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本戰敗投降後,為何仍保持天皇制?原來是美國搞的鬼!

日本戰敗投降後,為何仍保持天皇制?原來是美國搞的鬼!

原標題:日本戰敗投降後,為何仍保持天皇制?原來是美國搞的鬼!


從「九·一八」事變開始的日本侵華戰爭,是日本軍國主義蓄謀已久,試圖以武力吞併中國的一場大規模侵略戰爭。發動這場戰爭的許多罪犯,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都受到嚴懲。但作為日本最高統治者天皇,為什麼沒有受到應有的懲罰?天皇製為何得以保存?難道日本天皇不負有發動和進行侵略戰爭的責任嗎? 



是天皇召集御前會議決定發動侵略戰爭  


日本是個君主立憲制國家,按照日本憲法,天皇是日本帝國的最高統治者,握有頒布法律、任命大臣、決定戰爭與和平等大權。

1931年,在天皇授權下,日本駐遼東半島的關東軍在瀋陽發動了「九·一八」事變,接著強佔了中國的東北三省和熱河省的大半,進窺華北。


1932年又在上海發動「一·二八」事變,妄圖侵佔上海。


1936年2月,日本法西斯軍人在東京發動暴亂,6月軍國主義分子近衛文麿出任內閣總理大臣,侵華呼聲日高。


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盧溝橋挑起事端,11日近衛文麿和參謀總長閑院宮晉見日本天皇,陳說全面發動侵華戰爭的意見,得到天皇裕仁的讚許。天皇當即召集有陸軍大臣、海軍大臣、外務大臣和大藏大臣參加的內閣御前會議,通過了《陸軍部議案》,同時發表戰爭動員令,下令「立即增兵華北」,調動大批日軍進入平津地區,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企圖在三個月內滅亡中國。


8月13日,日本派遣大量海軍和海軍陸戰隊及空軍,在上海發動了侵略戰爭。


到1938年10月,日軍已先後侵佔了中國13個省的10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北平、天津、上海、青島、武漢、廣州等數十個大城市淪陷。


1941年7月2日,天皇在東京召集御前會議,決定在繼續擴大侵華戰爭的同時,以海軍為基本力量,集中陸軍15個師團和空軍發動太平洋戰爭。這年12月7日,日軍發動了偷襲珍珠港事件;在偷襲之前,天皇裕仁多次詳細地詢問了作戰計劃。


事件發生後的12月21日,天皇在東京召集御前會議,討論制訂了《為完成大東亞戰爭而決定處理中國問題的根本方針》,公開打起「大東亞共榮」的旗號,企圖實現其霸佔世界的野心。


可以說自「九·一八」事變到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的10多年時間內,日本每次大的侵略性軍事行動,都是在裕仁天皇的授權下,或是由御前會議決定進行的。每次大的軍事行動結束後,日軍指揮官都要回到東京向天皇直接面陳軍情,並受到天皇的賞賜。


據侵華日軍華中派遣軍司令官岡村寧次自述,他曾多次在作戰結束後到天皇那裡去報告戰況及受獎:1932年6月,岡村寧次在指揮進攻上海戰役結束後,第一次向天皇報告軍情;1933年春,岡村寧次在參與對中國熱河的軍事行動後,於3月28日回到東京晉見天皇;這年8月8日,岡村再次向天皇面奏大連會議內情及侵華決策,天皇甚表滿意。


1940年3月26日,岡村在晉見天皇后,天皇為「表彰」他侵華戰爭中的「功績」,「御賜」銀質帶有皇室紋章的大花瓶一個,現金300元;皇后賜給銀杯一隻,現金700元;過後又有皇太后「賜宴」,贈給銀質煙盒一隻及現金300元。類似這樣的接見和賞賜屢見不鮮,說明對日本發動的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天皇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在東京審判中,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庭長韋伯說:「證據表明,天皇確實批准了開戰,因而對戰爭負有責任」。  


日本投降前為保持君主制竭盡了全力  


第二次世界大戰進行至1945年,形勢大變。這年4月,蘇軍攻佔柏林,希特勒自殺身亡;5月,德國投降,日本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加上日軍在太平洋上的節節失敗,海空優勢全失。美軍開始向沖繩進襲,日本本土日夜遭美機轟炸,日本軍國主義分子已預感到末日即將來臨。


4月初,日本小磯內閣垮台,由樞密院議長,年近80的鈴木貫太郎海軍大將接任首相職務,組成了由米內任海軍大臣、東鄉茂田任外務大臣、阿南惟幾任陸軍大臣的新內閣;同時組成了由首相及外務、海軍、陸軍大臣另加陸軍總長梅津和海軍總長豐田參加的「最高戰爭指導會議」。



鈴木和東鄉都認為日本的經濟正在枯竭,城市正遭到空襲摧毀,如果戰爭再拖延下去,其結果必然導致日本毀滅,從而引起君主政體的垮台。天皇裕仁選中鈴木任首相、東鄉任外相的目的是,企圖通過他們跟蘇聯談判,求得蘇聯幫助,「體面地獲得和平」——起碼能保住天皇的繼續存在。


6月18日,最高戰爭指導會議召開秘密會議,一致同意通過蘇聯出面調停以謀取和平,力爭取得同盟國方面關於保存君主政體的許諾。他們的意見立即得到天皇裕仁的贊同和支持。22日天皇召集最高戰爭指導會議成員進宮,確定了這一方針,並決定儘快和蘇聯接觸。7月12日,東鄉電示日本駐蘇大使佐藤,要他轉告蘇聯外長莫洛托夫:「只要能夠避免無條件投降,天皇願意和談」。次日蘇聯方面告訴佐藤,莫洛托夫將去德國參加波茨坦會議,不能接見。  


7月26日由美、英、中三國政府首腦簽署的旨在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發表,通告日本政府應「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裝部隊無條件投降,……除此一途,日本即將迅速完全毀滅」。同時還規定了盟國接受日本投降的條件:剷除日本軍國主義,對日本領土進行軍事佔領,解除日本軍隊武裝,懲辦戰爭罪犯,禁止軍需工業等。


《波茨坦公告》的發表給日本統治當局極大的震動。27日,日本最高戰爭指導會議在東京開會,討論《波茨坦公告》內容,外相東鄉認為,同盟國雖然要求無條件投降,但事實上還是提出了有條件的和平,如果拒絕接受,將給日本帶來災難性的後果。對於公告中的條件,可以接受。


但陸海軍方面的首腦認為:接受這個宣言,就意味著解除日本軍隊的武裝,解散軍隊,軍人勢力就此完結。天皇則認為這個公告原則上可以接受的,因為它沒有提到剷除日本的君主制度。還有人提出修改其中某些內容後可以接受,如「允許日本軍人回到家鄉過和平生活」等有礙士氣的詞句要刪除。


會後,日本當局仍寄希望於蘇聯出面「調停」,派人頻頻和蘇聯外交部接觸,並「許以重大的妥協條件」,甚至說「準備為蘇聯的調停付出高昂代價」。當時日本還不知道蘇聯早在1945年2月的雅爾塔會議上,斯大林已秘密答應在戰勝德國後對日宣戰;《波茨坦公告》的內容也是蘇聯參與擬定的。因而日本政府在未得到蘇聯的正式答覆之前,對波茨坦公告始終不予表態。而日本軍方的強硬派,則通過各種新聞媒介揚言,「按既定方針把大東亞戰爭進行到底」;1945年7月30日出版的《昭南新聞》,甚至發出「如果敵人想結束戰爭,那麼他們就向日本投降」的叫囂。  



6月22日,美軍完成了對沖繩的戰鬥,日軍被殲10萬。美國的海軍逼近日本本土近海,空軍利用沖繩基地和航空母艦直接對日本本土進行晝夜不停的轟炸。美國杜魯門總統及軍方考慮到沖繩戰役中遇到日軍頑強抵抗,美軍犧牲太大,如果僅憑常規武器進攻日本本土,也許還要花3至6個月時間,以及犧牲10—20萬美軍生命,認為必須找到更新的辦法儘快結束戰爭。就在杜魯門從波茨坦歸國途中,在軍艦上作出了向日本投擲原子彈的決定。


8月6日上午,美國在廣島投下了人類有史以來第一顆原子彈,使這座美麗的城市頃刻間化為灰燼;9日,又在長崎投下了第二顆原子彈。儘管日本軍方嚴密封鎖原子彈的消息,但許多日本人已從無線電中聽到了美國的廣播。日本人開始害怕了。


8月8日莫斯科時間下午5時,日本東京時間午夜11時,蘇聯外長莫洛托夫召見日本駐蘇大使佐藤,向他宣讀了蘇聯對日宣戰書,宣布「自8月9日起蘇聯政府將認為它與日本處於交戰狀態」,使佐藤向日本當局發個電報也來不及,蘇聯紅軍在中蘇邊界上發起了對日本關東軍的全面攻擊。  


8月9日是個關鍵時刻,天皇裕仁把許多大臣召到宮內商討戰局,大部分人主張立即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停止戰爭。上午10時,最高戰爭指導會議開會討論最後決策,外相東鄉提議「原則上接受《波茨坦公告》,其條件是「保證維護日本皇室」。全體人員表示同意,但陸軍大臣阿南和陸軍總長梅津、海軍總長豐田提出了另外3個條件:


1、盟軍不能佔領日本本土;

2、應由日本自主將武裝部隊從佔領地撤回,由日本自己解除武裝和遣散軍隊;


3、由日本政府自己審判那些可能被指控犯有戰爭罪的臣民。


顯然,會上爭論激烈。午夜天皇在宮中防空洞內召開御前會議,內閣成員和陸海軍首腦要人均參加,再次進行激烈的辯論。鈴木宣布請天皇作最後裁斷。按照日本憲法,天皇是從來不參加兩派大臣辯論的,這次發表意見了。他說:「同意東鄉外長關於接受波茨坦公告的主張,唯一的條件是不廢黜皇室」。天皇接著說:「他不忍看到忠誠他的軍隊被解除武裝,也不忍看到那些對戰爭負有責任的人受到懲罰」。



8月10日,日本政府通過瑞士臨時代辦格拉斯利向美國國務卿貝爾納斯發出了乞降書,宣布「日本政府準備接受美、英、中三國政府領袖於一九四五年七月二十六日在波茨坦所發表其後經蘇聯政府贊成的聯合公告所列舉的條款,而附以一項諒解:上項公告並不包含任何有損天皇陛下作為最高統治者之特權的要求」。  


8月10日美國政府就收到了日本的照會,杜魯門總統當即召集國務卿、陸海軍部長等進行討論,同意了日本政府的意見。11日,美國國務卿貝爾納斯通過瑞士駐日臨時代辦格拉斯利轉遞美國的復照:《波茨坦公告》「不包括任何有損於陛下作為最高統治者之特權的要求」,但「自投降之時刻起,日本天皇及日本政府統治國家之權力,即須聽從於盟國最高司令官」。  


8月13日,日本最高戰爭指導會議開了一整天會,討論美國的復照。以鈴木首相、米內海相、東鄉外相等人為一方,主張接受美國復照條件。以陸相阿南、陸軍總長梅津、海軍總長豐田及議長平沼4人為一方,表示不能接受美國復照條件,平沼說:美國復照中所提條件是「旨在推翻君主政體的顛復活動,用心險惡」。他們主張繼續戰爭到「求得體面和平」。在爭執不下的情形下,鈴木等人 提出最後由天皇裁決。阿南等人堅決反對由天皇最後裁決。顯然日本軍隊強硬派要在最後時刻奪取國家大權,拚死一戰。在這最具關鍵的時刻,鈴木、東鄉等人當即通過各種渠道向天皇裕仁陳述了繼續戰爭的利害關係。


8月14日上午,天皇突然召集全體閣員及陸海兩軍總長入宮舉行御前會議,雙方又進行了激烈的辯論,最後由天皇裕仁作出決斷說:「朕同意外相看法,(美國的)答覆是可以接受的,望諸位都同意朕的看法。如果在這關頭還不結束戰爭,我國獨有的國體將遭破壞,民族將被消滅。如果我們能夠保全這一點,不論是如何微小,就還有希望將來重建國家」。8月14日晚,當即在宮內起草了一道昭告全國的詔書,由天皇裕仁親口宣讀,並錄了音,準備於次日通過電台向全世界廣播。  


這樣的決定,當即引起軍人主戰派的強烈反對。當晚深夜,軍隊中的一批強硬分子聯絡部分皇宮衛隊發動兵諫,挾持內大臣木戶等衝進宮內,搜尋詔書錄音設備,阻止停戰詔書的發表。但叛亂很快被平息,發動叛亂的軍官都自殺,參與叛亂的軍隊被繳械後送離東京。陸軍大臣阿南惟幾也在當晚自殺身亡。


8月15日午,日本的廣播電台播發了天皇的錄音詔書,同時通過瑞士方面向盟國轉達了《停戰詔書》(投降詔書)。詔書說:「朕已飭令帝國政府通告美、英、中、蘇四國,願接受其聯合公告」。至此,日本宣告無條件投降。當天,鈴木內閣深感難以控制日本局勢,害怕本土和駐外軍隊的變亂而辭去首相職務,天皇裕仁當即任命由皇族東久邇親王任內閣總理大臣的「親王內閣」,處理投降事宜。


9月2日,在停泊於東京灣內的美國軍艦米蘇里號上舉行了正式投降簽字儀式。  


保持日本君主制是美國人的抉擇  


儘管日本在無條件投降前為保持君主製作了最大的努力,但真正的決定權不在日本,而在於盟國。以當時的軍事、政治和經濟力量而言,美國是盟國中第一號強國,因而美國是抉擇日本政體的主宰者。美國在主宰任何國際事務中,總是以是否符合美國的利益為其前提,對於日本投降後是否要保持君主制也不例外。  


太平洋戰爭在盟國取得決定性勝利的時刻,中國、英國等許多國家強烈要求將日本天皇列入甲級戰犯名單內,美國人民也對天皇切齒痛恨,唯有美國政府不做聲。


7月下旬美、英、蘇三國首腦聚首德國柏林郊外的波茨坦西席林霍夫宮討論二戰結束後國際事務。美國總統羅斯福新逝,新總統杜魯門剛上台赴會,就注意到對日本天皇的處置問題。據美國人小克萊·布萊爾所著的《麥克阿瑟》一書中說:「經過與政府高級領導人多次磋商後,杜魯門決定將這件事交給邱吉爾、斯大林和蔣介石去決定」。


事實上蔣介石沒有參加波茨坦會議,邱吉爾又在會議期間因落選去職,由艾德禮接任參加,對於日本君主制的去留問題主要由杜魯門和斯大林商量;斯大林也因當時蘇聯尚未對日宣戰,尚無大的決定權,還是由杜魯門說了算。


據英國人寫的《1942—1946年的遠東》一書披露,《波茨坦公告》原先的草案中有這樣的內容:「如果日本講和,日本的君主政體可以保存」。美國國務卿貝爾納斯在去波茨坦前夕曾對人說:這個意見是經國務院、陸軍部和海軍部的高級官員討論同意的,只是後來有人認為不能這樣明確,怕會引起混亂而後來刪除。


美國人為什麼一開始就確定要讓天皇制繼續存在下去?在波茨坦會議之後,杜魯門主要聽了麥克阿瑟的意見。麥克阿瑟認為:「日本國民對天皇奉若神明,重建(一個符合美國利益的)日本,就要利用天皇在日本國民中的這種影響;把天皇作為戰犯交付審判,就會出現動亂。為了對付日本舉國上下有組織的抵抗,美國必須投入遠比目前進駐日本軍隊巨大的兵力」。當時日本雖說是無條件投降,其實是有條件的,唯一的條件是日本要求保持其君主政體。


如果盟軍不答應這個條件,日本的好戰派軍國主義分子必然竭盡全力死戰到底,其結果有三:


1、美軍將再付出10—20萬人的生命代價才能攻佔其本土。


2、美軍佔領日本後,也許會在較長時期遭受軍事襲擊,難以建立一個符合美國利益的政府。


3、如果戰爭繼續下去,蘇聯在中國東北的軍事勝利很快會發展到整個朝鮮半島直至日本本土,戰後的日本將由美國和蘇聯甚至中國共同佔領,這是不符合美國利益的。


因而當8月10日日本當局通過瑞士向美國發出保持君主制要求的求和信號後,美國很快就答應了日本的要求。在日本投降後,儘管澳大利亞等一些國家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上提出審判天皇裕仁的要求,都被麥克阿瑟否定了。



1945年8月30日,麥克阿瑟以勝利者的姿態到達日本,當了事實上的日本「太上皇」。一天有人向他提議把天皇召來司令部,但被他拒絕了。麥克阿瑟認為「這樣做會傷害日本人民的感情」。不久,天皇卻主動要求和麥克阿瑟會面。


1945年9月27日,天皇在兩名隨員的陪同下來到麥克阿瑟的官邸。據麥克阿瑟在他的回憶錄中所說:那天天皇身穿燕尾服,頭戴大禮帽,麥克阿瑟到門口迎接了他,一起坐在客廳里談話。麥克阿瑟給天皇遞上一支三五牌香煙,在給他點火時發現天皇的手在緊張地顫抖。天皇對麥克阿瑟說:「我之來見您,麥克阿瑟將軍,是要把我在戰爭中做出的一切政治、軍事決定和採取的一切行動承擔全部責任」。

麥克阿瑟聽後非常感動,他感動的是日本人終於在山姆大叔面前屈服了!同時他深深地感到做對了一件事:保持日本君主制是符合美國利益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風明月逍遙客 的精彩文章:

乾隆詛咒?「殺人惡魔」戴笠竟然是死於九龍寶劍
八路軍有隻抗日特種部隊,成員卻全是日本人,成為日軍永遠的噩夢!

TAG:清風明月逍遙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