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一地為其地級市母縣,撤市設區十六年後仍相對獨立
武進,位於江蘇省南部、太湖北岸,歷史悠久,為千年古縣,現在為常州市市轄區。武進地處長江三角洲太湖平原,是典型的江南水鄉風貌,自古土地肥沃、物產豐富,被譽為「魚米之鄉」。
武進歷史悠久,春秋時期就已建城(淹城),稱延陵邑,秦時設延陵縣,漢時稱毗陵縣,晉時析毗陵縣置武進縣,後改毗陵縣為晉陵縣。隋時於常熟置常州,後常熟屬蘇州,而常州移治晉陵,常州之名沿用至今。
明初,晉陵縣併入武進,常州為府,而武進為附郭,清雍正年間(1726年),因武進縣人口眾多、事務繁雜,析武進縣置陽湖縣,兩縣均為常州府附郭。民國初,常州府廢,陽湖縣復併入武進縣。1949年4月23日,武進縣解放,析武進縣城置常州市,市、縣同城,均隸屬於蘇南行署區常州專區。
1953年,常州專區撤銷,常州市、武進縣均改設鎮江專區,1956年市、縣均改屬蘇州專區,1958年市縣復屬鎮江專區,同時鎮江專區專署駐地遷往常州市,改稱常州專區,一年後專署駐地遷駐鎮江市,復稱鎮江專區。1961年,武進縣劃由常州市管理,1962年常州市升為省轄市後,武進縣劃歸鎮江專區,這是武進與常州的唯一一次分離。
1983年,武進縣復歸常州市領導,1993年武進縣政府從常州市區搬遷至湖塘鎮,1995年武進縣撤縣設縣級武進市,由常州市代管,2002年撤縣設區,為常州市武進區,值得一提的是,武進撤縣設市及撤市設區時面積均有所縮小。
武進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歷代以來名人輩出,改革開放以來是蘇南模式的發源地之一,曾被譽為「蘇南五虎」之一。武進歷史上一直隸屬於常州,是其州、府治所所在地,建國後其常州市由其縣城析置,而武進縣政府也曾長期以常州市區為駐地,可謂有解不開的淵源,但是由於各種原因,武進儘管已經成為市轄區,其醫保、教育等方面仍保持一定獨立性。
如果喜歡,歡迎關注、點贊,欣賞更多原創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