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再談內心體驗與覺性

再談內心體驗與覺性

再談內心體驗與覺性

朱清時

18.8.30

這是對上一篇博文內心體驗如何通往覺性的補充,回答為什麼說內心體驗可見到覺性的問題。請大家賜教。這些討論不涉宗教信仰。古稀求真,防痴呆而已。

一,內心體驗是什麼?

什麼是內心體驗?

常言道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意思是如果你問我這水怎樣的冷,我便把所有形容詞都說盡,也不能讓你知道,除非你自己喝一口。由此可見,大家其實都認為內心體驗存在。

無論你對茶的知識多全面,不喝茶仍然不知道茶的味道。這說明在有關茶的知識之外,還有與它們無關的新東西,這就是內心體驗。美酒佳肴與營養成分完全相同的流質糊糊,差別就在於前者除了營養外,還會讓人產生好的內心體驗。

嬰兒的認知手段

人在嬰兒期,只有本能的內心體驗,只能感受到各種情境。嬰兒不停地動著,感受情境的變化,如果出現的情境是自己想要的,他就記住這些動作,今後就容易重複,這就是一個知識;否則就把相關的動作遺忘拋棄,這就是試錯的含義。嬰兒這樣學會了趴和走,學會了語言,並且獲得了人生需要的大量知識。

體驗放鬆

舉個例子。如果你要學會放鬆,那就要找一個讓身體舒服的姿勢,坐、卧、站都行,只要沒有任何彆扭。用意念從足到頭掃描一遍,逐個讓身體各處都放鬆。如何放鬆它們呢?你關注此處時,心裡想著放鬆、放鬆,讓這個念頭進入潛意識,這時你的身體就會自動調節,通過體驗、試錯,找到放鬆狀態。你無法用語言描述這種狀態,但是內心可以確定就是它。然後把這種不能用語言描述的、關於放鬆的知識儲存在你的潛意識中了。熟練以後再放鬆就是分分秒秒的事。

內心體驗感受情境

茶和美酒佳肴的味道,是一種無法描述的總體感受。內心體驗得到的都是這樣一種無法描述的總體感受,稱為情境。內心體驗在感受情境時,沒有邏輯推理,也不講因果關係,只是塑造出圖象。同一情境中的各個部分ABCD在一起呈現,它們都是同一情境中的組成因素,在此情境中契合成一個合理可解的圖象,你無法用語言描述它,只能在內心體驗它。

二,內心體驗的高級層次

有人會想,內心體驗雖然存在,但是它只能感受到的情境,似乎只是表面現象。它還能感受深層次的東西嗎?是的,它能。內心體驗感受到情境有很多層次。

一心多用

大家知道,我們的內心經常都在自我觀察,就是一心多用,有時在你想一件事時,突然又覺察到正在想事的這個思想本身,覺得我不該這樣想。比如你看見一個人,很想過去打招呼說些話,然而你又在想這樣做合不合適。這就是當你的內心正在進行某項活動時,這個活動又會被自己覺察。

有經驗的教師都知道,講課有三個層次。一是念講義,這不受歡迎;二是按自己的理解、消化後用自己的話講出來,成為一篇有血有肉的講演;三是感受到聽眾的反應,邊講邊考慮:這樣講下去有何不合適?有沒有更好的講法?據此隨時調整,使演講變得生動、活潑,更具啟發性。在最後這個層次上,講課有靈氣,就是出現了內心體驗的高級層次在活動。

心理學中的高級知覺理論

心理學也在研究高級知覺,稱為高級思維(Higher-order ThoughtH0T)理論,如果你的內心觀察(意識)到自己的某一個心理狀態,這就意味作你處於一個更高等級的心理狀態,這才能意識到自己正處於前面那種心理狀態。

換言之,能夠自我觀察的內心體驗一定是分層次的,處於高層次時能夠觀察較低層次的內心體驗。如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所說的那樣,只有站得更高,才能看見廬山面目。

佛學中的「四分」

佛學的唯識宗早就在系統地研究這個問題,他們把人內心的自我觀察分成四個層次(把人的認識作用分類為四種)。參考於凌波居士著《唯識名詞白話辭典》,四分是:【相分】外界即客観事物,在自己心識的相分功能上所顯示的相狀,又名境分,這是第一層次;【見分】是見照。它是心識的另一種功能,用來分別、證驗外界客観的事物,在心識本體的相分功能上所顯示相狀是否謬誤。心識的這個分別證驗的功能就是見分,這是第二層次;【自證分】為自覺的證知作用。見分有緣慮、了別相分的作用,但不能自知其所見有無謬誤,心識又去證知見分的見照有無錯誤,所以叫自證分,這是第三層次;【證自證分】:這是對自證分再加以證知的作用。自證分有證知見分的作用,但誰來證知自證分有無謬誤呢?於是心識更起能緣作用,以證知自證分的所證是否正確,此再度證知的作用,即是證自證分,這是第四層次。

高層次上的情境

一般人很難理解自證分如何觀察見分?證自證分如何觀察自證分?一般的,不經過思考和邏輯推理,高級知覺如何觀察低級直覺?

這種情況有些像在劇院中,當沉浸在電影劇情之中時,你覺得那就是你的真實生活情境。當看見劇場燈亮,你馬上知道這些情境是在演戲。如果有人問你怎麼知道那些情境是在演戲,你一定會說這不是一目了然的嗎?因為你看到了操縱這些劇情的背後更深層次的情境。不證自明。

成年人覺得兒童幼稚的感覺也是這樣。

總之越高級的知覺感受到的情境越真實,內心體驗感受到的最高級和最深層的情境,就是一切事物的真正如是狀態。

三,佛學用內觀見到覺性

佛學是內觀學

佛教在藏文中直譯為內觀,說明古人認為佛學就是內觀學。內觀(毗婆舍那,Vipassana)在巴利語中的意思是向內觀察如其本然的實相,就是用內心體驗自己觀察世界和自己。內觀起源於印度最古老的禪修方法,是佛學的精髓。

通過禪定、內觀,佛陀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朗然大悟說: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大方廣佛華嚴經》)如來智慧(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就是一切事物的如其本然的實相、真正如是狀態,所以佛學稱它為真如、覺性。

為了對禪定、內觀有更多的了解,我們來回顧一下《瑜伽經》。

《瑜伽經》

總結了古印度的禪定內觀方法的帕坦迦利(Patanjali)《瑜伽經》說:「1.2瑜伽就是打破意識的模式。1.3然後純粹直覺即可安住於它最自然的狀態。1.4否則,知覺就會轉變為各種意識模式。這樣開宗明義就講明,瑜伽是對知覺(awareness-內心體驗的訓練方法。

接著又講:「1.12打破各種意識模式,必須通過修行和無念這兩者來達成。1.13修行的意思就是持續地安處於靜寂之中。1.14當能夠長時間、自如地、連續處於靜寂狀態時,修行才有一個牢固的根基。1.15所謂無念,就是對任何事物(無論是直接感知到的,還是間接知到的)都不在意

下一句的英文是:1.16When the ultimate level ot non-reaction has been reached, pure awareness can clearly see itself as Independent from the fundamental qualities of nature.」(見《瑜伽經直解》,中央編譯出版社,2017

其中「non-reaction」可以譯作無念,因為這契合了達摩祖師所講:「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如果把「fundamental qualities of nature」譯作真如、覺性,這句話就可譯作:「1.16當達到了無念的終極境界時,覺性作為最根本的存在就清晰地顯現出來。

由此可見,覺性就是瑜伽、禪定、內觀所要達到的境界。

「生無所住心」

佛法講見覺性的基本方法,在《金剛經》第十品莊嚴凈土分中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在第十四品離相寂滅分中說應生無所住心

無所住就是降服心猿意馬,使狂心頓息。念佛號、觀想、數呼吸,等等,通過繫心一緣,能使心靜下來;生心就是見覺性,這是人生最高級的知覺。但是繫心一緣還不夠,因為有這一緣還是執著。只有靜待三際托空,破除最後一層認知障礙,把它也去除了,才真正到達無念的清醒狀態見覺性。什麼是三際托空?雲層變薄後,兩朵雲的間隙處,太陽就會露出來。在過去的念頭已滅,未來的念頭尚未生起時,中間那個沒有念頭的覺醒狀態就是覺性。

體會無念的清醒狀態

什麼是無念?一般認為念頭都平靜下來後就是無念,然而如果內心還有對寧靜的渴望,這也是一個念頭或執著,是最後的一個障礙。這時的清醒狀態,雖然無明顯的念頭,但是背景上還是感覺到起伏不穩。

如何克服這最後一個念頭或執著呢?辦法只有無為,就是靜靜地等待這個最後的念頭也消失。因為它與所有的有為法一樣,都有生有滅,總有滅的時候。它也滅了,你才真正到達無念的清醒狀態。這時的清醒狀態,即無明顯的念頭,背景也是穩定不動了,而且感覺到天真的清涼,或者是一種禪悅。

你本能地喜歡這種清涼禪悅,不會主動產生任何離開它的念頭。然而一般人的身體總有這樣那樣的毛病,入定之後身體會自我修復,它會被內心感受到,成為新的念頭,從而打斷定境。因此一般人的入定都是短暫的三際托空。隨著身心的修復程度越來越高,定境會越來越長。

覺性與「神通」

見到一切事物的真正如是狀態真如、覺性,人的思想和行為都最簡捷有效。在《繫辭傳》中,子曰: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知幾其神乎?在古代字相通,有微妙幽玄之義,但並非神秘莫測。在見到一切事物的真正如是狀態時,知幾就是與機相應。與機相應,格物則見幾知著;臨事則當機立斷;論學則契機如理。這樣可以成就一切人間事業。在別人看來,他就像有神通

在 高級知覺層次會寂滅諸緣

其實,內心體驗進入深層次,漸漸就會去除雜念。對意識的研究已經發現,我們對世界的認識越深、越廣,我們為獲得那種意識所必需處理的層次就越複雜。一個人越清醒,其知覺越高級,就有越多層的意識處理過程將其隔離於外部世界。漸漸遠離於外部世界是人類向深處認識世界所必須付的代價。(參見《語言和物種》,1990,德里克·比克頓(Derek Bickerton))。

這樣就不難理解,為何低等動物得到的自然界信息比人類更多、更敏感。2004年亞洲大海嘯之後,有報道說,當地的原始土著居民能夠及時地感覺到危機迫近,他們和野生動物一起逃往地勢較高的地方躲避即將到來的災難。

反之亦可理解,為何專註於內心體驗的高級層次,就會自然而然地寂滅諸緣,從而去除攀援諸緣所產生的雜念。《瑜伽經》中說:「3.32通過對中脈的觀想與覺察,可以讓我們安住於寧靜和沉穩。其中講到觀中脈,就是達到高層次內心體驗的使用方法。佛學唯識四分學說更明確地認為,如果心識能從相分和見分收攝回來,久住自證分層次,外部世界和自己的雜念都會消失,這就是佛學見道的境界。

四,見覺性的心理障礙

傅大士(497—569)偈: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坐起鎮相隨,語默同居止。纖毫不相離,如身影相似,欲識佛去處,只這語聲是。這說的就是每個人的覺性(佛性)與人朝夕相處形影相隨,你的一舉一動都有它。那麼為何一般人見不到覺性呢?

除了上面說的雜念太多以外,另外的原因是我們的心理障礙。

「高推聖境」

一個常見的心理障礙,就是把覺性看作是常人遙不可及的境界,是成佛才有的果界,連菩薩都達不到,更別說常人了。聖境推得越高,常人見到越難。這樣的心理使你即使遇到,也不相信看到。

理性在抑制直覺

此外,現代人更是受到自以為是的理性的抑制。有一個關於直覺的案例:雅克林本以為電梯里沒人,可是一個陌生男人已經在裡面了。上去嗎?他問道,臉上帶著過於誇張的微笑。雅克林突然覺得胃抽緊了,身上起了一層雞皮疙瘩。可電梯里的這位先生並沒有任何不得體的舉動,轉身走開未免不太禮貌。她上了電梯,被強姦了。第二天,當雅克林跟警察說起時,她才忽然意識到:其實幾天前就注意到他了,這個陌生男人總在自己的街區轉悠。

其實,很多人都遇到過類似的情況。現在有很多人,離開語言就不能思維,不把道理說清楚就不相信。他們對自己的直覺能力認識粗淺,並感到恐懼,即便在某些情況下,他們的直覺已經通知了危險的存在,但理性的意識力卻自行加以糾正。榮格指出:發達的意識力剝奪了現代人做出本能或無意識行為的能力和手段。

理性是什麼?

尤瓦爾·赫拉利在《人類簡史》中說,大約在距今7萬到3萬年前,出現了新的思維和溝通方式,這正是所謂的認知革命,它讓人類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來思考、用完全新式的語言來溝通。這就是用概念思考,用語言溝通。

科學就屬於以語言概念為基礎的知識體系。科學的知識體系從簡單的公設出發,用邏輯推導出數學,又用數學和簡單體系的幾個定理,推導出越來越複雜的系統的行為。科學體系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也有局限。科學可以對正在發生的事情進行功能性的解釋說明,甚至準確地解釋我的行為方式,但解釋不了內心體驗,也不能理解以內心體驗為基礎的知識體系,包括中醫和易經等古代文化。

兩種知識體系

前面講過,人的本能-內心體驗得到的都是這樣一種無法描述的總體感受,叫做情境,隨後人類用兩種方式去解讀這些情境,產生出了兩種知識體系。

科學基於邏輯推理和因果關係來解讀情境:D是如何呈現的?它是從存於其前的C衍生而來,而C又是從其前的B而來,而B又是從其前的A而來,如此等等。

內心體驗用於感受情境,沒有邏輯推理,也不講因果關係。內心體驗塑造出平等且具有意義的契合之圖象。同一情境中的各個部分ABCD在一起呈現,它們都是同一情境中的組成因素,此情境顯示了一合理可解的圖象,你無法用語言描述它,只能在內心體驗它。

這兩種解讀方式產生出的兩種知識體系是平行的,互補的,人們常陷的誤區就是用一個否定另一個。

五,禪宗的頓悟

禪宗是中國化了的佛學,它創新發展了一套擺脫語言概念限制的方法。人的意識狀態就像電視頻道一樣,有很多頻道可以轉換,催眠術就是一門控制轉化意識狀態的技術,禪宗大師可以引導人進入專註、覺知的狀態。

瞬時意識轉換

壓手法催眠表演是瞬間的意識轉換技術的例子。讓客戶閉上眼睛,用力往下壓催眠師的手;催眠師的手突然抽離開,製造出一種持續時間很短的驚愕反應,最多持續2秒鐘,當這個瞬間你的客戶處於一種高度的被暗示性的狀態。用權威式的語氣說睡!,瞬間的誘導出深度的催眠狀態,但是這種暗示若是沒有立即的接著深化的暗示的話,你的客戶會醒過來。簡單的深化暗示,如:放鬆並且柔軟,隨著每一次的呼吸,繼續的更放鬆,當我輕輕的搖晃你的頭時,你的頸子鬆了,感覺到鬆弛通過了你的整個身體。

這種瞬間的意識轉換技術有兩個要點,一是製造出一種驚愕,使人進入持續時間很短的對語言概念的擺脫;二是迅速引導他轉化意識進入新的狀態。與此比較,我們可以從這個角度有對禪宗方法的新理解。

禪宗公案

禪宗公案有兩個著名例子。

一是南北朝時期的傅大士寫的一首禪詩: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在橋上走,橋流水不流。另一個是典型的答非所問問:何為祖師西來意?答:庭前柏樹子。問:什麼是曹溪一滴水?答:那是趙河一滴水。問:佛陀沈默時是什麼意思?答:樹中的鴿聲。

禪宗的公案就是讓修行者去參這些不合常理,不合邏輯,答非所問的話頭,使行者有時出現概念邏輯突然斷裂,破除理性思維的障礙,進入瞬間的意識轉換狀態,進入潛意識知覺的正確狀態,即頓悟

「雲門三句」

雲門三句是雲門宗之祖雲門文偃禪師用以接化學人的三句話。五家宗旨纂要卷下卍續一一四·二七八上):雲門示眾云:函蓋乾坤、目機銖兩、不涉萬緣,作么生承當?眾無語。自代云:一鏃破三關。後來德山圓明密禪師遂離其語為三句:函蓋乾坤、截斷眾流、隨波逐浪。」「函蓋乾坤:知道佛法關於一切法一切相的真相;截斷眾流:內心驚愕,短暫無念,容易暗示;隨波逐浪:隨大禪師引導進入覺性狀態。

這三句話契合了這種瞬間的意識轉換技術的關鍵步驟。

馬祖接引百丈:野鴨子

這是禪宗棒喝的經典例子。某次,師徒兩人出外散步,看到一群野鴨子飛過去,馬祖問:「那是什麼?」百丈回答:「是野鴨子。」馬祖又問:「飛到哪裡去?」百丈回答:「飛過去了。」就在這時,馬祖把百丈的鼻子用力一扭,使得百丈大聲叫痛,馬祖便問:「你說,難道又飛過去了嗎?」聽了這話,百丈似有所悟。百丈悟到什麼?

馬祖指導百丈長時間參學佛法,知道一切法一切相都是虛妄,本無分別的道理。然而百丈沒有開悟,他的潛意識還是執著於虛妄之相和分別意識。馬祖扭百丈鼻子,讓疼痛中斷百丈的錯誤潛意識。此時百丈內心一驚,進入短暫無念狀態,很容易接受暗示,使他的潛意識轉換為馬祖經常講的佛法中本無分別的道理,見到覺性。(參見廖閱鵬著《神奇的催眠術》)

虛雲和尚開悟的瞬間

虛雲和尚全集《年譜》(主編凈慧)記載:至(1887年)臘月八七第-晚六枝香開靜時,護七例沖開水,濺予手上、茶杯墮地,一聲破碎,頓斷疑根,慶快平生,如從夢醒。」「因述偈曰:杯子撲落地,響聲明瀝瀝。虛空粉碎也,狂心當下息。

契合了這種瞬間的意識轉換技術的關鍵步驟。

轉自「朱清時先生微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不要好高慕異 以上根自負
清黃易隸書《朱子家訓》石刻拓本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