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周黎明VS賽人:影評人該不該「狠批」電影?

周黎明VS賽人:影評人該不該「狠批」電影?

隨著中國電影市場的發展,影評和電影之間的關係變得微妙起來。一方面,不少電影因口碑不佳在市場遇挫之後總會歸因於輿論環境的惡劣,豆瓣網成為最大的「背鍋俠」;另一方面,由於影評人「自來水」的推介,一些本來不具賣相的影片走向大眾,在更大範圍人群中得到了傳播。

影評人應不應該「狠批」電影?9月7日,在電影頻道《今日影評·影評的力量》致敬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主題論壇上,多位影評人和學者圍繞這個議題展開了激烈辯論。


周黎明VS賽人:影評人該不該「狠批」電影?



以打低分著稱的影評人賽人,和溫和派影評人周黎明,分別是正、反雙方的代表,兩人第一次針鋒相對展開激辯,在駁斥對方的同時,也闡述了自己的影評理念。

賽人:我寫影評時盡量主觀,少一點責任心

在社交網站上,賽人因為經常給電影打低分成為影評人中知名的「沒有感情的殺手」。迄今為止,他給國產電影打過的最高分為《路邊野餐》——8分,最低分經常是1分——這還是在沒有負分的前提下。賽人毫不諱言自己評分的標準十分主觀:「我不喜歡的電影,就要狠批,我不代表別人,我只代表我自己。」


周黎明VS賽人:影評人該不該「狠批」電影?


賽人

相比個性十足的賽人,周黎明更像是影評人中的謙謙君子。早在2013年,在一片罵聲中,周黎明「唱反調」給《私人訂製》打7分,雖然他在「馮小剛的喜劇之道」的影評中詳盡闡述了自己打分的理由,但依然遭到網友圍攻。

針對賽人「以自我為中心」的影評,周黎明表示無法認同,他認為影評應該找准參照系,不能每部電影都拿影史佳片來做參照。「影片的標準不是影評人定的,是導演定的,他如果想拍青春浪漫愛情片,你說這部影片沒有偉大的影片高度,人家本來也沒有想到要這樣的高度,人家就要拍輕鬆的影片,你應該拿同類的影片來比好還是不好。」


周黎明VS賽人:影評人該不該「狠批」電影?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所有批評都應該建立在促進電影產業良性發展的基礎上,復旦大學教授楊俊蕾認為,「對於電影來講,既是我們觀看的產品,也是一個國家文化工業的最高表達,對於國家的工業來講,我的基本態度是要促進它。電影需要批評,批評重要,但是不能狠批,狠批不妥。」

賽人對於這種「顧大局」的影評不以為然,他講到,「我寫影評時盡量主觀,少一點責任心,尊重自己的感受,少顧及別人的感受。別人的感受你顧及不了那麼多,你就不會成為某一個利益集團的幫凶,不用負什麼責任,這樣你的影評會寫得更純粹和乾淨。」

周黎明:專業影評人在宣洩以後要講出道理來

影評人藤井樹以《長城》上映時,社交網站上「張藝謀已死」的惡評為例,「這絕對是當下娛樂當中唯標題論的特色,以標題吸引眼球,充斥著泄憤式的語言,而且是上升到了人格攻擊,我覺得這個如果叫做狠批的話,那我相信不會贏得真正的觀眾的青睞。」

藤井樹還提到,影評界存在一種現象,在一片叫好的時候,有的影評人一定要出來狠批一下,顯得自己高級,這是非常令人費解的。她還談到影評人與導演已經互相失去信任,「很多導演說,你們影評人的話我真是沒法相信,我更願意看觀眾的感受,這是很多導演的心聲。」


周黎明VS賽人:影評人該不該「狠批」電影?



賽人認為學術研究講究中性平和,但是影評必須帶有情緒。他以特呂弗的影評集《我生命中的電影》為例,裡面會出現「看了這部電影想自殺」的表達,寫得非常主觀。賽人認為特呂弗之所以能做到主觀,就在於已經佔據大量客觀。「有些高人,他們知道的越多就會越來越冷靜,越來越理性,我佩服他們,但我做不到,有人年齡越大越脆弱,越容易傷心。」

在本次論壇上,賽人第一次解釋了自己經常打低分的原因在於:愛與希望。「我給一部電影打5分,中國在未來幾年一定會有更好的電影,我可以打7分,打8分。當年給《我不是葯神》打8分的人,碰到比它好很多的電影怎麼打分?要打20分嗎?我相信中國電影是有上升空間的,我對中國電影充滿希望的。對中國電影沒有希望的人他才會打8分、9分。」

周黎明的發言總是圍繞「一個影評人的自我修養」展開。他認為「評論一部影片時,往往不是在真空當中獨立評論,爽可以,但是專業的影評要經過自己大腦的思考,要考慮到可能產生的影響。」周黎明更看重影評的專業性,他一直強調普通的觀眾和所謂的專業影評人,最大的區別是觀眾可以宣洩,但是影評人宣洩以後要講出道理來。


周黎明VS賽人:影評人該不該「狠批」電影?



在本次交鋒中,正反雙方都提到影片的提前點映。賽人透露,自己打1分、2分的電影,大部分都是別人邀請提前看片,雖然經常打低分,但是收到的邀請越來越多,「這是好事情,他們不怕我打低分,他們都不怕狠批。」周黎明則表示,有時候邀請提前看片,看完之後就借口上廁所不見了,「我沒有這個膽子直接把想說的話說出來,因為覺得非常不合時宜,比如參加婚禮你說這個新娘不好看,只能溜之大吉。」

事實上,在當下複雜的影視行業,「該不該狠批電影」這種技術探討還是其次,關鍵還在於首先做到態度真誠。義憤填膺不一定是痛心疾首,也有可能只是為了迎合大眾,換取流量;站台點贊也不一定是心悅誠服,也有可能是為了人情和紅包。

正如周黎明的總結陳詞,「影評必須真誠,可以是褒,可以是貶,必須是真心話。如果講不出道理你就是一個普通觀眾,所以要講出好的道理,這就需要專業的影評人需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

【文/楊文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