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順大屠殺的劊子手,兩次率軍侵華,63歲時和妻子一起為天皇殉葬
原標題:旅順大屠殺的劊子手,兩次率軍侵華,63歲時和妻子一起為天皇殉葬
文|書生
日本天皇在日本雖說沒有什麼實際的權利,但卻是所有日本人的精神寄託。二戰期間,日本士兵每次發起死亡衝鋒或者是在自盡時,都會喊上一句「為天皇玉碎」,可見天皇在日本人心中地位有多高。不僅是普通人,就連一些權高位重的日本高官,對天皇也有一種盲目的崇拜,日本著名戰神乃木希典在明治天皇病逝後,就和妻子一同剖腹為其殉葬。
1849年乃木希典出生於日本東京,從小接受武士道精神和忠君思想,對日本明治天皇可以說是忠心耿耿,1971年成為明治天皇身邊的一名親兵。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後,乃木希典任侵華日軍第二軍第一旅團長,帶著先頭部隊登上了我國遼東半島花園口,之後佔領大連灣炮台,隨即向旅順口進發。
因為15名日本偵察兵在前方偵察情況時被旅順口的清軍抓獲,綁在柱子上折磨死,乃木希典率軍攻佔旅順後為了泄憤,在這裡進行了一次震驚世界的大屠殺——旅順大屠殺,2萬多人的城市只剩下了36名負責收屍的人。之後乃木希典又率軍北上,佔領復洲(今遼寧瓦房店市下轄的一個城鎮),下令關閉城門,縱容士兵在城內奸淫擄掠,無惡不作。
不過讓乃木希典真正名揚日本軍界的是在日俄戰爭。1904年日本和俄國為了爭奪我國東北地區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的控制權,爆發了日俄戰爭,乃木希典意識到這是一次侵華的好時機,於是主動請纓,以日本陸軍中將軍銜任日軍侵華第三軍司令,並親自準備好三口棺材,表示要和兩個兒子一起戰死沙場,為天皇盡忠。
可是戰爭一開始,乃木希典就在旅順口吃了大虧,不僅損兵折將,大兒子乃木勝典也死了,乃木希典化悲痛為力量,開始對旅順口的俄軍進行了猛烈攻擊。1904年6月,乃木希典集結5.6萬兵力向旅順口約3萬俄軍發起衝鋒,並組織了3500名日軍,頭綁白布組織了一支敢死隊,一時間戰場上打的是血肉橫飛,血流成河,一連打了5個月連俄軍陣地都沒接近,士兵戰死了5萬多人,連他剩下的一個兒子乃木保典也戰死了。
日本明治天皇也意識到不能再讓乃木希典繼續指揮下去了,否則日軍非得被打光了不可,可是直接撤了他的職,又怕他想不開剖腹,他的兩個兒子都戰死沙場了,總不能讓他也死了吧。於是明治就偷偷給乃木希典派了一個叫兒玉源太郎的參謀,私下接管了指揮權,改變了乃木希典之前的人海衝鋒戰術,改用炮火猛烈攻擊,僅用8天,以傷亡3200人的代價就拿下了旅順口,俄軍舉白旗投降,此戰結束後,日本成功躋身列強行列。
戰爭勝利後,兒玉源太郎就退居幕後,乃木希典全權負責俄軍的投降事宜,不明真相的日本記者將這場勝利完全歸功到了乃木希典上,將他塑造成了一個戰無不勝的「軍神」形象,估計這也是日本歷史上最無能的一個軍神了吧,他的事迹還寫到日軍課本了呢,二戰之前很多日軍人都把他當做偶像崇拜呢,當然那些都是不明真相的人。
戰後,乃木希典被晉陞為大將,晚年任東京學習院院長,教導日本貴族子弟軍事知識,二戰日本罪魁禍首裕仁天皇就是他的學生。1912年7月30日明治天皇病逝後,乃木希典一直為其守靈,寸步不離,9月13日,明治天皇殯葬之日,乃木希典悲痛不已,為教育後人要忠君愛國,這一天,乃木希典和妻子一起剖腹自盡,追隨明治天皇而去,年僅63歲。後來日本軍國主義將其塑造成了一個國之忠臣、人間模範的形象,將之神格化,從而使其在日本更加受人尊崇。


※日軍投降後在我國留下了一種武器,至今危害著我國百姓的安全
※40萬大軍圍攻5萬敵軍,面沒見到就被嚇跑27萬,剩下的人全部投降
TAG:古今文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