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延禧》乾隆的兒子都是「永」字輩,為何只有令妃的小十五不同?

《延禧》乾隆的兒子都是「永」字輩,為何只有令妃的小十五不同?

《延禧攻略》已經大結局,但是觀眾們對這部精彩的電視劇依舊非常不舍。電視中的很多劇情人設都還被人津津樂道,特別是大家對於大豬蹄子乾隆的喜愛,聶遠老師的演繹給我們呈現了一個非常可愛生動的乾小四。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個疑惑,乾隆的兒子都是「永」字輩,為何只有令妃的小十五不同?

對歷史了解的朋友們都有了解,乾隆皇帝其實是一個「玉痴」,他對於玉的喜愛非常深厚,在現在的故宮博物館中,藏有3萬件的玉器,其中大多數都是乾隆所藏。大家都知道,乾隆非常喜歡寫詩,雖然寫的詩連魏瓔珞都覺得不怎麼樣,但畢竟是「天子出品」。乾隆寫了將近800首關於玉器的詩。也許細心的觀眾們能夠觀察到,乾隆的阿哥們取名,也和他喜歡玉有關。

乾隆皇帝生了17個兒子,取名都是以「玉」字為偏旁,這裡值得注意的是,我們以為的「王」字旁,其實都是一個斜玉,你仔細觀察每一個帶有斜玉旁的字,大多和玉都有關係。而乾隆所生的阿哥們,名字中的第二個字都是斜玉旁,和玉器有很大關係,比如說:永琪、永璂、永璋、永瑢、永琮等等。

但是令妃的兒子和其他哥哥弟弟的就不同了,嘉慶帝名叫顒琰,在他繼位之前還是叫永琰。但是在他成為新一任皇帝,其他的兄弟就要避諱聖名,和他的名字有所不同。乾隆是一個比較開放的皇帝,在乾隆之前的清朝皇帝,在繼任以後如果名字有所衝撞,都會令他們改名。比如說乾隆的父親雍正名叫胤禛,原本他的其他兄弟也都是「胤」字輩,但為了避諱就改成了「允」字。到了乾隆的時候就沒有主張讓大家都改名字了,只是自己的名字「弘」少寫一點以此區別。

到了十五阿哥繼任的時候,乾隆也想著就不要麻煩大家都改名字了,就讓永琰改為並不常見的「顒」,其實讀音都差不多。所以在嘉慶繼位以後,都是稱之為「顒琰」。以上這些都是小編對於乾隆皇帝為令妃兒子顒琰取名的一些看法,不知道大家還有沒有更多的看法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姐也時尚 的精彩文章:

《延禧》再創收視新高,喜提150億播放「劇王」!再次掀起中國熱
夏天,不論是奔幾的女人,要少穿這「3種」牛仔短褲,尤其是第1種

TAG:大姐也時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