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節氣白露:風池明月水

節氣白露:風池明月水

戊戌年七月廿十九,2018年9月8日00:29分白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八月節……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 天氣漸轉涼,會在清晨時分發現地面和葉子上有許多露珠,這是因夜晚水汽凝結在上面,所以得名。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白露實際上是表徵天氣已經轉涼。

豐露還移色

空林望已秋

凝葉滴還流

一侯鴻雁來:鴻大雁小,自北而來南也,不謂南鄉,非其居耳。

二侯玄鳥歸:玄鳥解見春分,此時自南而往北也,燕乃北方之鳥,故曰歸。

三侯群鳥養羞:三人以上為眾,三獸以上為群,群者,眾也,《禮記》注曰:「羞者,所美之食。」養羞者,藏之以備冬月之養也。

— 收清露 —

《本草綱目》稱秋露多時,可以用盤收取,煎煮使之稠如怡,可使人延年益壽。秋露寨具肅殺之氣,宜於煎制潤肺殺祟的藥物。

據說,百草頭上的秋露,未幹時收取,可以治癒百疾,止消渴,怡心美顏。以露釀酒最為清冽。

古人亦常用露做飲料,如《楚辭》中即有詩句:「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山海經》記述:「諸沃之野,搖山之民,甘露是飲。不壽者,八百歲。」

《呂氏春秋》載:「伊尹說湯曰,水之美者,有三危之露。」

漢代建有金銅仙人承露盤,魏時鑄有擎承露盤的銅柱,都有收取清露的做法。晉代、唐代一般多用清露來潤洗眼睛,而且用錦彩製成繡囊,名為眼明囊,或叫承露囊,將其作為互贈的禮物。

— 清茶 —

到了白露節氣,秋意漸濃。舊時南京人十分重視節氣的「來」和「去」,逐漸形成了具有南京地方特色的節氣習俗。說到白露,愛喝茶的老南京都十分青睞「白露茶」,此時的茶樹經過夏季的酷熱,白露前後正是它生長的極好時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樣鮮嫩,不經泡,也不像夏茶那樣幹澀味苦,而是有一種獨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愛。再者,家中存放的春茶已基本「消耗」得差不多了,此時白露茶正接上,所以到了白露前後,有的茶客就託人買點白露茶。

— 米酒 —

資興興寧、三都、蓼江一帶,歷來有釀酒習俗。每年白露節一到,家家釀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其酒溫中含熱,略帶甜味,稱「白露米酒」。白露米酒中的精品是「程酒」,是因取程江水釀制而得名。程酒,古為貢酒,盛名入遠。

在蘇南籍和浙江籍的老南京中還有自釀白露米酒的習俗,舊時蘇浙一帶鄉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釀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帶到城市。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穀釀成,略帶甜味,故稱「白露米酒」。直到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南京城裏酒店裏還有零拷的白露米酒,後來逐漸消失。

— 白露養生 —

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溫之物,宜吃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平補食品。忌吃性質寒涼,易損傷脾氣的食品,忌吃味厚滋膩,容易阻礙脾氣運化功能的食品,忌吃利氣消積,容易耗傷脾氣的食品。飲食禁忌:忌吃性質寒涼,易損傷脾氣的食品,忌吃味厚滋膩,容易阻礙脾氣運化功能的食品,忌吃利氣消積,容易耗傷脾氣的食品。如:苦瓜、冬瓜、海帶、螃蟹、鴨子等。

蒹葭《詩經》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遊從之,宛在水中沚。

《白露》

唐:杜甫

白露團甘子,清晨散馬蹄。

圃開連石樹,船渡入江溪。

憑幾看魚樂,回鞭急鳥棲。

漸知秋實美,幽徑恐多蹊。

《新秋》

唐 白居易

西風飄一葉,庭前颯已涼。

風池明月水,衰蓮白露房。

其奈江南夜,綿綿自此長。

《秋題牡丹叢》

唐: 白居易

晚叢白露夕,衰葉涼風朝。

紅豔久已歇,碧芳今亦銷。

幽人坐相對,心事共蕭條。

版權聲明:視頻來源:頤名府。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信息。編輯整理 | 致中文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致中文化 的精彩文章:

中醫劉希彥:茯苓與白朮的作用
醫話田原對話樊正倫:生活處處有中醫

TAG:致中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