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癥狀的感冒艾灸方法!夏秋交替艾灸治療各種類型感冒有奇效!
仰望岐黃中醫 性命 心靈
關注並在公眾號首頁回復關鍵字:
回復「入群」:加入中醫養生微信群
回復「切脈」:比現場魔術更裝B,3分鐘教會你老中醫切脈
回復「調理」:仰望岐黃在網上發現了一個很好的自助中醫調理系統,針對每個人的情況可以推薦不少調理方法,很全面也挺準確,趁著免費推薦大家抓緊試試!
感冒和季節、氣候環境有關,中醫講運氣學說,「太過、不及」,「至而不至、不至而至」等等,是說氣候該熱的不熱、該冷的不冷,這種氣候變化,人們身體不能及時隨著氣候變化而調節寒熱,會促使感冒的發生和流行。
「正氣內存,邪不可干」,人體的正氣強盛,防禦能力強,可以抵禦外邪的侵襲,若人體正氣不足,身體虛弱,或勞累,休息不足,飲食不調等等皆可成為感冒的誘因。
一、感冒分型艾灸(針對普通感冒)
首先要知道的是,一般情況下,感冒可艾灸常用穴位:大椎 風門 合谷 列缺,但若是情況嚴重的話,就需辨證艾灸,甚至儘快就醫。
1、風熱感冒:主穴:大椎、曲池、外關、合谷;配穴:頭痛配太陽;咽喉疼痛配少商放血;全身困痛配身柱。
2、風寒感冒:主穴:大椎、風門、列缺;配穴:頭痛配風池、太陽;咳嗽配尺澤;鼻塞配迎香;氣虛感冒配足三里。
艾灸方法:懸灸或艾灸盒灸,每次選用3~5個穴位,每次灸治15-20分鐘,每日灸1次,直至痊癒為止。
岐黃小廣告
岐黃小艾、性價比高
尺寸:直徑18mm,長20cm
艾絨比例:20:1
凈重:15克左右
數量:20根一包
這款小艾條
不僅實惠
扶陽效果也好!
二、感冒辨證艾灸(針對不同類型的感冒)
1、風寒感冒:
症見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鼻塞流清涕,口不渴或渴喜熱飲。
艾灸穴位:風池、風門、列缺、肺俞、合谷、大椎。
2、風寒感冒頭痛較重:
症見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頭痛,鼻塞流清涕,口不渴或渴喜熱飲。
艾灸穴位:風門、列缺,肺俞、合谷、大椎、風府、太陽、印堂。
3、風寒感冒兼咳嗽:
症見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頭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渴或渴喜熱飲。
艾灸穴位:風府、風池、列缺、外關、尺澤、天突。
岐黃小廣告
堅持艾灸扶陽,108粒隨身灸艾柱(艾條段),25:1,三年艾,煙白絨純雜質少,艾柱放入艾灸盒中想灸哪就灸哪,首次購買送艾灸盒+隔熱布袋+經絡圖。
4、風寒感冒身痛較重:
症見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頭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內疲,口不渴或渴喜熱飲。
艾灸穴位:風府、風門、列缺、肺俞、大椎、身柱。
5、風熱感冒:
症見發熱,微惡風寒,有汗或少汗,鼻塞,流黃獨涕,咳嗽,咽紅干痛,口乾渴,咯痰黃稠,舌尖紅。
艾灸穴位:大椎、曲池、外關、尺澤、風池、合谷。
6、風熱感冒咽痛較重者:
發熱,微惡風寒,有汗或少汗,鼻塞,流黃濁涕,咳嗽,咽紅干痛,口乾渴,略痰黃稠,舌尖紅。
艾灸穴位:大椎、曲池、外關、尺澤、風池、合谷、少商、商陽。
7、氣虛感冒:
症見惡寒,發熱,無汗或少汗,頭痛,肢體倦怠乏力,咳痰無力,平素神疲乏力,氣短懶言,反覆易感。
艾灸穴位:大椎、肺俞、風門、氣海、足三里。
8、陽虛感冒:
症見惡寒重,發熱輕,四肢欠溫,語音低微,舌淡胖有齒痕。
艾灸穴位:大椎、足三里。
岐黃小廣告
每一根仰望岐黃特製粗艾條都要經過人工精心篩灰、去雜質工序。堅持灸氣海補養陽氣,適合腎虛陽虛,痰濕體質,濕氣重,常人堅持艾灸氣海關元穴也可以強身健體保長壽!第一次使用充分點燃後離穴位2-3厘米,不要靠太近,等自己適應後再慢慢靠近,微微有灼燙感為宜,千萬不要太燙,以免燙出水泡。初次使用,灸出水泡也很正常,如果出水泡,拿針刺破水泡底部,把水放出,不要破損皮膚,休息一兩天後就可繼續灸,堅持灸有益長壽健康。
9、流行性感冒:
症見突然起病,畏寒高熱,體溫可達39-40攝氏度,多伴頭痛、全身肌肉關節酸痛、極度乏力、食慾減退等全身癥狀,常有咽喉痛、乾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後不適等
艾灸穴位:大椎、委中、肺俞、風府。
10、胃腸型感胃:
症見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頭痛,身痛,鼻塞流清涕,腔腹脹滿,不思飲食,大便稀溏,口不渴或渴喜熱飲。
艾灸穴位:風池、大椎、太陽、列缺、合谷、關元、中脘、足三里。
艾灸方法:
艾灸肢體,每穴15-20分鐘,軀幹每穴20-30分鐘,每日灸1次,直至痊癒為止。


※這3種假中醫,你可千萬別碰上!
※很多人不知道:這麼多病都是瘀血造成的,一個化解小妙招送給你
TAG:仰望岐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