故,要不是機場消防車的滅火,這架波音777也是燒得一乾二淨。

以上分析是對馬航370可能採取的迫降進行分析,顯然這種最能夠保持殘骸完整性的降落方式都不能在4年後讓我們看到如此完整的機體結構,那麼英國人Ian Wilson所公布的圖必然是假的。

那好,如果馬航370是墜毀在密林中,那就更不用說了,可以參考馬航17航班的慘狀,燒得連殼都沒了,而且周圍的植被也全部燒焦。

這才是一架客機失事後的模樣,因此Ian Wilson公布的圖一看就是假的。筆者聽說還有人驅車前往密林找,川陀太空認為此人肯定找不到,因為這架飛機根本不在坐標上,只有兩種可能,第一種是Ian Wilson造假,自己把客機給P了上去,第二種這是一架路過的客機,正好被谷歌衛星給拍到了。

同樣的現象我們還有案例,這架飛機是不是在月球上飛?顯然不是,只不過航線路過了月球盤面。這張照片拍攝很有技巧,你要計算好航班時間,用谷歌地圖找到合適的位置,還有合適的天氣才行。除此之外,還要空間站凌日、凌月的拍法,就是計算好國際空間站的過境時間,標記在地圖上,用地圖找到最佳的位置,然後同上。

筆者對英國人Ian Wilson所公布的坐標進行了比對,發現這裡確實處於航線上,在同一時間有至少三架客機從這裡飛過,可能是曼谷航空公司的航班,也可能是泰國亞洲航空公司的航班,也可能是皇家汶萊航空公司的航班。

這裡航線較為密集,如果英國人Ian Wilson公布的圖像是真實的,那麼就是一架路過的客機,至於尾部為什麼會斷裂,這是成像角度的問題,而且尾翼也沒有脫離太遠,依然可以認為是結構完整。國內某衛星公司調動衛星去拍那個坐標,圖中已經沒有客機了,那更加確定這是一架路過的客機。當然前提是英國人Ian Wilson所言真實,不是通過技術手段偽造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川陀太空 的精彩文章:

一個座位8200萬美元,美國人這回要被逼上天了
價值4億美元的火星車兩次起死回生,超期服役14年這回沒挺過去

TAG:川陀太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