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三個國家曾屬一國,分家後,一個比一個發達

這三個國家曾屬一國,分家後,一個比一個發達

中國古代有句話叫做「好聚好散,和氣生財」,這句話放在國家層面也是非常到位,但是很多國家分家後,往往極端的不和氣。最典型的前蘇聯分出的15國,還有南斯拉夫分出來的7國,都是相互看不順眼,相互征戰,結果都是發展一個比一個差。

但是也有分家後和氣的,如捷克和斯洛伐克,分家後很是和氣,最後成為發達國家。而下面這三個小國更是如此,他們本來屬於一國,而分家後,現在一個比一個發達,讓人羨慕。

這三個國家就是西歐的小國荷蘭、盧森堡、比利時。這三個國家領土面積都非常小,分別只有4萬、2500、3萬平方公里,加起來也才8萬不到,還不到我國一個省的面積。而很多去過這三個國家的人,都會感受到,這裡文化,人群的相同性,加上土地面積小,因此會誤以為是一個國家。

其實從歷史來看,這三國曾經確實是一個國家,只是後來分家了,這個還要追溯到拿破崙時期。在拿破崙時期,歐洲聯合攻打法國,將拿破崙打敗,戰後在維也納開會,當時通過了一個維也納協定。當時的荷蘭作為主要戰勝國,受到扶持。

而德國和英國主導下,希望防範法國的再次崛起,於是將比利時和盧森堡地區,全部劃給荷蘭,還包括法國東北部的一些地區,組成了一個中等國家尼德蘭王國,由荷蘭國王統治。當時尼德蘭王國下設三個省,分別是荷蘭省、比利時省和盧森堡省,省下面設州,一共有20多個州。

就這樣在大國幫助下,荷蘭在歐洲最輝煌的時候開始了。但是荷蘭人統治比利時和盧森堡之後,開始執行明顯的不公平政策,主要的利益向荷蘭人傾斜,這引起了比利時的強烈不滿。因為比利時省無論面積和人口,跟荷蘭差不了多少,因此,希望平等對待。

但是失敗後,在1830年,比利時首府布魯塞爾爆發革命,尼德蘭國王立刻派兵鎮壓,結果引起法國干涉,法國出兵比利時。最終在大國妥協下,尼德蘭軍隊撤出比利時。到1839年,比利時割讓自己的林堡地區給尼德蘭王國,尼德蘭王國在1839年最終同意比利時獨立,建立君主立憲制度的國家。

而比利時離開後,尼德蘭王國恢復荷蘭王國,而為了安撫盧森堡,給予其更大的權力,由荷蘭國王兼任盧森堡大公,這樣繼續存在。一直到1890年,盧森堡也不想跟荷蘭混了,在大國幫助下,也分開荷蘭,成為獨立的國家,也就是現在的盧森堡大公國。

於是小小尼德蘭一分為三,而分家後的三國發展都非常的好,而且一個比一個發達,現在荷蘭人均GDP超過4萬美元;而比利時更高,超過4.3萬美元;而盧森堡更是高到離譜,人均GDP超過11萬美元,都成為世界高度發達的發達國家,一個比一個強悍。而且雖然分家了,但是三國關係還是很不錯的,相互尊重,相互幫助,可謂是和氣生財的典型。

歡迎關注【還原歷史背後真相】,每天為您更新新鮮的歷史資訊,不出門看天下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還原歷史真相 的精彩文章:

此國人均GDP世界第一,因為太低調,幾乎無人知道
此國備受愛戴的首相,出去看電影時被槍殺,兇手到現在還沒找到

TAG:還原歷史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