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宇宙來自何處?科學家:整個宇宙就是一個巨大的生命體!

宇宙來自何處?科學家:整個宇宙就是一個巨大的生命體!

現代宇宙學認為,我們所在的宇宙是137億年前一個緻密熾熱的奇點大爆炸後膨脹形成的。奇點本身是什麼,物理學家還無法解釋,只能靠理論推斷它的存在。至於大爆炸之前是啥樣,奇點之外有什麼,更是「不可說,不能問」。因為大爆炸是宇宙時空的起點,大爆炸之後才有了時間和空間的概念,「大爆炸之前」根本就不存在時間,「奇點之外」也不存在空間,這些問題本身就毫無意義。

但是為什麼小小的奇點就能囊括宇宙一切能量和質量?如果這個奇點在大爆炸之前就有,那麼它肯定在某個地方憑空存在了一段時間。既然客觀條件允許一個奇點的存在,那麼就有可能存在其他更多的奇點,從而導致更多的大爆炸,產生許許多多的平行宇宙。

超膜理論認為,平行宇宙如同一對對的「膜」,彼此之間不斷碰撞。每次碰撞和分離都會產生一個新的宇宙。而時間和空間都是無限的,在無限的時空中,存在很多有限的宇宙。宇宙誕生並非大爆炸的結果,而是一種預先存在狀態(既存樣態)的延續。

早在100多年前,科學家在研究原子內部結構時,就發現電子圍繞原子核運動的方式和行星圍繞太陽運行一樣。隨著對宇宙認識的加深,科學家發現宇宙和生命體之間有諸多相似之處。超生物宇宙理論認為,整個宇宙很可能就是一個巨大的生物!

黑洞類似生命體的生殖和排泄器官,黑洞吞噬物質即處理生命體的廢棄物,而黑洞演化到一定程度將孕育奇點——雌性生物的卵細胞。兩個宇宙的碰撞導致黑洞之間物質和能量的交換(受精)。

大爆炸之後的30至40萬年間,宇宙處於溫度高達1萬億℃的平滑均勻的夸克湯狀態,如同胚胎賴以生存的羊水。早期宇宙的微波背景輻射作用類似羊水的鈣離子濃度升高,促使恆星(細胞)的分裂分化,而每顆恆星都包含著本宇宙的初始信息(DNA)。

40萬年至1億年間,最早一批大質量恆星誕生,這些龐然大物主要由氫和氦組成,如同生命體的幹細胞,承擔著分化形成各種功能細胞的重要任務。它們在生命末期會以超新星的形式爆發,將所有的重金屬灑向宇宙空間,為後續恆星的形成奠定基礎。

1億至10億年間,原始星系(器官)開始形成並發育成熟,最終演化為綿延數十億光年的星系團和超星系團,大尺度絲狀纖維結構如同生命體的消化道、神經和血管一樣伸展。當然,宇宙之中也會有恆星稀少的區域,類似人體組織間的空腔。

10億年至今,宇宙逐漸發育為一個成熟的個體。暗能量、暗能量和可見物質的含量分別為75%、25%和5%,和人體內水,脂肪和有機含氮化合物的比例相符。暗物質和可見物質之間作用微弱,和水十分相似。而暗能量和脂肪一樣,都是宇宙(人體)的能量來源。每個宇宙的物理常數都不相同,好比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體溫、心率和血壓等生理指標。

直到今天,宇宙還在不斷膨脹,像生命體一樣成長壯大。僅在可觀測宇宙內,恆星的數量就有數億億。不斷有恆星(細胞)衰老死亡,但新的恆星也在源源不斷的產生。宇宙這個巨大的「生物」什麼時候才會停止生長,轉向衰亡,迎來自己的終結?這一切還不得而知。

人類的妊娠期一般為280天,約佔整個壽命周期(80年)的10%。而宇宙「胎兒」需10億年發育成熟,以此類推,宇宙的壽命應該在100億年左右——這顯然與目前主流理論對宇宙年齡的推測不符。畢竟人類只是蝸居於一個普通行星上的渺小生物,如果宇宙是有生命和意識的活物,人也許連它體內的一個原子都算不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氪眼看世界 的精彩文章:

宇宙有多大?如果宇宙是一座370米高樓,銀河系就是一粒沙子!
黃石火山巨大威力來自何處?科學家:或源於600公里深異常地質結構

TAG:氪眼看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