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我只是開個玩笑,怎麼就毀他一生了?」

「我只是開個玩笑,怎麼就毀他一生了?」

文 |天天· 主播 | 林靜

1

每次看到有關霸凌的新聞,我都會想起我初中同班,段同學。

她僅僅因為眼睛有點斜視,說話口齒不清,全班的男生都管她叫「巨惡」,意思是她超級噁心。久而久之,這就成了她的名字。

有次語文課,老師破天荒地誇她作文很棒,讓她讀給大家聽聽。也許因為太久沒被關注,她特別高興地站起來開始讀。

她讀一句,全班起鬨一次,老師一臉莫名其妙,屢禁不止,她讀不下去,後來忽然站在那兒哭了。

她爸來學校領走了她,因為突然被叫過來非常不爽,路上還踢了她一腳。

她爸不知道女兒為什麼哭,更不知道女兒在學校里被人叫「巨惡」,被人嘲笑是「近親結婚的產物」,自尊成天被人扔在地上踩。畢竟這一切從外表什麼都看不出來。

那一刻我忽然想,她跟我有什麼不同?如果她因為眼睛斜視被群嘲,我也可能因為個子矮被毆打。被霸凌的理由千千萬,但沒有一條是被霸凌者的錯。

不是旁觀者就一定無辜,也不是你夠強、夠厲害,霸凌就一定找不上你。

海明威說:「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喪鐘為每一個人而鳴。」

2

2016年,海淀區某知名小學,兩個男生把另一個同學逼到廁所里,將垃圾桶倒在他頭上,澆了他一身廁紙和尿水。

被欺負的孩子哭著用冷水清理自己,事後孩子心理出現了應激性障礙,她的媽媽跟學校反饋無果,怒寫了一篇流傳全網的文章:《每一對母子都是生死之交》。

這件事讓我震驚的不是霸凌本身,而是無論該校老師、還是霸凌者的家長,根本不覺得這算個事兒

老師直接定性為「就是開了一個過分的玩笑」。

扔筐的孩子家長不耐煩地口頭道歉:「這麼點事不值得大動干戈地鬧到學校去,我給你說聲對不起你還不滿意么?」

這件事引起社會關注後,有同為該校學生的家長,把矛頭指向這位媽媽:

把同學逼到廁所,說「我要看你的屁股」,這是小孩打架?

把骯髒的廁桶倒在同學身上,澆了一身尿和臟廁紙,這是孩子之間的玩笑?

一個十歲的小孩子,每天遭到這樣對待,「他們自己會解決」?

《紐約時報》曾寫過一篇文章,標題是《每個被霸凌的孩子身後,都有一群無知的成年人》。

很多人對霸凌不以為然:每個人小時候都見過,但不是都平安長大了嗎?

現實是,遭受過霸凌的人,很難扛得下來。

美國科羅拉多州10歲女孩戴維斯,由於無法忍受長期被同學欺凌,最終選擇在家中的衣櫃內上吊自殺。

廣西北海市某初中的女孩,平日里成績全校第一,只因為遭受同學的言語和肢體霸凌,留下遺書,離開人世……

而僥倖扛下來的人,他們可能一輩子都活在被霸凌過的心理陰影里,從來沒跟霸凌真正和解過。

豆瓣上關於霸凌的的話題,有24萬關注度,無數條真實評論,每一個都是跟霸凌有關的觸目驚心的童年經歷;

2014年,《美國精神病學雜誌》發布的一項新研究發現,童年時遭受的霸凌,其影響可能會從青春期和青年時期一直持續到中年。

在45歲時,他們會有更大的抑鬱、焦慮和自殺風險,50歲時認知功能也會表現較差。

也就是說,霸凌在四十年之後,依然重創著他們的生活。

海淀某小學的事件發生後,有一段話我深以為然: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不僅因為他們沒有自我保護能力,還因為他們對作惡毫無自控能力。你不告訴他那是惡,他能把別人逼死。你不告訴他要反抗,他能被別人逼死。

3

我的兒子如今兩歲半了,眼看是上幼兒園的年紀。

老實說,我很焦慮。

他很乖,面對跟他搶玩具的孩子,只會獃獃地讓出去;他輕信大人說的每一句話,只要那人有「老師」「警察」「保安」這樣令人尊敬的職業身份。

社會上關於幼兒園老師虐童的事情已經讓我瑟瑟發抖,霸凌事件中所謂的「大人們」,又是這樣的一臉輕蔑和無關輕重。

作為媽媽,我到底能用什麼來保護我的孩子?

4

找到這套《別讓傷害靠近你》之前,我經歷了不少波折。

市面上符合我預期的繪本太少了。我老公說,自己上網搜些理論,隨便講講得了,何必費事。

可是在一檔綜藝節目中,何潔的4歲的兒子要接受「防拐摸底測驗」。她自信平日給兒子講了足夠的道理,可假扮人販子的小姐姐還是用零食讓他開了門。

面對具體的場景、具體的言行,小孩子根本沒有分辨能力,家長灌輸的幾條幹巴巴的常識,完全派不上用場。

要想讓小孩子有深刻的認識,能真的學以致用,必須用孩子的視角,通過讓他們感興趣的故事,把保護技能潛移默化地教給孩子。

我的要求很苛刻,繪本內容既要跟最前沿的兒童心理學教育接軌,又要極細膩地走進兒童的內心世界,讓孩子願意讀。所幸,這套《別讓傷害靠近你》,幾乎都做到了。

《別讓傷害靠近你:教孩子辨別、遠離隱性傷害》系列繪本(精裝全5冊)

《別讓傷害靠近你》通過五個畫風暖萌的繪本故事,從身體和心理的角度,將孩子可能遭遇的霸凌,劃分出五條「被欺負」的界線,讓孩子明確知道,有人越界的時候,要主動站起來說不!

1

《不!我不喜歡這種玩笑》

隱形霸凌

2

《不!我不喜歡這種話》

言語霸凌

3

《不!我不喜歡被戲弄》

情感霸凌

4

《不!我不喜歡被你碰》

身體侵害

5

《不!我不喜歡被推搡》

肢體霸凌

最難得的是,所有防霸陵的知識點,都被巧妙地編織進童話內容中,家長跟孩子共讀時,本身也相當受益,不知不覺跟孩子一起上了一堂生動的防霸凌課

點擊下圖,即可購買

5

不,我不喜歡這種話

提起霸凌,很多人第一反應是身體傷害,否則就是孩子脆弱和矯情。但殊不知,殺傷力最大的,就是言語霸凌。

加拿大15歲女孩阿曼達,因為私隱照片被他人泄露,被迫換了三所學校,但每次都逃不開社交網路上的言語攻擊,和同學的羞辱和嘲笑。第一次自殺被救過來後,還有人問她為什麼不再試一次。

她們說希望我看到這個,然後趕緊去死。

在YouTube錄了一段震驚世人的視頻後,阿曼達再次選擇了自殺。

言語霸凌的殺傷力這麼大,怎麼引起孩子的注意和防範呢?

在《不!我不喜歡這種話》里,小兔凱西遭受到足球隊友的語言霸凌:

今天早上,我們有一場球賽。熱身時我耳邊傳來一個聲音:「嗨,凱西!嘿,說你呢,獃頭!」

又是達納。我假裝沒聽見,徑自往球場跑去。

「喂,我跟你說話呢,胖子!」達納說,「今天你最好別搞砸,我可要贏!」

小兔凱西的故事,生動地告訴孩子,言語霸凌分很多種,有羞辱,有恐嚇,也有咒罵。

讀完故事,大人和小孩都會意識到,沒有人應該被羞辱,不是挨打才算欺負,一旦意識到被言語霸凌,要勇敢地站起來說不!

6

不,我不喜歡被戲弄

很多大人不理解,平日里上學好好的,忽然就不願意去了。身上也沒有傷,問老師也得不到答案,這個時候要注意,孩子可能遭受了隱性霸凌

隱性霸凌比言語霸凌更難被家長察覺,孩子只會覺得上學越來越不開心,嚴重的甚至會產生心理障礙,導致自閉、自尊心低,有時候,孩子真會被一個玩笑毀了一生。

在《不!我不喜歡被戲弄》里,小狗傑米被夥伴嘲笑家窮,很難過,但還要被人說是「開個玩笑而已」,吃飯時總是孤單一人。

這本書明確地告訴小朋友,不要小看「讓你不舒服」的玩笑和冷暴力,更不要任由它們傷害你,任何時候,都可以向信任的朋友、老師和家長求助。

別讓傷害靠近你系列(共5冊)

適讀年齡:5歲以上

十點好物特惠價:123元

(原價175元,省52元)

點擊購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點讀書 的精彩文章:

生氣,最能見人品
我有一句嚴肅的情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TAG:十點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