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戰萬里,這一戰,中央紅軍把所有的炮彈全部都打光了!
趙章成少將,是我軍最傳奇的英雄。
他本是西北軍的一名炮手,在第二次反「圍剿」作戰中,他參加了紅軍,成為了紅軍的神炮手。在紅軍長征中,他負責紅軍最寶貴的6發迫擊炮炮彈。
1935年元旦,紅軍來到了烏江岸邊。貴州敵王家烈部教導師兩個團佔領河對岸沿岸幾個渡口,以逸待勞。紅軍背後是十幾萬追敵。蔣介石妄想在烏江南岸聚殲紅軍,紅軍必須爭取時間強渡烏江。
紅4團3連連長和2連連長先後帶領突擊隊乘竹筏闖過激流,登上對岸,佔領敵主陣地。敵人兩個營反撲,眾寡懸殊,突擊隊步步後退,眼看被壓到江邊。
敵我懸殊,急壞了紅2師師長陳光和政委劉亞樓。他們一邊派增援的竹筏緊急搶渡,一邊令迫擊炮連連長趙章成和指導員王東保趕過來。
陳光見到兩人劈面問道:「還有幾發炮彈?」
「6發。」趙章成說。
「看到了沒有——」陳光指著敵衝鋒隊形說,「把敵人打回去!非把敵人打回去不可!打不回去,拿著腦袋見我!」
不到萬不得已,陳光不會下這樣的命令。
但是,只有可憐的6發炮彈,能把敵人打回去嗎?王東保擔心地說:「這可是死命令啊!老趙,你去準備,我去動員。打不下來,我們兩個拿頭去!」
趙章成卻不著急,說:「不要緊,幾發炮彈,底火、藥包、引信都是好的。你去動員吧,我就準備好。」
這6發炮彈,是紅軍的金疙瘩,還是兩年前打漳州時從軍閥張貞手裡繳到的。彈頭上沒有半個沙眼,底火、引信、藥包完好。兩年來,紅軍轉戰萬里,打了數以百計的大小戰鬥,總捨不得用,由專人挑著。現在,終於要派上用場了。
陣地上,一字排開3門八二迫擊炮,2門完整無缺,沒有炮盤。炮盤在湘江戰役中失落的,但是對趙章成來說,沒炮盤照樣打得准。
趙章成很快就準備好了。他用左胳膊托著炮管,右手接過炮彈,目測目標距離,一腳在前,一腳在後,把炮彈送進炮口。炮彈下滑,炮管里發出沙沙聲。「轟」的一聲,一個黑點從炮口鑽出,向對岸飛去,最後落在敵衝鋒隊伍的尾部爆炸了,騰起一團黑煙。
敵人沒受影響,還是照樣沖。
「老趙,炮彈很少,這怎麼行?」王東保急了。
可是,趙章成還是不著急,說:「不要緊!」其實,頭一發炮彈是試射。通過試射,找出彈著點偏差量,修正過來,便可以進行效力射。按炮兵射擊教程,整個試射要好幾發炮彈。他用手指頭照著彈著點比量了一下,動了動炮管,接著把第二發炮彈送進炮膛。
這發炮彈不偏不倚,在敵群正中開花。
接下去,他一口氣連射3發。3發炮彈落下去,覆蓋了敵人整個衝鋒隊伍,敵人倒下去一大片。
王家烈的「雙槍兵」哪見過這種陣勢,立即奪路而逃。
趙章成只打出了5發炮彈,立即收炮。
王東保鬆了一口氣。
兩人到師指揮所交差。趙章成說:「還剩1發炮彈——沒有炮彈了。」
劉亞樓說:「不要緊!你們打得很好!我們打到遵義去,就能裝備了。」
紅軍強渡烏江天險後,隨即攻克遵義。到了遵義,迫擊炮連真的得到70發炮彈的補充。
後來,趙章成帶著迫擊炮連鏖戰土城,回師遵義,逼貴陽,佯攻昆明,一路上打了許多仗。來到大渡河畔安順場時,70發炮彈又只剩3發了,其中一發還是強渡烏江時剩下的那一發。
3發,比起在烏江時還要少。在搶渡大渡河時,趙章成掩護十七勇士,紅一軍團軍團長親自下的開炮命令。3發炮彈,把敵人的工事打塌了,十七勇士衝上去了,在石達開全軍覆沒的地方殺開一條血路。
至此,中央紅軍所有的炮彈才全部打光。
長征勝利後,趙章成留在陝北。
在延安,他又露了一手:為美國檢查組表演迫擊炮射擊技術,用沒有炮盤的迫擊炮管,在300米距離上打竿子。結果,他3發3中,讓美國朋友佩服得五體投地。
新中國成立後,他擔任西南軍區炮兵副司令員,後來參加抗美援朝,擔任志願軍炮兵第二司令員。回國後,任解放軍炮兵副司令員。
60年代初,推廣郭興福教學法,他親自成為全軍做巡迴射擊表演,到了東北39軍。王東保已是39軍軍長。兩個闊別數十載的老戰友又見面了。王東保問:「你在延安3發3中是怎麼回事兒啊?」
趙章成答:「實在逼得沒辦法,美國朋友要看。中央要求我一定要打好。還好,正打著。」


※這個家族三代人,兩個離家出走的爺孫,都成了將軍!孫比爺更偉大
※這種拿死人開刀的奇特做法,很少見,自詡仁慈的雍正卻做了
TAG:陳冠任 |