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強勢碾壓!又一批殲16入役,印度有蘇30MKI也心虛,中國一優勢無法匹敵

強勢碾壓!又一批殲16入役,印度有蘇30MKI也心虛,中國一優勢無法匹敵

原標題:強勢碾壓!又一批殲16入役,印度有蘇30MKI也心虛,中國一優勢無法匹敵



近日,從央視公開報道中可以知道,中國空軍已經開始接收最新一批改進型殲16戰機。

作為一款中國自主研發的雙座、重型多用途戰機,殲16既可完成制空作戰任務,也能實施對地、對海打擊,是空軍攻防兼備轉型重要裝備之一。



此前,從公開的報道可以知道,殲16戰機已經出現在中國西部的高原機場,外界相信,這種部署明顯帶有向印度傳遞信息的意味。


考慮到印度空軍也裝備了與殲-16外觀和作戰任務相近的蘇-30MKI戰鬥機,因此這兩款戰鬥機的技戰術對比是很多軍迷所感興趣的。

其實,從這兩款戰鬥機的設計方案來看,它們確實有很強的同類DNA。



具體來說,蘇-30MKI是當年蘇霍伊在推出的蘇-30一個重要衍生分支,它的最大技術優勢就是加裝了俄羅斯原裝的N011M被動式電子掃描數組雷達。


這是一種功能強大的多模雙頻雷達,也是蘇35裝備雪豹E雷達的前身,它可以在空對空、空對地與空對海情況中同時運作,擁有400公里的搜索範圍與最大200公里的跟蹤範圍。


此外,蘇30MKI裝備有AL-31FP推力矢量發動機,這也是全世界第一款實戰部署戰機中,第一個使用矢量發動機的戰機。


客觀來說,印度版蘇-30MKI要比同期中國引進的蘇-30MKK要先進一些,蘇30MKK戰機在雷達和發動機兩個方面都不如前者。


但殲-16的問世將會打破印度蘇-30MKI,甚至是俄羅斯最新裝備的蘇-30SM的技術神話。


這主要是因為中國製造的殲-16戰機,完全裝備了中國國產的電子系統和航空零部件,這是蘇-30MKI和蘇-30SM難以企及的。


具體來說,雖然無法從官方渠道了解到殲-16戰鬥機機載雷達的具體型號和技術數據,但基本可以確定的是,殲-16安裝的是一款有源相控陣雷達,而非蘇-30MKI那種無源相控陣雷達。


而基本的軍事電子常識告訴我們,有源雷達肯定要比無源雷達的功能更加強大,只不過無源雷達的隱蔽監視能力更好,但無源雷達的監視距離較近,而且無法應付多批次、多方向來襲的空中目標,應付複雜空情的能力較差。


據稱,蘇-30MKI上的N011M無源相控陣雷達的有效探測距離只有130千米,這對於一款重型戰鬥機來說應該是相當寒酸的數據了。


據稱,中國在「梟龍」Block3輕型戰鬥機上安裝的有源相控陣雷達的探測距離都超過100千米,而殲-16可安裝的雷達天線孔徑肯定要比「梟龍」的更大。因此,殲-16雷達比蘇-30MKI更好是板上釘釘的事。


再者,雖然蘇-30MKI發動機的推力矢量噴口可讓其完成一些複雜的格鬥動作,但在實戰中,一款重型雙座戰鬥機往往需要在超視距狀態下首先接敵。



殲-16則可以靠技術先進的雷達和超視距空空導彈先發制人,可能等蘇-30MKI還沒近身,殲-16已經發射了霹靂-15中距空空導彈。


此外,印度蘇-30MKI的保養、維修和升級完全依仗俄羅斯,而殲-16的全套服務則完全由中國企業自己完成,這一優勢,印度幾乎無法匹敵,即使有蘇30MKI,印度空軍也會感到心虛,這也是中國殲16可以強勢碾壓蘇30MKI戰機的根本原因之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兵 的精彩文章:

已完成航電升級?中國空軍蘇35在俄羅斯再度現身,顏值戰力雙高
再添利器!殲16形成戰力,與殲20合力"踹門",新型號專打隱身戰機

TAG:談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