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中國第一所教會合辦大學

中國第一所教會合辦大學

原標題:中國第一所教會合辦大學




主編:瘦桶


摘自新翼校園事工

燕大校友回憶司徒雷登


燕京大學——中國第一所教會合辦的大學


2016年9月4日杭州的G20晚宴上,司徒雷登以美駐華大使的身份再次被提及,這位出生在杭州,安葬在杭州的美國人,似乎註定在中國人的記憶中難以磨滅。每每我們追憶他的時候,便不能繞開他所信奉的基督教信仰。


司徒雷登自出生就與基督教信仰有不可分割的聯繫。他是作為美國宣教士子女生出在杭州的。當年生活過的街道,今天被稱為「耶穌堂弄」,旁邊的天水堂正是他父親擔任牧師的教會,而不遠處就是他們的故居。



杭州的耶穌堂弄:司徒雷登出生地



天水堂:司徒雷登父親曾是這裡的牧師


司徒雷登今天也安葬在杭州,在杭州半山安賢園的司徒雷登墓地,有十字架、書籍和和平鴿的符號,象徵著他一生擔任過的三個重要角色:傳教士、教育家、駐華大使。事實上,司徒雷登擔任美駐華大使是1946-1949年,只有不到3年的時間,他更重要的身份其實是燕京大學的創辦人和校長,在他50年的在華生涯中,有27年(1919-1946)都是在燕京大學度過的。這是為什麼他的墓碑上只提到這一個身份:「司徒雷登——燕京大學首任校長」,無疑,這是他最為人所知的身份,而他臨終的遺願就是將自己安葬在燕京大學校園。


司徒雷登墓地:杭州半山安賢園


如果說,沒有司徒雷登,就沒有燕京大學,就沒有今天的北大燕園,這一點都不誇張。


20世紀初,北京幾所教會大學商議在華北合辦一所有影響力的教會大學,這催生了燕京大學。原初校址是在北京城的盔甲廠衚衕。當時學生不足百人,師資匱乏,用於教學的經費常常落空。對於這樣一個爛攤子,是否擔任燕京大學校長的聘請讓他猶豫再三,最終他還是將這一邀請視為神給他的呼召。他在回憶錄中寫道:「我意識到我有責任接受這一召喚,北京應該有一所與傳教事業相稱的大學。這正是我向神禱告得到的回答。」



燕京大學創辦之初的教職員合影


司徒雷登自擔任燕京大學的校長起,就開始著手籌措資金,聘請老師,為學校選擇新址。在建設的各個層面,司徒雷登都親力親為,甚至一度騎著驢到北京城各處查看合適的校址。最終,他們在北京西郊相中了一塊園子,這就成為燕京大學的校址,也就是今日的北大校園。為了保證學校有足夠的資金運轉,司徒雷登曾先後十次回到美國向教會、商人、基金會分享需求。司徒雷登在一次籌款旅行回來後自嘲說:「我每次見到乞丐就感到我屬於他們這一類。」



興建中的燕園南閣


一個學校的核心價值就是其靈魂所在,集中體現於各個大學的校訓中。對於這所大學的使命,司徒雷登很清楚:「燕京大學是整個傳教事業的一個組成部分。」經過討論和禱告,司徒雷登和同事一致同意將聖經里的兩節經文概括為燕大校訓。


這兩節經文都是取自《聖經》。一句出現在馬太福音「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太20:28)另一句出自約翰福音「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約8:32)這兩節經文連在一起,用文言文表達就成了燕京大學的校訓:「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務」(Freedom Through Truth for Service)。


未名湖邊的復活節崇拜


正如司徒雷登所期望的,這是一所與傳教事業相配合的教會大學。除了司徒雷登,這裡還有麥美德、路思義、王克私、博愛禮、范天祥、包貴思、夏仁德等一大批基督徒老師,他們用自己的言行詮釋信仰,詮釋燕大的校訓:「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務」。在司徒雷登的鼓勵下,燕京大學的學生成立了很多學生團契,這些團契的宗旨就是:「信奉耶穌的教導,以他為榜樣的生活」。


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爆發,中美關係急劇惡化,所有國內的教會學校都面臨被拆分的厄運。燕京大學被分拆到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人民大學、民族大學、政法大學等八所院校中。而北京大學校址則從沙灘紅樓搬到燕園。關於司徒雷登和燕京大學的那些事,隨著時光流逝也一度被人忘卻。


即使如此,司徒雷登仍然相信上帝在中國的工作不會停止,他在回憶錄中寫道:「我知道有些東西尚未毀滅,不可能毀滅,將來也不會毀滅。在中國大陸,仍然有許多火焰在燃燒——那永不熄滅的信仰之火、勇氣之火、自由之火。」


如今,每到節假日,都有很多遊客進入北京大學校園參觀,當他們徜徉在美輪美奐的未名湖景時,也再次聆聽到司徒雷登和這校園的故事。更重要的是,司徒雷登見證的基督教信仰在這個校園中一直延續直到今天。



未名湖、博雅塔和魚


燕京大學舊照


















自游烏托邦


帶給您更多驚喜


微信ID:kongliming1

長按左側二維碼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自由烏托邦 的精彩文章:

你了解彝族嗎?
余世存《失格》

TAG:自由烏托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