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谷園講通鑒》第136回:漢書*藝文志之諸子百家

《谷園講通鑒》第136回:漢書*藝文志之諸子百家

原標題:《谷園講通鑒》第136回:漢書*藝文志之諸子百家



《谷園講通鑒》第136回講《漢書*藝文志》中的重頭,劉歆對諸子百家的分別評價。著重地跟大家分享了墨家的一些故事和思想。我贊成韓愈講的,「孔子必用墨子,墨子必用孔子,不相用不足為孔墨。」墨家是了不起的,應當有人來弘揚!下期還會繼續講墨家。


不少網友留言,抱怨進度慢,抱怨不能儘快講到三國。聽到這樣的抱怨,說實話,有點不開心,這不是我想要的聽眾或者分享者。我從一開始對《谷園講通鑒》的期許就是,「這將是一個沿著歷史軸線展開的中華傳統思想智慧體系」,它要「力求接地氣,讓青年人喜聞樂見」,但絕不是簡單的故事會,也不是評書。



今天看,墨子實在是可以與孔子比肩的偉人。


西漢人,應當也是這樣的看法。前面咱說,《淮南子》里就講過一個觀點,說,真正的聖賢沒有無為的,都很忙碌。說,


伊尹負鼎而干湯,呂望鼓刀而入周,百里奚轉鬻yù ,管仲束縛,孔子無黔突,墨子無暖席。--《淮南子*修務》


孔子無黔突,墨子無暖席。孔子、墨子,是相提並論的,他們都為了天下蒼生的幸福安寧而奔走努力。


所不同的是,孔子最終歸於書齋,回到幕後,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整理六經,做文化學術的研究和傳承。


而墨子則是不斷地深入實踐,他也讀過很多書,據說,他是最早的藏書家,走到哪裡,都帶著幾車書的。不過,他不是坐而論道、只說不幹的理論家,他是行動派、是實幹家,他是說到哪做到哪的。


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


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猶合符節也,無言而不行也。--《墨子*兼愛下》


言和行就像符節一樣,兩邊一對,嚴絲合縫。

那麼,墨子都有什麼著名的言呢?他是怎麼說的呢?


他說:


仁人之事者,必務求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子*兼愛下》


做一個仁人志士,做一個墨者,就應當為天下興利除害。


怎麼興利除害呢?


《墨子*魯問篇》里有一段記載,說,有人問墨子:墨子先生啊,您每次到一個諸侯國,都會給這個國君提出哪些治理國家的建議呢?


墨子說:


凡入國,必擇務而從事焉。國家昏亂,則語之尚賢、尚同;國家貧,則語之節用、節葬;國家憙音湛湎,則語之非樂、非命;國家淫僻無禮,則語之尊天事鬼;國家務奪侵凌,即語之兼愛、非攻。--《墨子*魯問》


後人從這段話里,提煉出了墨子學說的十大綱領,分別是: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葬、節用。


也就是說,墨子是通過傳播、推行這十條政治思想、社會思想,來興利除害的。

這裡面,兼愛、非攻是最著名的,最能體現墨子作為一個行動派、實幹家的特點。


墨子認為,他要除的天下之害,最大的一個害,就是什麼呢?就是戰爭,國家之間的戰爭,是對天下蒼生傷害最大的。


剛才哪段話里講,


國家務奪侵凌,即語之兼愛、非攻。--《墨子*魯問》


說明,兼愛非攻,是墨子針對戰爭提出來的,他是為了呼籲世界和平的,是一種反戰主義。


準確地說,墨子反戰是反對一切主動發起戰爭的。他指出,所有為主動發起戰爭而編造的理由,都是扯淡。就像美國現在在世界各地發起戰爭,什麼反獨裁,什麼維護人權,什麼核武器檢查,等等的,他編造的那些發起戰爭的理由,當然都得是冠冕堂皇的,都是高大上的,都是絕對正義的。


可在墨子看來,那都是扯淡。他會說:小布希啊、特郞普啊,什麼諸侯國君啊,大王啊,您就別再扯這個淡了,別再糊弄人了,你發起戰爭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了自己國家的私利。


你這樣不對啊,你得打破這種人我之間的區別啊,你得有兼愛的精神啊,你愛你的國,也應當兼愛別人的國;你愛你的人民,也應當兼愛別的國家的人民。


總之,請你不要發起戰爭。


如果,你不聽我勸,非要去攻打那個小國。

那,那怎麼辦呢?


那,咱們只好戰場上見。我和我的弟子們,我們墨者一定全力以赴去幫助那個小國,去守城,跟你打保衛戰。


墨子是言必信,行必果的,他是真的帶著弟子們去幫助那個被攻打的小國的。


《墨子*公輸》篇里就記載了這麼一次,說的是:


公輸盤(ban)為楚造雲梯之械,成,將以攻宋。--《墨子*公輸》


公輸盤就是著名的魯班,木匠的祖師爺,也可以說是工程技術人員的祖師爺,他幫助楚國建造了一種超級先進的攻城機械--雲梯。


楚王很滿意:有這玩意,咱去攻城,肯定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啊,好,打,你們去準備準備,咱們先打宋國。


墨子聽到這個消息時,正在齊國,他跟弟子們做了一下安排,然後立即起身,


行十日十夜而至於郢,見公輸盤。--《墨子*公輸》


走了十天十夜,趕到了楚國的都城郢,來見公輸盤,也見了楚王。

見面之後,墨子先是講了一通兼愛的道理,希望對方放棄攻宋。


人家根本不聽。


然後,墨子怎麼辦呢?


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墨子*公輸》


意思就是,墨子解下腰帶,在地上圍一圈,就表示宋國的城池,然後用小木片表示守城的機械什麼的。然後,跟公輸班,就現場搞了一場兵棋推演。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有明確文字記載的兵棋推演。


推演的結果是,公輸盤想盡了辦法,用了九套方案去攻城,都被墨子成功化解。


最終,公輸盤黔驢技窮,氣呼呼地說:我還有一條勝出的方案,我不告訴你。


墨子冷冷地一笑:你不說我也知道,那個,你也是妄想。


楚王在旁邊就懵圈了:啥意思啊?快說說唄。


墨子說:大王啊,公輸盤就是想狗急跳牆,要把我殺了。宋國不就沒人能守得住他的攻擊了嗎。他這是妄想。我來之前,已經安排好我的三百名弟子,去幫助宋國做守城的準備,我的這些守城方案,也都已經教給弟子們了。你們即便殺了我,也攻不下宋國。


最終,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眾國學 的精彩文章:

《谷園講通鑒》第133回:陰陽五行思想的起源

TAG:大眾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