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北方的艷陽里,大雪紛飛~啊嚏!
春天是花的世界,這可能是許多人小學時寫作文的常用句。實際中春天開花的植物的確種類繁多,不說山野之中的野生植物,就是在城市綠化當中,春天的花朵也讓人目不暇接,比如每年臉盲一遍的薔薇科一家,還有迎春、連翹和金鐘花三姐妹。
在很多北方城市,春天除了有會開花的樹木,還有一種會掉
「毛毛蟲」、會「飄雪」
的樹———毛白楊
(Populus × tomentosa)。
陽春時節,捂得和冬天一樣嚴實。圖片:東方IC
被「毛蟲」支配的恐懼
毛白楊是我國北方城市的
主力行道樹之一
。每年3月,已經禿了一個冬天的毛白楊就開始不斷地往地上掉落紅褐色的「毛毛蟲」
。小時候身為一個調皮的小男生,我最愛乾的事兒就是把這樣的「毛毛蟲」撿起來丟向女同學,並且收穫她們的尖叫。當然這只是小男生希望引起小女生注意的一種笨拙手段,並不值得大家學習。
這些沒什麼危險的「毛毛蟲」實際上是毛白楊雄株上散完花粉、乾枯掉落的
雄花序
,是植物體的一部分,和動物沒什麼關係。
毛白楊正在散粉的雄花序。圖片:不認識植物
毛白楊擁有
雌雄異株
的繁育系統。雄株只有雄花,沒有花被的雄花組成了柔荑[tí]花序,紅色的花藥成熟後開裂,隨風將花粉散播出去
。雌株則只有雌花,也組成了沒有花被的柔荑花序,每一朵雌花的柱頭二裂,伸入空氣中,以期獲得隨風而來的花粉。
毛白楊的2朵雄花,可以看到紅色的花藥和帶有長毛的苞片,並沒有花被。圖片:不認識植物
雄株的柔荑花序散粉之後就不再有任何作用,進而
乾枯掉落
;而雌株的柔荑花序在授粉後開始進入果實發育
階段,花序軸伸長,雌花子房膨大,柱頭萎縮,果實成熟後開裂,並將種子傳播出來。
授粉之後,進入果實發育階段,子房開始膨大,花序軸開始伸長。圖片:不認識植物
毛白楊的種子微小,著生有綿毛狀附屬物,隨風飄舞,將種子帶向遠方。因為綿毛的存在,每到種子飄散時節便會出現
漫天「飛雪」
的場景,甚是壯觀。
圖中黃色的是冬瓜楊(P. purdomii)的種子,上面有非常豐富的綿毛,有助於種子隨風傳播。圖片:不認識植物
「飄雪」是所有人的噩夢
毛白楊樹榦挺直,最高可達30米。隨著樹齡的增長,樹皮會從暗灰色變為灰綠色,最後變為灰白色,而樹榦基部老時變為黑色。
灰綠色的樹皮,說明這株在城市綠化中栽植的毛白楊年齡還不算太老。圖片:不認識植物
毛白楊繁殖技術難度較低,播種、扦插或者嫁接等均能進行育苗造林。作為
速生
樹種的毛白楊,水肥條件充足的情況下20年即可成材,而且其生長適應性非常強
,黏土、壤土、沙土甚至輕微鹽鹼化的土壤上均可生長。
由於這些優良性狀,毛白楊佔據了北方眾多城市行道樹的主力位置,同時也帶給了很多人童年歡樂,比如我。
一樹的「毛毛蟲」即將掉落,不知道又可以嚇唬多少人了。圖片:不認識植物
然而,由於毛白楊是
風媒傳粉
,所以在開花階段,隨風飄蕩的花粉會給很多人帶來過敏
的痛苦。對於各種原因無法離開過敏原的人們來說,一個口罩是預防花粉過敏最重要的方法了。漫天飛舞的楊絮給城市衛生的維持也帶來了非常大的麻煩。
園林工人正在毛白楊上「釋放」寄生有白蛾周氏嚙小蜂的柞蠶蛹,孵化的小蜂用以對付蛾類林業害蟲。<戳這裡可以複習柞蠶> 圖片:東方IC
毛白楊身世之謎
毛白楊是楊柳科(Salicaceae)楊屬(Populus)成員。楊屬植物全世界大約有100種,中國有71種,其中有47種是特有物種,最少有10種是雜交種。
楊屬植物的系統分類學研究尚顯得有些混亂。這是因為楊屬植物屬內種間雜交時有發生,存在著
大量的天然雜交個體
,這些雜交個體又和其他種類形成更複雜的雜交關係。為了更好地完成研究,研究者正更加深入地觀察野外種群,收集更多樣品,融合更多的研究方法。
毛白楊
學名中間的乘號
表明它不是一個獨立的物種,而是那10個天然雜交種中的一員。人們最初發表毛白楊的時候,還不知道它的天然雜交身份,因此當時學名里是沒有乘號的。隨著研究的深入,科研人員發現毛白楊與楊屬其他不止一個物種有親緣關係,於是推測它應當是一個雜交種,進而展開了對毛白楊親本物種的尋找工作。
毛白楊的「尋親記」,也是一小部植物學研究史。圖為成長中的毛白楊林。圖片:forestry.gov.cn
早期有人提出毛白楊的苞片形態與銀灰楊(P. × canescens)非常相似,推測毛白楊可能是銀灰楊與歐洲山楊(P. tremula)的雜交後代。後來有人推測山楊(P. davidiana)和新疆楊(P. alba var. pyramidalis)參與了毛白楊的形成,也有人認為毛白楊是銀白楊(P. alba)與響葉楊(P. adenopoda)天然雜交的後代。
迄今為止,已經有
十餘種毛白楊雜交起源的路線
得以發表,不過距離最終揭開毛白楊身世的神秘面紗,人們還有不少的路要走。目前分子系統學的證據顯示,響葉楊最可能是毛白楊形成過程中的母本提供者,而其他楊樹則在雜交過程中提供了花粉(父本)。具體的雜交過程則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揭示,總之是一個非常複雜
的過程。
還認識「楊」字嗎?圖片:Georges Seguin & AnRo0002 & Daniel Dumais / wikmedia
近年來大氣污染問題(霧霾等)比較突出,作為行道樹主力的毛白楊,又一次被研究人員發現了它身上的閃光點——通過葉片吸滯PM2.5顆粒。儘管從數據上看,毛白楊
還不能成為防霧減霾的的主力軍
,但還是給我們帶來了研究的新思路。
毛白楊因為自身優勢成為華北地區野外常見的原生植物,同時也佔據了人類聚居區的空間,並且給科研人員帶來了許多的研究方向。從種群和基因層面來看,毛白楊都還沒有受到生存壓力。
但是我們不應忘記,一個物種的存續離不開它所生存的環境,只有環境得到了良好的保護,生活在其中的各個物種也才能夠得到切實有效的保護,當然也包括人類自己。
本文是物種日曆第4年的第249篇文章,來自物種日曆作者@不認識植物
。
你可能錯過的精彩內容
合歡 | 樟樹 | 木棉
白蠟樹 | 馬尾松
懸鈴木 | 藍花楹 | 毛泡桐
物種日曆
微信號:GuokrPac
當歲月凝結成文明
當我遇見你
有話想說?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來留言吧
日曆娘今日頭像
楊柳科 垂柳
本文來自果殼網,歡迎轉發,謝絕轉載
如有需要請聯繫GuokrPac@guokr.com


※暴脾氣的阿德利,不愧為企鵝界的一股泥石流
※鶴頂雖紅,但與毒藥無關
TAG:物種日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