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首千古名詞,最後兩句無人不知,寫出了人生的最高境界

這首千古名詞,最後兩句無人不知,寫出了人生的最高境界

宋詞作為古代文學載體,最早產生於南北朝時期的梁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屬於詩歌的一種特殊形式,不過比詩更靈活、隨意,在宋朝時達到頂峰,所以稱它為宋詞。從派別上看,它分為豪放派和婉約派,每個派別的詞人成千上百,但最著名的也就那幾個。

這首千古名詞,最後兩句無人不知,寫出了人生的最高境界

即使對宋詞不太了解之人,也知道豪放派有兩位大咖,分別是北宋的蘇東坡和南宋的辛棄疾,二人平生經歷不同,但作詞風格十分相似,知名度也旗鼓相當。關於蘇東坡的事迹及作品,以前曾介紹過不少,今天聊聊辛棄疾的一首千古名詞,許多人能將它通篇背誦,尤其是最後兩句幾乎無人不知,寫出了人生的最高境界。

說這首詞之前,先大致了解辛棄疾的經歷。他出生於亂世之秋,當時的大宋危機四伏,徽欽二帝被金國擄走不說,北方大片疆域落入金人之手,辛棄疾的家鄉亦在金兵的鐵蹄之下。從少年時期,辛棄疾就開始努力習武,立下明確的志向,長大後一定要恢復大宋河山。

這首千古名詞,最後兩句無人不知,寫出了人生的最高境界

心中有夢想的人最值得敬佩,辛棄疾一直在尋找機會,等待施展拳腳的時刻來臨。這一天沒讓他等太久,剛過完二十一歲的生日,金軍將領完顏亮帶兵南下,辛棄疾立馬召集上千人,跟著耿京率領的起義軍對抗金兵。次年,名叫張安國的將領投敵,並把耿京殺掉,控制了抗金起義軍。

辛棄疾怒髮衝冠,發誓一定要生擒張安國,為耿京報仇雪恨。但是,他面臨一個非常大的問題,身邊所有士兵加起來只有五十多人,而張安國手握幾萬兵馬,生擒他的難度堪比登天,無異於以卵擊石。既然決心已定,再大的困難也義無反顧,辛棄疾一馬當先,衝進張安國所在的營地。

這首千古名詞,最後兩句無人不知,寫出了人生的最高境界

憑藉勇猛的戰鬥力,辛棄疾勢不可擋,敵方的守軍嚇懵了,甚至忘記了抵抗,他直奔張安國營帳,將他捆綁起來,隨後交給南宋朝廷斬首示眾,辛棄疾也因此一戰成名。此後,辛棄疾雖然踏入仕途,也得到過宋高宗的欣賞,卻因主和派的排斥,只是讓他負責與戰事無關的工作,而他想要的是「金戈鐵馬」的軍營生活。

經歷過很多事情,辛棄疾認清了現實,對朝廷的做法無可奈何,憑他一己之力改變不了什麼,把心中的苦悶化作詩詞,成就了比肩蘇東坡的文人。公元1175年的元宵節,辛棄疾有感而發,揮筆寫下《青玉案·元夕》,全詞的內容如下。

這首千古名詞,最後兩句無人不知,寫出了人生的最高境界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千百年來,對於這首詞的稱讚從未斷絕,特別是最後兩句,簡直是神來之筆。王國維如此評價,「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之境界,乃古今成大事者追求的巔峰,只有稼軒這種大才能為之。古代可以稱得上文武雙全之人不多,辛棄疾就是其中一個,你對他是否有敬佩之情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異樣歷史觀 的精彩文章:

姑娘出上聯:膏可吃,葯可吃,膏藥吃不得!秀才對出的下聯太經典
在《百家姓》當中,為何「趙錢孫李」排在前四位?原因並不簡單

TAG:異樣歷史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