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紀念九一八事變讀讀這10本書丨薦書單

紀念九一八事變讀讀這10本書丨薦書單

原標題:紀念九一八事變讀讀這10本書丨薦書單



《海外稀見抗戰影像集:從九一八事變到全面抗戰》


作者:馬曉娟、郭蕾(本卷作者)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領銜主編

《海外稀見抗戰影像集》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這套大型叢書共分六卷,分別為《從九一八事變到全面抗戰》《日本社會與侵華戰爭》《中緬印戰場》《戰時中美合作》《大後方的社會生活》《從反攻到受降》,幾乎涵蓋了抗日戰爭的方方面面。


本書圖片主要來源於史迪威家族、顧維鈞家族複製、捐贈的照片、美國國家檔案館藏戰時美軍隨軍攝影記者拍攝的照片等,還有從東京神保町舊書街購置的老照片和部分日本戰時出版的各類畫冊、寫真集如《大東亞戰爭寫真集》《滿洲事變從軍紀念寫真帖》《從軍:滿洲事變關東軍紀念寫真帖》《從軍:上海派遣軍》等,以及從台灣收集的各種老照片。



《從九一八到七七事變親歷記》


作者: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編


出版社:中國文史出版社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帝國主義在瀋陽大北營附近製造了柳條湖事件,發動了對東北的武裝侵略。東北軍的部分愛國官兵,自發地與日軍進行了戰鬥。從九一八事變到七七事變的六年間,北至已淪陷的東北三省,南至黃浦江畔,東至長城山海關,西至綏遠,中國人民以及愛國軍隊,已經以各自的方式,與日本帝國主義進行著堅持不懈的較量,其中尤以長城抗戰和淞滬抗戰最為著名,這些抗戰體現了中華民族不屈的意志,是全面抗戰前的預熱和序戰。



《九一八事變 (正面戰場:原國民黨將領抗日戰爭親歷記)》


作者:宋希濂,董其武 等

出版社:中國文史出版社


英勇不屈的戰史奇觀,艱苦卓絕的八年抗戰。1937年到1945年,中國軍隊發動大會戰二十多次、戰役一千一百多次、普通戰鬥兩千八百多次。三百二十多萬官兵傷亡,一百多名將軍殉國。四千多名飛行員血灑長空,兩千四百多架戰機被擊落。這就是可歌可泣的正面戰場,這就是不可磨滅的歷史畫卷!事實用鮮血與火焰向全世界證明,沒有任何侵略者可以征服中華民族!原國民黨將領抗日戰爭親歷記,寫中國人驚天動地保家衛國史。本書直面歷史,彌足珍貴。宋希濂、董其武編著的《正面戰場(九一八事變原國民黨將領抗日戰爭親歷記)》是其中描寫中原地區抗戰之一部。



《銘記與警示:九一八國難下的瀋陽》


作者:孟悅


出版社:遼寧教育出版社


本書以確鑿的歷史史實為依託,以九一八事變爆發前後瀋陽城的巨大變遷和反差為主線,突出表現了九一八事變帶給沈城百姓乃至全國同胞的慘痛災難,弘揚瀋陽(東北)軍民奮起抗爭、保家衛國的抗日鬥志。本書特色和亮點:


1.本書參考了很多資料,使很多鮮為人知的史實和準確統計數字首次公開。


2.本書把濃重的筆墨用於著述九一八事變前後的瀋陽,因此不僅敘述了相關史實,也對當時瀋陽著名的工廠、學校,商業區等大量老瀋陽的歷史做以展開著述,具有很強的地域特色。


3.本書中穿插近百張從未公開的歷史老照片,包括日軍侵華暴行和反映當年瀋陽經濟、教育、政治方面的圖片。

4.書中包含大量九一八事變親歷者的口述。


作者簡介:孟悅,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副研究員,遼寧省東北解放戰爭史研究會理事,是「遼海講壇」和「抗戰歷史大講堂」的主講老師。多年來,在中國近現代史學術領域潛心研究,筆耕不綴,尤其專註於日本侵華史及中國抗日戰爭史等方面的學術研究。先後在省級學術期刊、文集等發表優秀論文數十篇,並榮獲中國近現代史史料學學會授予的優秀作品論文類一等獎、遼寧省史學會授予的遼寧省歷史學優秀成果三等獎等多項榮譽。



《親歷「九一八」》


作者:方軍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作者方軍利用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工作的間隙,從1997年開始對曾參加抗日戰爭的老兵進行系統的採訪,並以口述實錄的形式將這些採訪整理成文,本書即是根據採訪資料整理而成。書中提到的人物,包括親歷九一八事變和西安事變的抗戰老兵王景芳、親歷淞滬會戰的老軍醫付心德、炸毀日本軍用倉庫的鄭日光……作者記述了他們的經歷,記錄了老兵對歷史的追懷,並對他們現在的生活狀態給予關注。



《我們生命中的「九一八」》


作者:葉君

出版社:北方文藝出版社


本書選取了大量文化名人記錄、紀念九一八事變的作品,兼具史料性與文學性,集錦個人的抗戰記憶,讀來感人肺腑。本書為紀念2015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而出版。從九一八事變開始的抗戰不僅撼動世界,更影響了一代中國人的命運。本書精選幾十位名人關於九一八事變的記載文字,令人重新感受九一八事變之於時代及其個人的意義,再次見證那段奮勇抗爭的民族記憶。



《中國抗日戰爭史簡明讀本》


作者:《中國抗日戰爭史簡明讀本》編寫組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該書全面回顧了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14年間,中國抗擊日本侵略的艱難曲折的戰爭歷史。14年抗日戰爭是一個整體,前6年局部抗戰主要發生在東北、華北及上海等地區,是整個抗日戰爭的先聲和重要組成部分;後8年的全面抗戰是局部戰爭的延伸和發展,也是最終戰勝日本侵略者的決戰。該書立足於記述真實歷史,對國民黨軍隊前期在正面戰場的浴血奮戰,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後中國正面和敵後兩個戰場的戰略配合,敵後戰場逐步成為全國抗日主戰場等重大歷史問題作了實事求是的歷史還原。對日本侵略者對中國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中國戰場與盟軍共同對日展開戰略反攻、日本投降後的國際格局設計等抗日戰爭的有關歷史細節也都作了詳細的記錄探討。



《國難來襲——「九一八」延續的記憶》


作者:李人毅

出版社: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1931年9月18日,這一天,日本向中國不宣而戰。日本如何一步一步陰謀逼近?處於「九一八」事件中心的張學良與南京國民政府態度如何?東北人民生活在怎樣的水深火熱之中? 戰爭還沒有遠去,硝煙還未散盡。 一個國家要有國格,一個民族需要凝聚的力量。正義千秋,警鐘長鳴。



《心殤:我的乳名「九一八」》


作者:胡新化口述整理


出版社: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以作者胡新化幼年、少年時期的親身經歷生動地記錄了九一八事變發生時一家人的遭遇和坎坷,從一個側面反映日本長期佔領統治、凌辱的東北民眾受苦中的抗爭和期盼。在眾多的抗戰題材作品中,該書給人一種純正的、民間的視角。作者在偽滿洲時期所經歷、見聞的真實往事或震撼人心、或令人扼腕、或觸目驚心、或引人深思,具有極強的可讀性和啟發性。



《顧維鈞在「九一八」》


作者:宗民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外交官是一份神秘的職業,也是一份危險的職業。越是民眾情緒過激而政府又軟弱的地方,越需要外交官走出圍牆,走出神秘,和人們進行互動。抗日不止要用武力,也要靠法理戰場上的將士衝鋒。


顧維鈞是一個傳奇人物。他和林則徐、鄧世昌、劉永福、聶士成、譚嗣同、孫中山一樣,是中國近代史上閃耀的英雄之星。他畢業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是中國近現代史上最卓越的外交家之一。他在巴黎和會上拒絕簽署《凡爾賽和約》,是近代中國對不平等條約第一次喊出的「不」,從而直接引發了「五四運動」,他本人也享譽全球,被稱為「民國第一外交家」。九一八事變爆發之時,顧維鈞是張學良的外交顧問。在「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指示下,東三省迅速被日軍攻佔。國民政府不堪輿論壓力,任命顧維鈞為國民政府的外交部長。於是,「民國第一外交家」就這樣被再次推上了歷史的風口浪尖。他督促國聯成立了「李頓調查團」,在東三省收集日本侵華的證據,並最終形成了「李頓報告書」,確認日本發動的是不折不扣的侵略戰爭,日本應無條件退出東三省。


關注微信公眾號:xkreading


醒客讀書(www.xkreading.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醒客讀書 的精彩文章:

TAG:醒客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