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3.3 秋風不相待,先至洛陽城——宦海浮沉三拜相的張說如此戀家,難怪榮膺「史上最佳老丈人」。(1)

3.3 秋風不相待,先至洛陽城——宦海浮沉三拜相的張說如此戀家,難怪榮膺「史上最佳老丈人」。(1)

原標題:3.3 秋風不相待,先至洛陽城——宦海浮沉三拜相的張說如此戀家,難怪榮膺「史上最佳老丈人」。(1)


一、我愛我的伐木累


對自己夫人的父親如何稱謂?遊走在2A2C之間的青年叫「老丈人」,普通青年叫「岳父」,文藝青年則有一個高大上的專用詞——「泰山」。給我們創造這個辭彙的,是開元年間的名相張說。

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張說擔任中書令,他建議唐玄宗李隆基封禪泰山,並擬定封禪的禮儀程序,還受唐玄宗之命撰寫要刻在泰山之上的《封禪壇頌》。因為這些貢獻,在第二年封禪泰山的時候,他被任命為封禪使,全權負責封禪事宜。按照慣例,封禪之後,隨同封禪的的官員都要升遷一級(不包括正一品的官員,因為升無可升)。張說先是把自己本無資格陪同封禪的女婿鄭鎰安排進隨同上山的官員隊伍,後又把他的品級由九品越級提升至五品。封禪後玄宗大宴隨行的群臣,看到鄭鎰換了緋色的朝服(唐代以不同的品級匹配不同朝服的顏色),問他為什麼官職驟升,鄭鎰無言以對。因為張說的這種做法早就引起其他人的不滿,有一位名叫黃幡綽的就調侃道:「這都是泰山的功勞啊!」這番奏對傳開,「泰山」一詞也就有了特指,又因為泰山是五嶽之首,後來又引申出「岳父」、「岳母」的稱呼。



這個有些戲謔意味的故事不是大圓滿結局,李隆基不但又重新把鄭鎰的官職降回到九品,而且也因此對張說濫用職權引起了警惕,最終在開元十四年,以徇私舞弊、收受賄賂的罪名,罷免了張說的相職,如果不是因為高力士的求情,恐怕還要有姓名之憂。為了自己的女婿,張說也算是夠拼,給一個「史上最佳老丈人」的稱號不算過分。


張說的家庭暖男體質,其實在年輕的時候,在他對家人的思念上就有所體現。

張說出身自范陽(今河北涿州)張氏,這是稍次於五姓七望的名門世家,我們熟悉的張飛也是也是涿州人,不過據考證張氏的這一支是西晉司空張華開創,和三爺僅是同鄉之誼。張說在六世祖張隆的時候徙居洛陽,有「洛陽才子」加持的張說,22歲的時候參加武則天親自主持的科舉考試,一舉奪得「策論第一」,被授予太子校書的官職。就在任上,他奉命出使四川,公事還沒辦完,就開始思念洛陽的親人,於是他掐指一算,大概在夏末秋初的時候能夠搞定工作,可以快快樂樂的回家,於是他寫了一首名為《被使在蜀》的詩,立下了Flag


即今三伏盡,尚自在臨邛。


歸途千里外,秋月定相逢。


意思是說,眼看三伏天就要結束了,我還在臨邛(現在的成都西南)奔波,不過放心吧,我有Plan(計劃),儘管有千里的歸途阻礙,我一定能在秋爽月明的時節回家團圓。


可惜,計劃不如變化,眼看秋天就要來了,而他還不能動身返鄉,對故鄉故人的思念和對歸期的盼望,化作一首更加雋永典雅的小詩奔涌而出,這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蜀道後期》:

客心爭日月,來往預期程。


秋風不相待,先至洛陽城。


這首詩的題目就點明了歸期延誤的鬱悶心情,其中「後期」一詞,是指「延誤期限,時間推遲」的意思(騫為衛尉,與李將軍俱出右北平擊匈奴。匈奴圍李將軍,軍失亡多;而騫後期當斬,贖為庶人——《史記·大宛列傳》)。


「客心爭日月,來往預期程。」一句中,「客心」是指客居異鄉的遊子之心、思鄉之心和盼歸之心,一個「爭」字,說明了歸情的迫切,要與時間賽跑,怎麼賽呢?就是「往來」的「期程」都已經「預」好了。怎麼「預」的呢?上一首說過了啊——秋月定相逢。


那結果是什麼呢?後兩句帶著一絲絲調皮說出來了:「秋風不相待,先至洛陽城。」那意思是說跟秋風明月約定在洛陽相逢,現在秋風不等著我,自己先到洛陽城了。被呵斥說人話的意思,就是原計劃秋天到家的,現在計劃沒落實,已經秋天了,我還沒能起身回程。

此處對秋風的一絲抱怨,實際是對家人的深深抱歉,秋風先至洛陽城,翹首以盼的親人卻沒有見到自己,勢必也很挂念,但是自己無法按時回家的苦衷又難以言說,只能顧左右而言他,抱怨秋風不夠意思,簡直是:說好一起白頭,你卻中途焗油!


這個時候的張說,還是樸實的,從詩中懷念故土的抒情里,實際能讀出一絲對仕途輾轉的些許失落,後來幾經外放的張說就油滑多了,再寫類似的羈旅詩的時候,總是最後升華到「建功立業」、「心憂陛下」的政治高度。


少年時期如此注重伐木累的張說,大權在握的時候,對親人破格優待,應該是發自內心的。


最後補充一點,張說這次外出公幹,不僅秋天沒能回到洛陽,洛陽冬天的雪他也沒能看到,有詩為證:


《正朝摘梅》


蜀地寒猶暖,正朝發早梅。


偏驚萬里客,已復一年來。


「正朝」是指正月初一,張說是在說:


溫暖四川天氣美,正月初一能賞梅。


看到梅花嚇到我,時過一年還沒回。


這三首詩,算是張說出使四川的三部曲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細讀唐詩品唐史 的精彩文章:

3盛唐華章3.1潤色鴻業寄賢才——身不由己做嫁衣的中宗李顯其實也有宏圖大志

TAG:細讀唐詩品唐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