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全世界只有中國的醫院標誌是十字架?為什麼?

全世界只有中國的醫院標誌是十字架?為什麼?

原標題:全世界只有中國的醫院標誌是十字架?為什麼?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媒體轉載請回復關鍵詞轉載

在中國,隨處可見的醫院標誌,引起了外國人的好奇:「為什麼你們的醫院標誌和瑞士國旗那麼像?我們一直以為是瑞士駐中國的什麼機構,而不敢進去。


仔細觀察,中國醫院與瑞士國旗,都是紅底白十字,確實很像。


中國絕大數醫院的logo,都有十字形的元素,這在其他國家沒有。



中國醫院常見的標誌


為什麼全世界,只有中國的醫院是十字形標誌?


白十字與紅十字有什麼區別?


綠十字、藍十字又有什麼特殊的含義?


要回答這些問題,得從中國接生婆與外國傳教士說起。


中國古代醫療條件差,


女人生孩子被比喻成過鬼門關。



產婦在生孩子時,


多是求助於「穩婆」,


也就是民間的接生婆。



中國古代接生婆


這些接生婆,


大多是沒有醫學知識的中老年婦女。

碰到難產時,也是束手無策。


落後的接生方式滋長了迷信活動,


又反過來危及婦女和兒童的健康。


有的地方迷信,


認為只要在嬰兒耳朵上穿一條紅線,


病魔便認不出他。


事實則是,


不消毒扎耳眼會引起局部化膿,


哺乳接觸又使母親患上乳腺炎。


重慶大足石刻中「生孩子」場景


我國婦幼衛生事業拓荒者的楊崇瑞,


曾在1928年做過一個統計,


中國每天有500餘名孕產婦死亡。


然而,


接生婆長期存在,


落後的接生方式一直延續下來,


未有太大的改變,


直到一個群體的到來——


外國傳教士

近代醫院制度源於歐洲。


中世紀時,


天主教已將設立醫院作為傳教手段之一,


醫院開始成為慈善事業。



英國著名的教會醫院 聖巴塞洛繆醫院


因此,


醫學也成為外國傳教士,


在華間接傳教的重要途徑。


傳教士群體在中國


早在1820年,


英國傳教士馬禮遜,


就在澳門開設了一家眼科診所,


這是基督新教在華行醫施藥的開始。



馬禮遜


1835年11月,


來自美部會的伯駕,


在廣州開辦了眼科醫局,

即廣州博濟醫院的前身。



因為清朝閉關鎖國的政策,


教會醫院數量不多,


西方醫學並未在中國得到廣泛的傳播和發展。


鴉片戰爭後,


清政府被迫與西方列強,


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喪失了政治、經濟、文化等自主權。


《南京條約》簽訂


西方教會獲許在華傳播教義、建造教堂。


《望廈條約》明確規定傳教士,


可以在通商口岸開設醫院。


於是,


大批外國傳教士紛紛來華,


在中國各地建立了各種教會醫療機構。


1863年,


美國基督教長老會,


女傳教士Douw.D.M來到北京。

她耳聞目睹了接產婆的愚昧無知,


迷信活動更對婦女兒童造成極大的傷害。


她曾親見一個產婦難產,


接生婆在孩子露出來的腳上穿上一隻鞋,


認為這樣孩子就可以自己走出來了,


結果母子二人都失去了生命。


目睹這一切,


Douw.D.M大哭一場,


隨後返回美國,


向長老會募集財物。


1885年,


Douw.D.M返回北京,


建立女子醫院,


這就是以後的道濟醫院,


即今天的北京市第六醫院。



道濟醫院


醫院建立後,


她積極推廣新法接生、預防接種,


大大減少了婦女生孩子的痛苦,


嬰兒的成活率也顯著提高。



1910年代的道濟醫院,兒童病房


Douw.D.M還建立了北京第一所護士學校


——道濟醫院護士學校,


培養醫務護理人員。



道濟護士學校畢業留影


同年,


美國基督婦女傳道服務團,


在上海西門外創辦婦孺醫院,


即今天的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前身為婦孺醫院


1901年,


美國基督聖公會在上海創辦廣仁醫院,


專門收治女病人。


1903年,


美國教會在北京通縣建立了潞河醫院。


1905年,


德國教會利用庚子賠款建立了德國醫院,


解放後改名為北京醫院。



德國醫院


1921年,


美國傳教士艾伯特,


在雲南創辦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所麻風病醫院。



傳教士與麻風病人在一起


1917年,


美國首富洛克菲勒捐資創辦的


協和醫學院


是在華教會醫院的一個集大成者。


它在當時被譽為


具有臨床前和臨床教學與科研所需的一切設備的第一流醫科學校」。



北京協和醫學院


據統計,


1937年,


在華教會醫院共有300所,


小型診所600處。


教會醫院帶來了先進的醫療衛生觀念和醫療診治方法,


推進了中國醫療機構和醫療水平的提高和發展。



1910年代的道濟醫院,手術室


憑藉先進的設備、精湛的醫術,


特別是人道主義精神,


教會醫院贏得了中國百姓的信任。



女傳教士與兒童


而這些救死扶傷的教會醫院,


都以十字架為標誌。



隨著教會醫院在中國城鄉的普及,


十字架成為了一個「救死扶傷」的標誌。


生病了去找「掛十字架的地方」,


成為中國百姓的一種新的生活常識。



中國人找傳教士看病


人們信賴這種掛有十字架標誌的醫院。


即使「文革」浩劫,


也沒有挪去這些布滿中國城鄉的十字標誌,


中國醫院十字架的標誌因此而保留至今。



文革時期的醫院


早些年,


我國醫院的標誌用的是「紅十字」,


但是,


這在國際上是不允許的。


因為,


1863 年,


日內瓦公約明確規定,


紅十字」是「人道主義救助標誌」,


具有國際法上的效力,


其他醫療機構不允許使用這個標誌。



國際紅十字會標誌


考慮到「紅十字」標誌已經深入人心,


中國決定圍繞「十字」進行構思,


重新設計醫療機構的標誌。


想用「綠十字」,


但「綠十字」標誌是國際葯業常用的標誌,



「綠十字」後來也成為我國藥品零售企業統一標誌。



藥店門口懸掛的便是綠十字


想用「藍十字」,


但「藍十字」是獸醫的標誌。



藍十字是獸醫的標誌


想用「白十字紅底」,


又發現與瑞士國旗相似。



瑞士國旗


最後,


設計人員把「白十字和紅底怎麼結合才能有別於瑞士國旗」作為突破口,


破費周折,


經歷了4個方案才最後成形。



中國醫院的十字形標誌,


由帶著白邊的4顆紅心圍繞著白十字組成。



寓意為:


在醫療機構表示以病人為中心,


在其他衛生機構表示以保護和增進人民健康為中心。


其中,


4顆紅心代表醫務人員對病人的——


愛心


(上方,最崇高最主要之意)


耐心細心


(一左一右,相輔相成不可或缺)


責任心


(下方,為基礎,承載上方的一切)


我國近代醫院起源於教會醫院。


中國醫院標誌的「十字」


基督教的「十字架」


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不過,


今天的中國醫院,


已經沒有了,


基督教色彩。


但其中最核心的


博愛精神


是我們應該堅守的。



傳教士和中國基督徒在為中國平民檢查口腔疾病



傳教士給中國孩子上音樂課



傳教士教中國婦女做針線活


向百年前的外國傳教士致敬!



2003年4月,醫護人員奔赴抗擊非典一線



2008年5月,77歲老醫生為搶救汶川地震患者,累倒在手術台上



2014年6月,32個小時連續手術後,兩名醫生累癱在手術台邊



2015年4月,一名醫生累倒在手術室



2016年5月,一名醫生忙碌一天,累倒虛脫,癱坐在地上喝葡糖補充體力


向今天的中國醫護工作者致敬!



你|


的|值


分|連


享|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自由烏托邦 的精彩文章:

文學和藝術可以拯救人性嗎?
中國第一所教會合辦大學

TAG:自由烏托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